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0-2003 香港中文大学 英语应用语言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
1991-1994 吉林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
1986-1990 大连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大学本科毕业 本科学位 学生
工作经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 教授 教授英语语言学本、硕、博各类课程
1993-2003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 教授 教授 教授英语本科专业各类课程
1983-199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英语教研室 讲师 讲师 教授基础英语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Li, Thomas Fuyin. 2019. Evolutionary order of macro-events in Mandarin.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17(1): 155-186.
靳俊杰,李福印,2018,《语言的目标定位系统》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951-955。ISSN:1000-0429
沈煜,李福印,2018,也談殷商漢語“不”“弗”與“勿”“弜”之別,《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二辑),148-158。(CSSCI来源集刊)(Revisi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Chinese Negatives bu(不)/fu(弗) and wu(勿)/bi(弜) in Shang Dynasty),ISBN:978-7-100—16755-0
胡志勇,李福印,袁野,2018,HAVE+ -EN构式的“压制-突显”动态层级识解模型,《外语学刊》,第5期,73-79。ISSN:1000-0100,2018.9.5
Li, Thomas Fuyin. 2018. Extending the Talmyan typology: A case study of the macro-event as event integr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Mandar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9(3):585-621.
Du, Jing, Li, Fuyin. 2018. Review The Targeting System of Language by Leonard Talmy, Cognitive Linguistics.29(4): 853-859.
俞琳,李福印,2018,殊途同归:再论Leonard Talmy的语言哲学思想,《语言学研究》,第二十四辑,57-70页。(CSSCI检索),ISBN:978-7-04-049754-0
贾红霞,李福印,2018,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以 “抓”类动词为例,《华文教学与研究》, 第2期,74-83页。(CSSCI检索),ISSN:1674-8174,2018.6.20
俞琳,李福印,2018,事件融合视角下“V到”构式的动补类型嬗变,《外语与外语教学》,(1)期:72-83页。(CSSCI检索),ISSN:1004-6038
杜静, 李福印,邓宇,2018,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建构的认知机制,《现代外语》,V41N1:12-22页。(CSSCI检索),ISSN:1003-6105.
任龙波,李福印,2018, 汉语框架卫星语素研究,《外语教学》。(CSSCI检索),第4期,41-45。ISSN:1000-5544, 2018年7月10日
Stephanie Evers, Erika Bellingham, Katharine Donelson, Jing Du, José Antonio Jódar Sánchez, Fuyin Li, Juergen Bohnemeyer at CogSci 2017 (London, UK) in July. Stephanie presented “The role of intentionality in causal attribution is culturally mediated”. This presentation used data collected as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ognition subproject from Yucatec, Mandarin and Spanish speakers.
贾红霞,李福印, 2017,基于语料库视角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文献计量学视角。《语言学研究》,第二十三辑,45-58页。(CSSCI检索)
李金妹,李福印,顾琦,2017,现代汉语迂回致使动词的语义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Vol.40:第5期:47-54页。(CSSCI来源扩展版)
李金妹,李福印,Juergen Bohnemeyer,2017,四字成语中的词汇致使构式,《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81-88页。 (CSSCI检索)
李福印,2017,典型位移运动事件表征中的路径要素,《外语教学》第四期:1-7页。(CSSCI检索)
邓宇,李福印,2017,现代汉语是均等框架语言吗——从Leonard Talmy与Dan Slobin的运动事件类型学之争谈起。《语言学研究》,第二十二辑,113-123页。(CSSCI检索)
俞琳,李福印, 2017,《认知科学视阈下的动词表征和加工》(2015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期,634-638页。(CSSCI检索)
邓巧玲,李福印,2017,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运动事件言语表征中的反向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第一期:73-85页。(CSSCI检索)
刘婧,李福印,2017,致使义视角下“使”字句的及其英语表达形式: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调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第一期:39-45页。
刘婧,李福印,2017,力动态视角下“使”字句的语义构建,《语言学研究》(CSSCI来源集刊),第二十一辑:122-135页。
杜静,李福印,贾红霞,李金妹,徐萌敏,2017,Talmy两分法类型学的奥秘:宏事件的事件融合及语法化,吴福祥等(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八),88-103。北京: 商务印书馆。
俞琳,李福印,2016, 因果关系语言表征研究中的CiteSpace III对比分析,《当代外语研究》,第3期:9-15页。(CSSCI检索)ISSN: 1674-8921
Li, Fuyin. 2016. Extending the Talmyan Typology: A Macro-event as Event Integr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8th Cognitive Science Annual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USA.
