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金维才

个人简介

金维才(1963—),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原理教研室教授,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7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主讲课程: 1.公共教育学(本科) 2.德育原理(教育学本科,心理学本科) 3.高等教育学(教育学本科,选修课;高等教育学研究生课程) 4.现代德育研究(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

研究领域

课题 1.高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课题(2001-2004),已结项. 2.大学诚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安徽省教育厅课题(2004-2006),已结项. 3.大学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内化的机制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课题(2007-2009), 在研.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青春中期概述(译文).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1年第4期. 2.教学结构探析.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第3期. 3.关于高校与社会双向参与的思考.教师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4.英国高等教育双向参与机制的历史演变.大学教育科学.1994年第1期. 5.论德育的启智功能.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2期. 6.论德育的启发式与德育实效.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 7.近代英国城市学院与美国赠地学院发展障碍与对策的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4期. 8.德育渗透说之质疑.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 9.潘懋元先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3期. 10.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及其启示(第一作者).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11.大学不宜推行学研产一体化.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4期. 12.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探微(第一作者).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13.音乐心理训练初探(第二作者).安徽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4.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及其现代价值.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15.稷下先生的待遇及其现实启示(第二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6.爱因斯坦有关德育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17.“生活即教育”新释.行知研究.2008年第2期. 18.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安徽社科联编.《和谐兴皖——共识 共建 共享》.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大众高等教育:质量第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学术会议论文 1.教育性失业论批判(第一作者).全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研讨会(苏州,2004年11月)宣读论文. 2.陶行知生活本位的德育思想.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发展与学校教育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12月)提交论文. 3.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及其现代价值.大学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厦门大学,2006年10月)提交论文. 4.潘懋元的教师质量观摭论.大学教育质量国际研讨会(厦门大学,2008年5月)论文集,并在大会分会场宣读. 著作 1.高等学校教学原理和方法(参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编),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教育学教程(参编),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学新论(参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