个人简介
男,1963年10月31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1998年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学位。2003年获得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先后任河北大学学工办、学生处副科长、科长、哲学系副书记、副主任、政法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现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生中副主任、河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多年从事党务工作,具有党务工作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2001和2007年教育部对河北大学教学评估中负责起草的河北大学办学特色,评估结果为优秀。起草的“河北大学探索‘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河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并在教育部简报转发。
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题》《西文马克思主义专题》等课程。
研究领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主要研究课题
1998年,参与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获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二等奖。
1999年,参与保定市公路处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横向课题。
1999年,参与“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河大教改课题,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1年,参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河大教改课题,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参与“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经济伦理因素研究”,教育厅项目。
2001年,参与“中学生中方术迷信思想影响的调查”,教育厅项目。
2003年横向课题:关于现代化与企业员工素质研究,3万元,第一主持人。
2003年横向课题:公务员MPA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教程,5.01万元,第三主持人。
1999年4月至2000且4月横向课题:保定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精神文明建设研究,3万元,第二主持人。
2003年教育厅课题: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0.2万元,第一主持人。
2004年横向课题:保津公司合资企业党建创新试点研究,23万元,第四主持人。
2003年学校教改课题:实现两大课堂互动互补,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0.3万元,第一主持人。
2001年校教改课题: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1万元,第二主持人。
2001年教育厅课题: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研究,0.18万元,第二主持人。
2002年教育厅课题: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伦理因素分析,0.18万元,第三主持人。
2003年教育厅课题:河北省民营企业家诚信观念的经济伦理研究,0.18万元,第三主持人。
2006年主持河北省教育厅项目“马克思的发展哲学研究”。
2008年主持横向课题“保津高校党建研究”。
2009年主持横向课题“保津高速稽查队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2010年主持省社会发展项目“高校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研究”
2010年主持河北大学党建课题“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2012年主持河北大学党建课题“高校民主评议学生党员工作研究”。
201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模式研究”。
2016年主持河北省教改项目“史学致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年主持河北省教育厅重大攻关课题“中华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199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青年研究》。
2、1995年,“河北大学生心态扫描”,《青年研究》。
3、1995年,“经济伦理精神——呼唤与选择”,《学校思想教育》。
4、1997年,“河北大学读书社学子心态调查”,《青年研究》。
5、1998年,《大学生学习心态的失衡及调适》,河北大学学报。
6、1999年,“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调查”,河北大学学报。
7、2001年,“论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 河北大学学报。
8、论高校两大课堂的互动互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2期
9、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系统分析(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期转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0、论乡政与村治的博奕《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1、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功能和培育《经济论坛》2004年第3期
12、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形式的创新《航空教育》2002年第10期
13、从世界历史理论看马克思的“跨越论”设想《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B刊
14、东方社会理论——从资本主义化到跨越论设想《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
15、大学生退学,无奈的选择!《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12期
16、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17、论乡政与村治关系的失调问题《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3期
18、高校两大课堂互动互补的系统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9期
19、论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河北大学学报》2001第1期
20、关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2期
21、再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特色《石油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2、“河北省农村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状况调查”,《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3、“河北省农村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普及状况调查”,《河北发展》,2005年12期。
24、“大学生‘两大课堂’学习情况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4月。
25、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主体体立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6、论唯物史观的哲学意蕴,《探索》,2007年第6期。
27、论实践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意蕴,《学习论坛》,2007年第3期。
28、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启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9、论马克思实践的革命性,《求实》,2008年第3期。
30、论大学生两大课堂的良性对接,《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1、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性内涵,《党政论坛》,2009年第4期。
32、论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理论探索》,2009年第2期。
33、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及其发展的历史类型,《学习论坛》,2009年第1期。
34、试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总体性,《攀登》,2009年第1期。
35、马克思的发展哲学十论,《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6、从人本主义看《资本论》的经济制度伦理,《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2期。
37、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8、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理论探索》,2010年第2期。
39、马克思对实现“两个和解”的探讨,《攀登》2010年第12期。
40、高校“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河大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41、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视域下的物质变换思想,《长安学刊》,2010年第4期。
42、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维度,《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43、略论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理论导刊》,2011年第5期。
44、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系统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5、《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两个和解”的系统阐发,《理论月刊》,2011年第6期。
46、论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模式,中国报业,2012年第10期。
47、论马克思的自然复活思想,中州学刊,2013年第8期。
48、高校民主评议学生党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49、《纲要》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3年第10期。
64、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河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50、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滴灌”教育模式,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
5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传播机制,河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52、寻根、雕琢与拓荒——评宫才《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7期。
53、论网络阅读对高校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河大成教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
54、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南方论坛,2015年第12期。
55、论马克思的资本化积累思想,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56、《共产党宣言》的至真至善至美追求,领导之友,2016年第7期。
主要著作
1、1993年,《大学生修养》,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参编6万字。
2、1993年,《瞄准起跑线》,海洋出版社,副主编,撰写4万字。
3、1993年,《远离失败》,河北大学出版社,合著,个人承担6万字。
4、1994年,“走出政治理论教育的误区”, 《学校思想教育》。
5、1995年,《大学班主任难题解析》,科技文献出版社,参编4万字。
6、1997,《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参编4万字。
7、1999年,《共和国的脊梁》,河北大学出版社,参编1万字。
8、1999年,《中国商典》,中国摄影艺术出版社,参编10万字。
9、2000年,“哲学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0、《商道:孔儒论典》第1作者,10万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属于《中国商典》一书的独立的一部分。
11、《以德治国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7月,参编。
12、《政法论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参编。
13、《世纪初论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6月,参编。
14、《邪教暗中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专著
学术兼职
兼任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生中副主任、河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