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石瑛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92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2-1996年,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1996-1999年,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铃薯遗传育种,获农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留校从事马铃薯育种及相关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6年至今,从事以马铃薯品质育种为主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铃薯品质资源创新的基础理论及育种技术,马铃薯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熟悉马铃薯育种、栽培及种薯生产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并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经验。作为主持人、副主持人和主要执行人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选育马铃薯品种5个,申报专利1项,发表文章40余篇,参编专著4部,编撰学术论文集9部。现任《中国马铃薯》杂志责任编辑,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指导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 教学情况 开设课程:作物育种学(马铃薯),本科生 研究课题: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10项,其中主持3项,副主持4项,参加3项 [1]国家马铃薯品种试验中晚熟东北组区域试验,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2006年至今,主持人 [2]优质马铃薯专用品种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2011年,主持人 [3]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选育,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种植业育种项目,2010-2012年,主持人 [4]高产优质专用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06-2010年,副主持人 [5]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东北区二级子课题,2007-2010年,副主持人 [6]马铃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引进创新与示范推广,农业部948项目子课题,2006-2010年,副主持人 [7]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2009-2011年,副主持人 [8]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栽培研究室,东北马铃薯机械化栽培岗位,团队成员 [9]抗逆基因ODREB2B和BcDh1对马铃薯的遗传转化,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2010年,参加人 [10]主要农作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2010年,参加人 成果、专利及获奖 审定品种5个,申报专利1项 [1] 马铃薯品种东农308,新品种,2009年,第1名,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马铃薯品种东农305,新品种,2010年,第3名,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 马铃薯品种东农307,新品种,2007年,第3名,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 马铃薯品种东农306,新品种,2006年,第3名,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 马铃薯品种东农309,新品种,2010年,第5名,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马铃薯微型薯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新技术,2007年申报专利,申请号200710071705.2,公开号CN101233824,第3名 主编和参编著作8部 [1] 马铃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副主编,总第3名 [2] 马铃薯产业与冬作农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年,参编 [3] 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农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年,参编 [4] 马铃薯产业——更快 更高 更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年,参编 [5] 中国人如何吃马铃薯,八方文化创作室,2008年8月,参编 [6] 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编 [7] 中国马铃薯产业十年回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参编 作物育种学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编写第二十二章,马铃薯育种实验技术

研究领域

马铃薯遗传育种、资源创新、栽培管理及种薯生产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石瑛,卢翠华,陈伊里,等。密度和钾肥对马铃薯品种东农306产量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7,21(4):193-196. [2] 石瑛. 东农系列马铃薯新品种[J]. 新农业, 2010, (04) 31-32. [3] *张铁强,孙清华,石瑛,等.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的产量表现[J]. 中国马铃薯,2007,21(2):73-77. [4] *范宇,李赞,石瑛,等. 马铃薯高淀粉资源材料的筛选及直链淀粉含量的评价[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农业现代化.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143-147. [5] *孙清华,李赞,石瑛,等. 马铃薯杂交组合后代加工相关品质形状的评价[J]. 中国马铃薯,2008,22(1):21-24. [6] *仝帅,孙继,石瑛,等. 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及还原糖含量与油炸品质的相关性评价[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更快、更高、更强.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210-213. [7] *张立菲,秦昕,石瑛,等. 马铃薯不同品种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差异比较[J]. 中国马铃薯,2008,22(4):216-218. [8] *李赞,刘翠翠,石瑛. 马铃薯不同杂交组合及后代淀粉含量的分离状况[[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272-277. [9] 宿飞飞,石瑛,梁晶,等. 不同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J]. 中国马铃薯,2006,20(1):16-18. [10] 宿飞飞,石瑛,赵桂云,等. 不同生态地区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差异评价[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冬作农业.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149-155. [11] 梁春波,石瑛,邸宏,等. 盐胁迫对马铃薯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的影响[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冬作农业.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156-161. [12] 梁晶,石瑛,刘凯,等. 马铃薯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淀粉含量与淀粉产量[J]. 中国马铃薯,2007,21(2):85-89. [13] 陈伊里,石瑛,秦昕.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推广前景[J]. 中国马铃薯,2007,21(5):296-299. [14] 魏峭嵘,石瑛,武新娟,王凤义. 中国、加拿大马铃薯新型栽培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中国马铃薯,2009,23(3):139-142 [15] 张琦琦,石瑛,陈伊里.马铃薯高世代无性系淀粉糊化品质特性的评价 [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278-281. [16] 张庆娜,张立波,石瑛,等.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后代低还原糖材料的筛选与评价[J]. 中国马铃薯,2006,20(2):73-77. [17] 韩秀峰,梁春波,石瑛,等. 大垄栽培条件下的土壤环境与马铃薯产量[J]. 中国马铃薯,2006,20(3):135-139. [18] 朱海霞,李百超,石瑛,等. 八个新型栽培种群体产量及部分品质性状的比较[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冬作农业.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145-148. [19] 武新娟,魏峭嵘,石瑛,等. 马铃薯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反应[M] // 陈伊里,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农业现代化.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148-152. [20] 刘凯,张琦琦,石瑛,等. 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分析[J]. 中国马铃薯,2008,22(2):85-87. [21] 姜丽静,卢翠华,石瑛,等. 温度对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8,22(2):88-90. [22] 卢翠华,邸宏,石瑛,等. 马铃薯微型薯外植体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作物杂志,2009,(1):31-35. [23] 张琦琦,孙鑫淼,石瑛,等. 马铃薯淀粉制备条件对淀粉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9,23(1):15-19. [24] 武新娟,魏峭嵘,石瑛,等. 马铃薯抗逆基因Fe-SOD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17-20. [25] 宿飞飞,陈伊里,石瑛,等. 不同纬度环境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及淀粉品质的影响,作物杂志,2009,(4):27-3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