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宝珺

个人简介

刘宝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 刘宝珺教授在50年代即赴祖国大西北,致力于甘肃白银厂细碧角斑岩建造与有关金属矿床的研究。通过野外和室内的艰苦工作,对白银厂细碧角斑岩与矿床的赋存规律提出了新的认识,对白银厂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探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宝珺教授在70年代致力于泥沙运动力学和沉积建造、岩相古地理和层控矿床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有关沉积构造的水动力解释、沉积相动力学分析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河流相沉积模式以及砂岩型铜矿形成机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将沉积成岩、岩相、构造的分析和物理化学热力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沉积期后分弄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新理论。    80年代以来,他在沉积学的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关于风暴岩的研究,提出了扬子地台陆缘寒武纪磷矿风暴沉积模式。他主持了地矿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规划”的研究,编制出一套中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图。在该项目中,刘宝珺教授全面系统地组织了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在构造岩相分析、层序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沉积作用演化以及成岩成矿作用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是目前国内外少见的大型综合研究的范例。    刘宝珺教授在国际学术界十分活跃,自1987年起,他作为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委员会”领导成员和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并参与了国际全球沉积地质研究工作。刘宝珺教授在国内沉积学和矿床学领域影响十分广泛,自70年代起,他不辞辛苦,深入基层,辗转二十几个省、自治区,为基层地质工作者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及时引进国外最新沉积学和矿床学理论,并结合中国具体地质情况解决重大的地质问题。刘宝珺教授当时讲课内容和有关著述至今仍指导着广大地质工作者野外地质调查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       多年来,刘宝珺教授在高等教育战线上教书育人,勇于奉献,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以外,并已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30余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他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0年来,刘宝珺教授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各类专著20余部,其中代表性专著有《岩相古地理基础及方法》、《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和《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周集》等。曾多次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1989年他荣获中国地质学界的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荣获“斯潘迪亚罗夫奖”,是100年来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20位地质学家,是我国地质学家中获此奖项的第一人;199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今年,被我校聘为特聘教授。

学术兼职

现任成都理工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