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学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997年理学学士,北京大学2000年理学硕士、2003年理学博士
任职简历
2010年8月至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师
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委书记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张成渝、谢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人文地理》200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
2. 张成渝:《洛阳龙门石窟岩体振动疲劳效应分析初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 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公约保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 张成渝:《从遗产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看文化遗产的地质学价值——以八达岭风景名胜区为例》,《中国园林》2003年第3期;
5. 张成渝:《洛阳龙门石窟水的赋存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
6. 张成渝:《< 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申——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 张成渝:《中国地质遗产概念的确定》,《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br> 8. 张成渝:《从世界遗产的角度看地质遗产的价值》,《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9. 张成渝:《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地质遗产的功能及其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 张成渝:《评“‘不求原物长存’——从圆明园重建之争小议‘假古董’建筑”》,《建筑学报》2008年第12期;
11. 张成渝:《从圆明园三大保护工程看圆明园遗址的功能分区展示》,《建筑学报》2009第9期;
12. 张成渝:《从原真性保护看圆明园遗址的功能分区展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3. 张成渝:《国内外世界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东南文化》2010年第4期;
14. 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建筑学报》2010年增刊2;
15. 张成渝:《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实践——解读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6. 张成渝:《原真性和完整性:质疑、新知与启示》,《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
17. 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补遗》,《建筑学报》·2012年增刊1;
18. 张成渝:《遗产解说与展示:对< 艾兰姆宪章>的释读》,《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9. 张成渝:《中西遗产差异的文化背景思考:基于德尔德的< 遗产及其文化边界>》,《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0. 张成渝:《对中国遗产例证西方认识的再思考:基于德尔德的< 遗产及其文化边界>》,《建筑学报》2014年第4期;
21. 张成渝、张乃翥:《洛阳“格里芬”美术遗迹与西域文明之东渐》,《形象史学研究》2016年第2期;
22. 张乃翥、张成渝:《龙门石窟北朝造像中装饰雕刻的艺术格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编《石窟寺研究(第七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
23. 张成渝:《洛阳北魏晚期石刻艺术中的西域美术元素》,《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4. 张成渝、张乃翥:《龙门地区出土文物与丝绸之路上的人文交流》,《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25. 张成渝、张乃翥:《文物视域下的西晋洛阳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编《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26. 张成渝、张乃翥:《安史之乱前后唐代景教东都教门的亚文化自觉——以洛阳新发现的两件景教文物为缘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编《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七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27. 张成渝、张乃翥:《洛阳北魏永宁寺遗址出土雕塑艺术的形象史学研究》,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石窟研究艺术(第六辑)》,文物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