Deng, Yu, Fuyin Li. 2016. Lexicalization Typology of Realization Ev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8th Cognitive Science Annual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USA.
邓巧玲,李福印,2016,中国学生汉语运动事件的言语表征发展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二期,27-33页。CSSCI(来源扩展), ISSN: 1673-9876
邓巧玲,李福印,贾红霞,2016,土家语存现句焦点—背景语序关系的认知理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V43N3:135-143页。(CSSCI来源期刊) ISSN: 1005-8575
邓巧玲,李福印,2016,土家语静态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34卷,2016第1期, 185-188页。CSSCI来源期刊(扩)ISSN: 1004-941X
杜静,李福印,2016,存在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外语教学》 (CSSCI检索),第1期,15-19页。ISSN: 1000-5544
Li, Fuyin, Jing Du and Phillip Wolff. 2015. The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 of Causing Events and Caused Events in Narrative Discourse. Cognitive Semantics. V1N1, 45-76. ISSN: 2352-6408/E-ISSN: 2352-6416
Li, Fuyin, Mengmin Xu, and Alan Cienki. 2015. The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 of agency in causal chains in Daems, Jocelyne, Eline Zenner, Kris Heylen, Dirk Speelman and Hubert Cuyckens (Eds.). 2015. Change of Paradigms: New Paradoxes. Recontextualizing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Berlin/Boston: Walter de Gruyter.pp 169-188. ISBN: 978-3-11-043559-7
李福印, 2015, Leonard Talmy的语言哲学思想,《中国外语》,第6期,41-47页。(CSSCI检索) ISSN: 1672-9382
李福印, 2015,静态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外语学刊》,第1期, 38-43页。(CSSCI检索) ISSN: 1000-0100
任龙波,李福印,2015,《空间语义的识解:通向概念空间的窗口》述评,《语言学研究》(CSSCI检索集刊),第十九辑:218-225页。
杜军,李福印,2015,事件的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外语学刊》,第6期,59-63页。(CSSCI检索) ISSN:1000-0100
任龙波,李福印,邓宇,2015,现代汉语双及物动结式的状态变化事件探究,《外语教学》,第5期,39-44页。(CSSCI检索) ISSN:1000-5544
杜静,李福印,2015,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语言学研究》(CSSCI检索集刊),第十八辑:79-91页。 ISBN:978-7-04-042840-7
邓宇,李福印, 2015,《语言和空间中的运动编码》(2013)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V47(2),303-308页。(CSSCI检索) ISSN:1000-0429
邓宇,李福印,2015,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实证研究,《现代外语》,V38:N2, 194-205页。(CSSCI检索) ISSN:1003-6105
邓宇,李福印,陈文芳,2015,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类型探究,《外语与外语教学》,N3,73-78页。(CSSCI检索) ISSN:1004-6038
贾红霞,李福印,2015,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概念界定,《外语教学》,第1期,22-27页。(CSSCI检索)
李福印, 2013,宏事件研究中的两大系统性误区,《中国外语》,第二期,25-33页。(CSSCI检索)
李福印,2012,“汉语导读”《认知语义学》(卷一)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原著Leonard Talmy, 2000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福印,2012,“汉语导读”《认知语义学》(卷二)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I: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原著Leonard Talmy,2000b. Cambridge, MA: MIT Pres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福印,陈芸芸, 2009,声音的形状:音乐隐喻和音乐认知的体验基础,《中国外语》,第三期,31-39页。(CSSCI检索)
李福印,2009,如何诠释认知语言学,《外语学刊》,第二期,23-28页。(CSSCI检索)
李福印,李素英,2008,《认知语言学》述评,《山东外语教学》,第五期,3-8页。
吴珊,李福印,2008,汉语多义词‘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期,74-77页。
李福印,张炜炜,2007,挑战George Lakoff《隐喻、转喻及体验哲学:挑战认知语义学》介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392-395页。
丁研,李福印,2006,《语言学的范畴化》(第三版)简介,《山东外语教学》,(5)(专刊),37-39页。
李福印,秦进平,2007,隐喻与认知研究25年(1980-2004) :成绩、问题与展望,《中国外语》, 第四期,17-22页。
李福印,2007,意象图式理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一期,80-85页。
李福印,2006,当代隐喻研究热点,《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二期,122-124页。
丁研,李福印,2006,中国大陆隐喻研究回顾1980-2004,《外语教学》(专刊),20-22页。
李福印,田聪,2005,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优势和不足,《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5卷2期,35-40页。
李福印,2005,思想的形状:关于“体验性” 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44-49页。
李福印,2005,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中国外语》, 第4期,21-28页。
李福印, 2004,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外语研究》,N3:1-3页。
