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邬晓燕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邬晓燕,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技风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本科生、硕士生开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技术发展史”、“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专题研究”等课程。 多年来先后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科学与文化》一部,主持教育部课题一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项。

研究领域

1、科学技术哲学; 2、科学、技术与社会; 3、科技风险。

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科技风险引发的文化冲突问题及对策研究(2009) 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创新方法的政策环境与体制机制研究(2009) 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我国奥运战略中短道速滑项目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2009) 北京市软科学项目:“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实施战略环评的条件、对策及整体思路研究(2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草原文化转型中的环境问题(2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理性化的历史批判与文化解构”(2003),等10余项。 咨询项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项目: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态势及我们的对策研究(2005)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及著作 科技风险的文化解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推进, 理论与改革,2009(3); 浅论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形成条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科幻小说:科技时代新的解读方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5); 技术理性化的文化解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3); 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解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 科学乌托邦主义的问题提出和概念内涵,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12); 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多维解构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1); 解读现代化与科技伦理的内在关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3);等20余篇 科学与文化(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