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慧莉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Education Background 1997.92000.6鹤壁市矿中理科 2004.92007.7大连理工大学美术学硕士 2000.92004.7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学士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07.7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著作成果 BIM建筑设计实例 科研项目 宗教建筑空间组织与情绪体验的关联分析及应用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2019/03/15, 进行 建筑学一级学科(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与核心课程指南编写, 国务院其他部门, 2018/10/31, 进行 大连金州新区雯霆华苑工程日照影响分析,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5/05/10-2015/05/20, 完成 科研奖励 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数字营造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 2019哈尔滨工业大学建造节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 2014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5年)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八届建造节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 辽宁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届建造节优秀指导教师 (2016年)

研究领域

建筑图学技术 建筑数字化设计

针对建筑数字技术展开,建筑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建筑设计融合,紧密结合教学与数字技术研究前沿,形成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化建造两个研究方向。 针对参数化设计,研究形态逻辑与性能逻辑在设计及优化中的策略,深度分析复杂形态设计的形态与性能动因;针对数字化建造,剖析新技术下建造技术的变革,重点研究3d打印与机器人数控建造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李慧莉,王津红,丁晓博,邵明.建筑空间形态之逻辑建构教学--低复杂度参数化尝试[A],2016,646-649 [2]李慧莉,王津红.Perceived Factor Analysis of Non-motorized System in High-density Urban Space Baced on Digital Technology[A],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EBRA),2018 [3]李慧莉,丁晓博.Digital Analysis of Pedestria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Post-Urbanization[A],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Interchanges in Asia,ISAIA2018,2018,794-798 [4]李慧莉,丁晓博,王津红.结合“数字技术实验组”展开的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A],2017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暨DADA2017数字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17,4 [5]李纯,曲明航,沈书涛,李慧莉.基于grasshopper的天窗遮阳互动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7,7:51-52 [6]张险峰,马文瑞,李慧莉.都市再生中高层建筑的整合与激活作用[J],城市建筑,2017,11:35-37 [7]王津红,李慧莉,丁晓博.3D打印建筑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9:224-225 [8]李慧莉,王津红,丁晓博.基于可持续视野的非形态因素参数化设计研究[A],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2016,6 [9]王津红,李慧莉.从智慧城市角度对城市规划的思考[J],住宅产业,2016,06:60-63 [10]王津红,李慧莉,丁晓博.建筑3D打印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6(2016-06):224-225 [11]李慧莉,王津红,丁晓博.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Based on the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A],The Rejuven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ERBA),2016 [12]李慧莉,王津红,丁晓博,邵明.建筑空间形态之逻辑建构教学—低复杂度参数化尝试[A],201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专指委会议院系B类核心),2016 [13]刘石磊,李慧莉.当前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与设计形式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11:477-477 [14]李慧莉,张险峰,张硕松.从城市扩张轨迹探讨体育设施的可持续策略[J],华中建筑,2014,10:148-151 [15]王津红,李慧莉,丁晓博.推进BIM教学之路[A],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2014,46-49 [16]李慧莉,王津红,邵明.建筑学“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与设计基础类课程的关联授课实践[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5(增刊2):7-9 [17]王津红,李慧莉,丁晓博.推进BIM教学之路,数字技术与建筑[A],数字技术与建筑——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4,46-49 [18]李慧莉,王津红,丁晓博.数字化设计中环境行为的参数化[J],城市建筑,2014,32:28-28 [19]李慧莉,张硕松,张险峰.数字技术影响下体育建筑的参数化及协同设计[J],城市建筑,2012,14:32-34 [20]李慧莉,张硕松,张险峰.营造人性化滨水空间——滨水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表达[J],城市建筑,2011,4:19-21 [21]梁圣复,李慧莉.基于学科融合与模块细分的设计类图学课程改革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4):151-155 [22]李慧莉,张硕松,张险峰.舞动的清河,儒雅的书院——河北省清河县"三馆一场一校"规划设计方案[J],华中建筑,2010,28(6):54-57 [23]李慧莉,张硕松,张险峰.生态型度假酒店的地域文化表达[J],城市建筑,2010,5:18-20 [24]李慧莉,梁圣复.基于三维软件Sketchup的设计图学课程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S1):98-102 [25]梁圣复,李慧莉.基于设计图学课程与软件Sketchup共融性研究的教学实践[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1(z2):93-94 [26]李慧莉,张险峰.舞动的清河,儒雅的书院[J],华中建筑,2010,28(6):54-57 [27]李慧莉,梁圣复.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内容拓展[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S1):103-106 [28]梁圣复,李慧莉.设计图学课程培养设计思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10,10(1):3-6 [29]梁圣复,李慧莉.大类培养体系中设计图学课程的重新定位与改革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S1):58-62 [30]李慧莉,梁圣复.建筑学专业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教学改革实践[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2009,30 [31]梁圣复,李慧莉.设计图学平台课程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52-54 [32]梁圣复,李慧莉.设计图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2009文集》ISBN 978-7-04-013979-2,2009,1:3-8 [33]梁圣复,李慧莉,马兰.艺术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8,21(1):140-145 [34]李慧莉,梁圣复.设计图学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艺术渗透[J],工程图学学报 第29卷 ISSN1003-0158CN11-2725\T,2008,29 [35]梁圣复,李慧莉.艺术思维的特点与培养[A],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2007,563-56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