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欧阳哲生

个人简介

学位或学历 1993年6月——1995年5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所、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在职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99年7月——200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教授。 1995年5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副教授。 1992年7月——1993年5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工作,任副教授。 1987年8月——1992年6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工作,任讲师

研究领域

中国近代思想史、民国学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建立新的史学研究体系刍议》,原载《青年论坛》1986年第3期。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系统分析》,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左宗棠研究窥探》(与人合作),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3期。又收入《左宗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师大学报增刊》,1987年12月出版。 《论孙中山的民主观》,原载《孙中山研究论丛》第四辑。《1987年中国历史学年鉴》介绍论点。 《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杨昌济》,原载《湖南高等教育》1986年第2期。 1987年 《中国近代化变革之反思》, 原载《广州研究》1987年第4期。 《“五四”时期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平议》,原载《求索》1987年第6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88年第4 期复印。《史学情报》1988年第3 期、《1988年历史学年鉴》介绍论点。 1988年 《社会巨涨落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模式》,原载《广州研究》1988年第1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5期介绍论点。 《重评胡适》,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5期转载。《报刊文摘》1988年4月12日、《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8年第4 期、《编辑参考》1988年第4期、《文艺报》1988年11月 6日、《文史知识》1990年第12期、台湾《国文天地》第8卷第7期、《湖南社会科学年鉴1987---1989年》等刊转摘或介绍论点。收入《麓山论史汇萃》一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日合办《明日》1989年创刊号转载。 《从<湘江评论>看毛泽东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原载《毛泽东思想论坛》1988年第2期。 《胡适留美时期政治思想新探》,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期转摘。 《从<竞业旬报>看早期胡适的革命思想》,原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88年第2期复印,《1990年中国历史学年鉴》介绍论点。 1989年 《从文化困境中走出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批判”导论》,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1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3期转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年第3期、《湖南社会科学年鉴1987---1989年》介绍论点。 1990年 《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述评》,原载《求索》1990年第1期。《理论与现代化》1990年第12 期介绍论点。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产生》,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1期。《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5月18日转摘。 1991年 《章太炎研究述评》,原载《求索》1991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1年第10期转载。收入《辛亥革命研究备要》一书,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五四"新文化人对传统下层文化的倡导》,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5期。 《辛亥革命在湖南研究述评》,原载《湖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原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1年第12期转载,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2年第1期复印。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4期。收入《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胡适》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5月出版。 1992年 《蔡元培研究述评》,原载《文史知识》1992年第1期。收入《辛亥革命研究备要》,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8期转载、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2年第7期复印。收入《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论文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论“五四”时期陈、胡合作的思想基础》,原载《安徽史学》1992年第4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3年第3 期复印。 《故纸堆里的火焰——胡适的国学研究研究及其成就》,收入《麓山文史论丛》(《中国文学研究》增刊),1992年11月出版。 1993年 《“知识分子”释义》,原载《求索》1993年第1期。光明日报《文摘报》1993年3月7日、《新华文摘》1993年第5期介绍论点。收入《跨世纪者的思考》论文集,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倾向的反思》,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1993年9月《新华文摘》第9期转载,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3年第5期复印,台湾《台海两岸》1994年秋季号转载。收入《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光明日报社《文摘报》1993年9月5日介绍论点。 《世纪末看中国文化》,原载《现代与传统》1993年第1辑。 《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与文化转型》,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6期。 1994年 《重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历史地位》,原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文化变革》,收入《中国改革建议大奖赛集粹》中册,北京:改革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五四”运动的历史反省》,原载《中州学刊》1994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8期介绍论点,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4年第8期复印。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8期转载。 《近代新文化主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述评》,原载《安徽史学》1994年第4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5年第1期复印。 《胡适“整理国故”主张及其成就平议》,原载《原学》第2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1995年 《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意义阐释》,原载《东方》1995年第1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5年第3期复印。 《胡适对儒学的双重反省》,原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1期。收入《胡适研究丛刊》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历史类)获奖情况介绍),载《光明日报》1995年5月15日。收入《为新世纪剪彩——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奖获奖论文辑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严复与康有为学术思想之歧异述评》,原载《中州学刊》1995年第4期。 《严复对卢梭思想之批判述评》,原载《求索》1995年第6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1期复印。 《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上), 原载《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4期(冬之卷)。 1996年 《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原载《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春之卷)。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5期全文复印。 《傅斯年与北京大学》,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收入萧超然主编:《巍巍上痒、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一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1997年 《胡适与道家》,原载《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收入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20辑(当代专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9月出版。 《胡适与北京大学》,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年第7期复印。收入萧超然主编:《巍巍上痒、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冬之卷)。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年第2 期复印。收入《胡适研究丛刊》第2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1998年 《胡适之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收入《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册,台北:中研究院史语所,1998年10月出版。 