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历史学学士(1987)。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现政府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法学硕士(19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中华民国史专业、历史学博士(1998)。
2. 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2001年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教授。
3. 日本庆应大学法学部访问准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4. 兼任: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委员、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台湾历史研究》编委、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编委。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华民国史及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精兵建设》,《中国军事科学》1992年第3期。
2、《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我军精兵建设的历史经验》,《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3、《关于“精兵简政”的再研究》,《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
4、《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5、《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6、《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的华北谋略》,《北京档案史料》2001年第3期。
7、《论各省代表会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民国档案》2002年第1期。
8、《关于一份七七事变前夕日军阴谋侵占华北的机密文书的考论》,《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2期。
9、《九一八事变时期日本的对华新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1、《论华北事变的来龙去脉》,《北大史学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2、《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日本的华南政策》,《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3、《中日关于济案的交涉及其“解决”》,《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4、《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文本体现——叶夏声〈五权宪法草案〉研析》,《民国档案》2005年第4期。
15、《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永远的缺憾——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烧毁文书的情况及其他》,《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6、《“兴亚院”与战时日本的”东亚新秩序”》,《日本学刊》2006年第2期。
17、《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8、《日本秘档中的“汪精卫工作”考论》,《民国档案》2007年第2期。
19、《七七事变以前的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
20、《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演进》,《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21、《西安事变与日本对华政策》,《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2、《抗战中后期日本的“重庆工作”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
23、《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伪蒙疆政权史研究(代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4、《20世纪前期中国与东亚国际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5、《蒋介石与中日三原则谈判》,《民国档案》2010年第4期。
26、《中日战争可以避免吗?——兼论“从九一八到七七”的连续性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2期。
27、《从“广田三原则”到“近卫三原则”——抗战爆发前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表”与“里”》,《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28、《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系纵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29、臧运祜、张展:《战时日本华侨的生活状况——基于汪伪大使馆有关档案的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1期。
30、《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战争罪责》,《求是》2014年第8期。
31、臧运祜、张展:《战时中日特殊关系下的外交畸形——关于汪伪驻日使领馆实态的考察》,《民国档案》2014年第2期。
32、《<马关条约>》与近代中日不平等条约的开端》,《文史知识》2015年第1期。
33、《甲午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的转折》,《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年第8期。
34、臧运祜、赵秀宁:《1930-40年代中国学界的的甲午战争史研究》,《民国档案》2015年第3期。
35、《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9期。
36、《70年后,再看70年——关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1期。
B、文集论文:
1、《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徐万民主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2、《试论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日本在热河—长城作战期间的华北谋略》,民革中央、中国抗战史学会主办《长城抗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团结》2005年增刊。
4、《中国历史上的台湾问题》,《北大讲座》编委会编《北大讲座》第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日本诱降汪精卫的政府自白——关于一份日本绝密文书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编《一九三〇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以六个关键年度为视点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主办《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辛亥独立各省军政府的约法之研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等编《一九一〇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革命党人对于“中华民国”的最初追求》,徐万民主编《孙中山与同盟会——“纪念同盟会成立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9、《1930年代前半期日本对华南政策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0、《台湾与日本南进政策的准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编《割让与回归——台湾光复60周年暨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海出版社,2008年版。
11、《从七七到八一三: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编《日本研究论集2008》,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论滇西缅北会战中的中国远征军及其战术》,杨天石、臧运祜编《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之二?战略与历次战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3、《王芸生对于“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及其他——以<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为中心》,王建朗、栾景河主编《近代中国:政治与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4、《抗战前夕的中日国交谈判述论》,杨天石、侯中军编《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之四?战时国际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5、《从“五七”、“五九”到“五卅”、“五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五四爱国运动的思想源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6、《中日战争初期日本对华政略与“和平工作”》,臧运祜等主编《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有关史料及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7、《十年共铸一剑 青史赓续台湾——<台湾史稿>读后》,张海鹏、李细珠主编《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8、《台湾史研究的学科意识》,张海鹏、李细珠主编《台湾历史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9、《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张海鹏等主编《甲午战争的百年回顾——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论文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日本侵华战争初期的决策与实施机构——关于“兴亚院”的研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
21、《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文本体现——叶夏声<五权宪法草案>研析》,赵青、钟庆编辑校点《法政开拓者的声音与回响——夏同龢及其同仁法政文萃和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2、《宪法问题与民国政争(纲要)》,[日]高桥伸夫、何云庵编《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政治权力、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首届交大—庆大论坛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