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材料与计算力学。在该方向上,重点研究了粒子堆积性能与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研究的基础,对使用惰性外加掺合料的新型环保混凝土进行了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针对混凝土中使用的粒子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先进的图像分析以及X光断层扫描技术CT等手段,对工程常用的集料与水泥等细微颗粒的形态物理特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不同粒子的形态学特征性质的结论,分析出了与材料性质紧密相关的形态参数以及其实验检测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实验对比中,得到了验证。在前人关于粒子堆积的试验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了关于不同尺度粒径的粒子不同的堆积试验方法。在分析不同种类、粒径粒子的形态的基础上,科学研究了DEM离散元模拟复杂形态的粒子堆积的方法。提出了不同计算机耗能下,DEM粒子堆积模拟的方法。利用新建立的DEM离散元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子尺径、形态、实验方法对粒子堆积特性的影响。在离散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混凝土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粒子堆积性质对于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的影响。在试验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惰性矿物粉料替代部分水泥的新型混凝土方法,最大程度的保证新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同时减少了水泥用量,提高了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利用试验以及计算平台,对新型混凝土的力学、耐久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人另一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方向。主要涉及到桥梁、道路结构计算与高填方路基加筋与稳定性计算等。
本人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果。在国际高水平SCI期刊《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Computers and Concrete》等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6篇;发表EI检索论文15篇;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超过40篇;主编以及参编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和Springer、Nova Publishers等国际出版社出版的专业著作5部;先后获得了全荷兰建筑、结构、建材工程PhD博士年会二等奖、第13届国际体视学大会青年体视学者竞赛三等奖等鼓励;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新型绿色混凝土材料的开发研究混凝土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道路工程与路用材料性能研究道路结构与边坡稳定。
学术兼职
担任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水泥外加材料专业委员会(TC-SCM)委员、国际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Image Analysis and Stereology》审稿人、第13届国际体视学大会材料科学与技术分会主席、2010年香港城市大学策略研究基金项目外部评审专家等学术职务; 在2012年第十届国际脆性基体复合材料大会(BMC-10)上作主题演讲(Keynote)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