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海龙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海龙,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中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199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业外贸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科技创新管理、区域发展管理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等。2016年入选首批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 教育经历 2004.3 2008.1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博士 2000.9 2003.6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硕士 1992.9 1996.7 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外贸 学士 工作经历 2008.4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2011.12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副教授 2008.4 2011.1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讲师 著作成果 制造业不连续创新:模块化结构驱动机理及应用 不连续创新导向与科技创业企业成长 科研项目 长兴岛经济区“十二五”时期地区发展报告汇编, 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 2016/10/24-2016/12/05, 完成 基于专利的电动汽车产业基础技术演化机理与政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6/08/17, 进行 制造工程科学的研究进展、竞争态势及我国的对策——新能源汽车制造工程科学目标与应用发展战略研究, 中央、国家其他部委项目 , 2016/01/01, 完成 长兴岛“十三五”科技规划编制, 其他 , 2015/11/12-2016/01/09, 进行 产业知识基础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 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2013/06/01-2017/05/16, 完成 基于模块化的产业不连续创新实现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09/25-2012/12/31, 完成 授课信息 技术创新经济学(双语授课) /2019-2020 /春学期 /2.0学分 /2070230631 社会学*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00010070 社会学*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00010070 公共经济学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70430062 技术创新经济学(双语授课)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70230631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019-2020 /秋学期 /1.0学分 /2070110059 科研奖励 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一等奖 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连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其他奖励 中国科协“2019年十佳调研报告”优秀调研报告 (2020年) 2015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6年) 第一期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 (2016年)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5年)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生“学术之星”指导教师 (2012年) 2010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1年)

研究领域

区域发展管理 科技创新管理

研究领域 科技创新管理 区域发展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王海龙,黄明,林德明.汽车产业模块化对不连续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8,27(9):99-104 [2]王静,王海龙,丁堃,徐作圣.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创新需求要素关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5):28-38 [3]王海龙,王敏昱,姜照华.专利引用和投入产出结合的企业间技术关联和竞合态势分析——以苹果公司生态系统为例[J],情报学报,2018,37(3):254-261 [4]王海龙,刘凯凯,龙世祥.Identifying the Core Knowledge Domain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e Cas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2018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ICMET),2018,1-6 [5]王海龙,和法清,丁堃.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基础技术识别——以半导体产业为例[J],情报杂志,2017,36(4):78-84 [6]王海龙,丁堃,林德明.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政策比较研究[J],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信息速递,2017,45:1-13 [7]王海龙,丁堃.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基础技术识别[J],情报杂志,2017,36(4):78-84 [8]王海龙,张悦,丁堃,康旭东,王海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协同机制——基于辽宁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5):65-68 [9]王海龙,丁堃,沈喜玲.科技服务业创新驱动效应研究--以辽宁投入产出表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5):38-43 [10]王海龙,连晓宇,林德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6):80-87 [11]王海龙,王敏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及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9):30-34 [12]王海龙,王敏昱,谷丽.高校创新团队的产出效率与合作网络分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2):33-36 [13]丁堃,王海龙,娄颖.以创新驱动加速我市工业转型升级[J],领导决策,2015,1:26-27 [14]王海龙,和法清,王宁.信息产业模块化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9):87-93 [15]王海龙.Effects of Knowledge Network Modularity on the Utility of Inventions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y[J],Collnet Journal of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8(1):141-152 [16]王海龙,王敏昱.我国汽车产业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初探[A],全国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第六届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2014 [17]王海龙,肖剑杰.半导体产业模块化知识网络对发明效用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13,1-7 [18]王海龙.Effects of Knowledge Network Modularity on the Utility of Inventions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y[A],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S and 14th COLLNET Meeting Proceedings,2013,501-510 [19]王海龙,黄明.京沪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25(2):35-39 [20]王海龙,孟秀丽.从国际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计划看面向知识发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1,28(4):37-3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