李福印,2004,概念隐喻在词汇习得中的实验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Vol4. N3: 1-10页。
Dominguez, Pedro., Li, Thomas Fuyin. 2004. Zoosemy in Spanish and Chinese: a Semantic and Cognitive Analysis.《外国语言文学研究》,Vol4. N1: 78-84页。
李福印, 2000,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Vol.16, N4: 44-50页.(《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2001,N2:13-18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李福印,2000,从修辞到跨学科:隐喻研究管窥,《语文建设通讯》(香港), N64: 50-56页。
李福印, 1999,隐喻意义的根源,《福建外语》,N3: 18-26页。
李福印, 1997,从词形与词义看性别歧视,《外语学刊》,Vol.87, N1: 29-34页。
李福印, 1997,模糊限制语:语义标准与语法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N99: 12-17页。
李福印, 1996,英语性别差异的标志,《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N4: 90-94页。
李福印, 1995,模糊限制语的社会语言学探讨,《外语研究》,N4: 9-12页。
李福印, 1995,认知模式:隐喻的根源,《修辞学习》, N6: 38-39页。
陈林华,李福印,1994,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外国语》, N5: 55-59页。
陈林华,李福印,1993,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语言文学专刊), 50-59页。
李福印,丁研,2006,The Way We Think 述评,《当代语言学》,第二期,174-179页。
夏小燕,李福印,2004,范畴的多视角跨学科研究及应用,《外国语言文学》,N2: 67-72页 。
李福印, 盛春媛,2003,评介Martin J. Gannon 的“文化隐喻三部曲”,《外国语言文学》 (原《福建外语》)Vol.20, N3: 63-67页。
李福印, 2000,A Re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by Ning Yu,《外语教学与研究》, Vol.32, N3: 233-235页。
李福印,1998,评伍铁平著《语言文化评论集》,《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N1: 92-94页。
李福印,1995,Review o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by Lakoff,《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Vol.22, 24-28页。
李福印,2018,《事件语义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福印,胡志勇,贾红霞,张炜炜,张洋瑞,任龙波,刘娜(翻译),2019,《认知语义学(卷II): 概念构建的类型和过程》(原著Leonard Talm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福印,任龙波,张洋瑞,丁研,贾红霞,胡志勇(翻译),2017,《认知语义学(卷I): 概念构建系统》(原著Leonard Talm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i, Thomas Fuyin. 2009. Metaphor, Image, and Image Schemas i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In English). K?ln, Germany: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陈林华,李福印等,1996,《新英汉小词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VIII+425页
李福印,2007,《语义学概论》(修订版,伍铁平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VII+313页
李福印,2006,《语义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Gao, Yuan, Li, Fuyin, et al. 2005.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Shanghai). US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Press.
郭浩儒,乐奇,李福印(主编),2006,《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获得》,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李福印, 2004,《应用认知语言学》(英文),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IX+326页
李福印, 2004,《隐喻与认知:中国大陆出版物注释目录(1980-2004)》,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381页
Li, Thomas Fuyin, 2003. The Acquisition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Idioms, and Proverb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A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Image Schema Based Approach. Ann Arbor, Michigan: UMI,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 XIV+366
李福印,Kuiper, Kon. 1999,《语义学教程》(英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XXI,422p
学术兼职
主编国际期刊CognitiveSemantics及InternationalJournalofCognitiveLinguistics;主编《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系列讲座》(外研社),Distinguished Lectur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荷兰,Brill),及Compendium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纽约,Nova Science Publishers)系列图书50余种。主持“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主持第11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任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理事(2009-2011)、美国认知科学学会会员、国际隐喻研究与应用研究会会员等;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200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