《胡适的文化世界》,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收入《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1999年 《蔡元培与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收入《蔡元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收入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2000年第1期。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关系为中心》,收入《五四新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5月出版。载韩国《中国学报》第38辑,汉城:中国学会,收入《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2001年 《傅斯年政治思想片论》,原载《北大史学》第8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收入《自由主义与中国近代传统——“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研讨会论文集》上册,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收入《中外学者纵论20世纪的中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被解释的传统——五四话语在现代中国》,原载《现代中国》第一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收入何国忠编《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2年1月出版。 2003年 《胡适与中美文化交流》,原载《现代中国》第三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收入李又宁主编《华美族研究集刊》第5辑,纽约天外出版社,2003年2月15日,第66—104页。 2004年 《傅斯年一生的志业及其理想》(上),原载台北《传记文学》2004年1月第84卷第1期。 《傅斯年一生的志业及其理想》(下),原载台北《传记文学》2004年2月第84卷第2期。 《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回顾》,载《新哲学》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胡适与哥伦比亚大学》(上),载台北《传记文学》2004年12月第85卷第6期。 2005年 《胡适与哥伦比亚大学》(下),载台北《传记文学》2005年1月第86卷第1期。 《傅斯年学术思想与史语所的初期研究工作》,原载2005年5月《文史哲》第3期,中国人大报刊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8期复印。 2006年 《胡适对中国现代哲学的贡献》,原载2006年《学术界》第1期。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天演论〉》,原载2006年《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北京》,收入《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6年》,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北京文化的国际化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收入《2005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近代中国学人对哲学的理解》,载2006年《中国哲学史》第4期。收入《现代中国学方法とその文化的视角》,(方法论-文化篇),日本爱知大学2006年11月20日出版。 2007年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研究》,载《现代中国》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收入《在文学馆听讲座》第1辑,青岛出版社,2008年6月版。 《重新发现胡适——胡适档案文献的发掘、整理与利用》,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2008年 《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载《现代中国》第10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丁文江先生的一生及其评价》,载台北《传记文学》2008年3月至9月第91卷第3期至第92卷第3期。 《丁文江的苏俄经验》,载《福建论坛》2008年第5期。 《傅斯年的“国学”观——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载《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7日“国学版”。 《丁文江政治思想述论》,载《安徽史学》2008年第6期。 Hu Shi and Beijing University),载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2008—9年冬季号(第42卷第2期)。 Hu Shi and Sino-American Cultural Exchange),载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2008—9年冬季号(第42卷第2期)。 2009年 《评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载《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收入《蔡元培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丁文江和“科学与人生观”刍议》,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贡献》,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收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5月26日第7版转摘、《新华文摘》2009年第18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10期转载、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9年第10期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CUAA)2009年第5期转摘。 《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文作品解析》,载《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服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9年第11期复印。收入李又宁主编《华族留 美史:160年的学习与成就》上册,纽约天外出版社,2009年11月12日出版。 2010年 《李大钊史学理论著述管窥》,载《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0年第7期复印。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北京经验”》,载《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进化论与伦理学》导读《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天演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康有为孔教思想新探》,载《现代中国》第1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2011年 《<孔门理财学>及其在世界的影响》,收入《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十七世纪西方耶稣会士眼中的北京》,载《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9期复印。 《辛亥革命时期严复的思想演变及其抉择》,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 《李大钊对史学理论的贡献》,收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第211—224页。 《十八世纪法国耶稣会士的“北京经验”》,载《中国文化》第34辑,2011年秋之卷。 《新学术的建构——以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报告〉为中心的探讨》,载《文史哲》2011年第6期。收入《“傅斯年学术思想的传统与现代”研讨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2年第3期复印。 《中国近代思想史导论》,载《现代中国》第十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2012年 《近代国家建设之路——孙中山《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的历史解读》,载《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收入《辛亥革命:孙中山和革命志士》论文集,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2012年11月出版,第37—50页。 《胡适与西方近世思潮》,载《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收入耿云志、宋广波编:《胡适研究论丛》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75—92页。 2013年 The “Beijing Experience” of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Jesuits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Lettres édifiantes et curieuses écrites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s,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46, No. 2, Winter 2012–13, pp35—57.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上、下),载《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6、7期。 《欧洲与中国文明对话的新开端——以西人在元大都“汗八里”的经验为中心的考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13年第12期复印。收入杜维明主编:《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嵩山论坛文集2012》,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9月版,第210—234页。 《来自北极熊的窥探——十七世纪俄罗斯使团的北京经验》,载《中国文化》2013年10月秋季号。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3年第12期复印。 《蔡元培的新文化构想及其现代意义》,收入《清明?弘扬民族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第485—510页。 2014年 《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胡适与司徒雷登——两个跨文化人的历史命运》,载《史学月刊》201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2期“学术卡片”栏摘要。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4年第5期复印。 《鸦片战争前英国使团的两次北京之行及其文献》,载《国际汉学》第25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第102—113页。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傅斯年》,载《现代中国》第十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盛世下的忧患——中西关系视角下的康雍乾盛世》,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