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韫佳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84年考入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今电子工程系),1985年转入中文系; 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88年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古代汉语,199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方向为语言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3年至2003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工作,任讲师、副教授; 2003年7月-2008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08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研究领域

语音学,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22,北京话词重音问题散议,载于《韵律与语法研究》第八辑,130-149页,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22,十三辙与现代北京歌谣的押韵分部:定量分析的证据(王韫佳,崔叶子),《语言学论丛》64辑,209-23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1,母语和非母语者对北京话相似和相异调拱声调的范畴感知——基于MMN的研究(王韫佳、吴倩、刘思维),《当代语言学》第23卷第3期,423-432页。 2020,声学线索掩蔽下普通话情感语音的听辨研究(张高媛、王韫佳、黄靖雯,通讯作者),《中国语音学报》第13辑,14-23页,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2019,抚顺话“上声+阳平”变调的升学和知觉研究(崔平,王韫佳,通讯作者),《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99-9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日本学习者对于普通话单韵母e的感知辨认及相关问题,(于梦晓,王韫佳),《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167-17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重音和韵律对普通话连上变调的作用(王韫佳、于梦晓、吴倩),《中国语音学报》第10辑,72-8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普通话中焦点后弱化音节与轻声音节的异同(东孝拓、王韫佳,通讯作者),《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第20期,144-158页。 2018,普通话后接声调对焦点音高的逆向作用(东孝拓、王韫佳,通讯作者),《中国语学》(日本)265号,96-112页。 2018,花开花落,皆有声响,《戏剧与影视评论》第9期,19-27页。 2018,北京现代歌谣押韵的定量分析——以一七、梭波和中东辙为例(崔叶子、王韫佳,通讯作者),《中国语音学报》第9辑,8-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声调的范畴感知及其神经机制(吴倩、王韫佳,通讯作者),《心理科学进展》第1期,62-71页。 2018,芳华:每个人的记忆都带着滤镜,《戏剧与影视评论》第3期,55-62页。 2017,北京话连去变调的成因及其与词重音的关系(东孝拓、王韫佳,通讯作者), LanguageandLinguistics ,18(3),2017,430-451。 2017,从范畴感知看重庆话阴平和阳平的调型——兼论重庆话阴平和上声演变的动因(王韫佳、刘思维、卿维),《中国语音学报》第7辑,18-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2016,焦点和句末音高的恒定、变异及其相关问题(王韫佳、东孝拓、丁多永),《语言学论丛》第53辑,66-9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轻声规范和教学琐议,《汉语国际教学》第2期,26-35页。 2015,不同语调条件下的声调音高实现(王韫佳、丁多永、东孝拓),《声学学报》40卷6期,902-913页。 2015,国话《红岩魂》,魂归何处?《戏剧影视评论》第8期,44-57页。 2015,普通话单字调阳平和上声的区分及辨认(王韫佳、覃夕航),《语言科学》14卷4期,337-352页。 2015,普通话阴声韵中/o/和/e/音值的实验研究(刘思维、王韫佳、覃夕航、卿玮),《中国语言学》第八辑,133-15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韩语母语者对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知觉(王韫佳、李美京),《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总147期),17-25页。 2010,调型和调阶对阳平和上声知觉的作用(王韫佳、李美京),《心理学报》42卷9期,899−908页。 2009,CAH、PAM和SLM述评——兼论跨语言语音对比与L2语音习得,Fant,G.,Fujisaki,H.和沈家煊(主编),《现代语音学前沿文集》,73-8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相似元音”和“陌生元音”的习得(王韫佳、邓丹),《世界汉语教学》23卷2期,262-279页。 2008,试论普通话疑问语气的声学关联物,《语言学论丛》第37辑,183-20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关于普通话词重音的若干问题(王韫佳、初敏),《中国语音学报》第1辑,141-14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林焘先生学术成就简述,《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五辑,1-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TheinfluenceofreadingstylesontheassignmentinMandarin.(Bao,M.,ChuM.,andWang,Y.) ComputationalLinguisticsandChineseLanguageProcessing ,Vol.12,91-106. 2006Rhythmicorganizationofmandarinutterances—atwo-stageprocess(ChuM.andWangY.,).In ChineseSpokenLanguageProcessing .SpringerBerlin/Heidelberg,138-148. 2006,汉语焦点重音和语义重音分布的初步实验研究(王韫佳、初敏、贺琳),《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86-98页。 2005TheeffectofpitchanddurationontheperceptionoftheneutraltoneinstandardChinese. ChineseJournalofAcoustics ,Vol.24(4),331-346. 2004普通话节律组织中的局部句法约束和长度约束(初敏、王韫佳、包明真),《语言学论丛》第30辑,129-14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普通话语句重音在双音节韵律词中的分布(王韫佳、初敏、贺琳),《语言科学》3卷5期,38-48页。 2004,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不送气/送气辅音的加工(王韫佳、上官雪娜),《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54-66页。 2004,音高和时长在普通话轻声知觉中的作用,《声学学报》29卷5期,453-461页。 2003,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王韫佳、初敏、贺琳),《心理学报》35卷6期,734-742页. 2003,连续话语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感知(王韫佳、初敏、贺琳、冯勇强),《声学学报》28卷6期,534-539页。 2003StressperceptionofChinesedisyllabicwordsinutterance(WangY.,ChuM.,HeL.,andFengY.), JournalofChineseAcoustics ,Vol.22(1),86-96. 2003,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汉语学习》第2期,61-66页。 2002,日本学生感知和产生普通话鼻韵母的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47-60页。 2002,汉语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接口中的若干问题,,《对外汉语论集》(第二辑),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7-25页。 2001,韩国、日本学生感知普通话高元音的初步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8-17页。 2001,建立汉语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基本设想,(王韫佳、李吉梅),《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87-92页。 2001,海安话多音节名词末字音节的一种变调形式,《语言研究》增刊,132-140页。 1999,韩国话与普通话塞音的语音学和音系学对比,《韩国研究论集》,12-19页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99,汉城话辅音的松紧对后接元音的影响,《韩国研究论集》,1-11页,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99,刘过诗用韵简析,载于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编写)《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生论文选集》,96-99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海安话轻声与非轻声关系初探,《方言》第3期,211-217页。 1997,阳平的协同发音与外国人学习阳平,《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94-104页。 1996,轻声音高琐议,《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50-53页。 1995,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126-139页。 1995,轻声对非轻声音节调域的调节,《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0-17页。 1992,王禹偁、杨亿诗用韵考,《古汉语研究》第3期,68-76页。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