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奇生

个人简介

学历 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1980-1984) 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1984-1988)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4-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1997-1999) 职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助理馆员(1988-1993)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1993-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99-20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2008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 )

研究领域

中国现代留学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抗战时期国军的特质与困境,《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2.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与唐小兵对谈),《东方历史评论》第4辑,2014年1月 3. 高山滚石: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收入《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 4.“Rocks Rolling Downhill: The Continuity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7, No.2 (June 2013),135-155. 5.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收入徐秀丽、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73-309页 6. 革命的经纪人:中共早期工农运动的仲介群体,载吴淑凤等编《近代国家的型塑: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2013年6月,下册,第1015-1031页 7. 蒋介石与党国元老(1925-1932),载黄自进、潘光哲主编:《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形塑》第1册,第429-468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9月 8.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视点,载铃木贞美、刘建辉编《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学芸史の総合的研究の继続的発展のために》(国際研究集会報告書第31集),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2013年3月,第173-196页 9. 蒋介石的阅读史、蒋介石的阅读年表,载吕芳上主编《蒋介石的日常生活》,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77-334页 10.“Chiang Kai-shek's reading: an inquiry based on Chiang's diary, 1920s-1940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3, No.1(June 2009),11-25. 11. 亡国、亡省、亡人: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载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第103-128页 12. 亡国,亡省,亡人:1915年から1925年における中国の3回にわたる反日运动の変化,载劉傑、川島真编《対立と共存の歴史認識:日中関係150年》,東京大学出版会,2013年8月,第57-77页 13.“The Battle of Hunan and the Chinese Military’s Response to Operation lchigo,” in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ifornia, 2011, pp.403-420.) 14. 蒋介石和国民党(上、下)《理论视野》2011年第11、12期 15.“反革命罪”的源起与剔除,《政府法制》2011年第12期 16. 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蒋介石的早年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载吕芳上编《蒋介石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3月;汪朝光主编《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17. 蒋介石的阅读史,《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4期 北伐时期的地缘、法律与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国的缘起,《近代史研究》2010年1期 18. 从五四到五卅:城市民众运动的组织动员(1919-1925),《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9年第43辑 党员、党组织与都市社会:上海的中共地下党(1923-1927),载吕芳上主编《论民国时期领导精英》,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19. 党员•党组织•都市社会:上海の中共地下党,日本《中央大学政策文化综合研究所年报》第13号,2010年8月 20. 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互动,《两岸发展史研究》(台北)2009年第6期 21. 个人、社会、大众、党:五四运动前后の连关と发展,载村田雄二郎编《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国》,东京,有志舍2011年9月出版,第247-267页 22. 跨越鸿沟,关注连续:评《一九四九年前後の中国》,《近きに在りて》2008年53号 23. 北洋时期的南北畛域观念,《陆荣廷与旧桂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 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6期 25. 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历史研究》2008年3期 26. 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08年 27. “武主文从”背景下的多重变奏: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与党务,《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4期 28.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组织与人事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7年33辑 29.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7年1期 30.“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n a Wartime Campus:A Study focused on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2,No.4 (October 2007),590-631. 31. 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4期 32. 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1期 33.“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5期 34. 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3期 35.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3期;《新华文摘》2004年20期 36.“Power Transmutation and Factional Struggles among Members of the GMD Central Committe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5, No.3 (Autumn 2004), 51-65. 37. 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权力嬗蜕与派系竞逐,《历史研究》2003年5期 38. 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近代史研究》2003年5期 39. 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4期 40. 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5期 41.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以1944-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42.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5期 43. 从“容共”到“容国”:1924-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 44.“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hip:The Functioning of KMT’s Rule by Party at Local Level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3, No.1 (Spring 2002), 15-28. 45. 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 46. 张謇与南通地方自治模式:兼论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调适,《苏东学刊》2001年1期 47. 以共和精神治校:陈裕光与金陵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48. 探索女子高等教育办学之路: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49.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2期 50.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1. 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以1927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重点,《历史研究》1999年2期 教会大学学报校刊出版史略,《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2.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2期 53. 战前中国的抗日民族教育:以中小学教科书为视点,《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54. 九一八以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3期 留学与救国:1931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的行为与心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55. 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2期 56. 失去重心的乡村社会:民国时期乡村权势的转移与蜕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 57. 教会大学与中国知识女性的成长,《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58. 教会大学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6年4期 59. 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抗日战争与上海》,1995年 60. 民国初年的女性犯罪(1914-1936),《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3年创刊号 61. 从深闺走向世界的女子留学生,《明报月刊》(香港)1993年9期 62. 民国时期离婚问题初探,《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1992年 63.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官僚政治,《历史档案》1991年4期 64. 近代中国学会的历史轨迹,《学会》1990年6期 65. 近代中国节育运动述略,《人口研究》1990年2期 66. 近代留学生与华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3期 67. 近代军事留学生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3期 68.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1期 69. 三十年代留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民国档案》1989年3期 70. 取径东洋,转道入内: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6期 71. 抗战时期留学生群像初探,《近代史研究》1989年4期

学术兼职

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