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范晓蕾

个人简介

范晓蕾,女,1983年12月生于中国河北省邢台市,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正高)、博士生导师、博雅青年学者,兼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言文字学),曾获全国汉语方言学会“首届青年学者论文比赛”第一名(2013)、中国语言学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2020),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 学历及工作 2002~2006,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语言文学),文学学士(B.A)。 2006~2009,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字学),文学硕士(M.A)。 2009~2011,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语言学),哲学硕士(M.Phil)。 2011~2014,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语言学),哲学博士(Ph.D)。 2015~2021,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2021~今,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贺文翰 & 范晓蕾*,湘语邵阳话时体词“噶”“哩”的差异与混同。《中国语文通讯》第2期,171—191页,2022年。 2.向思琦 & 范晓蕾*,万州话的句末助词“的”。《语言研究集刊》第二十九辑,177—195页,2022年。 3.范晓蕾* & 陈健荣,香港粤语“咗”的语法特点—与北京话“了1”的比较。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3 (3): 371-410,2022年。 4.范晓蕾,“会”和“能”的能力义辨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90—101页,2021年。 5.范晓蕾,论“了2”的时体助词与动相补语之分。《语言科学》第1期,65—70页,2021年。 6.范晓蕾,简评“了1”的语义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88—97页,2020年。 7.范晓蕾,浅析单双“了”句的语义对立——兼谈“了2”时体功能的划分。《语言研究集刊》第二十六辑,239—262页,2020年。 8.范晓蕾,宾语和动词对“了1”的制约效果。《语言学论丛》第六十一辑,223—280页,2020年。 9.范晓蕾,谓语的整体属性对“了1”分布的制约效果。《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85-200页,2020年。 10.范晓蕾,“差一点”的语义特征及其句法后果——兼谈否定、反预期、时体的关联。《当代语言学》第2期,206-236页,2019年。 11.范晓蕾,再说“差一点”。《中国语文》第2期,207-222页,2018年。 12.范晓蕾,“有点儿”的句法性质和语义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81-90页,2018年。 13.范晓蕾,邢台话“了1”的两个变体。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9 (3): 410-438,2018年。 14.范晓蕾,语义地图的解析度及表征方式——以“能力义为核心的语义地图”为例。《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94–214页,2017年。 15.范晓蕾,基于汉语方言的惯常范畴研究。《当代语言学》第4期,561-590页,2017年。 16.范晓蕾,助动词“会”情态语义演变之共时构拟。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7 (2): 195-233, 2016年。 17.范晓蕾,汉语方言能性情态语义地图之补论。载于李小凡主编《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语义地图研究》,商务印书馆,482-499页,2015年。 18.范晓蕾,以“许可—认识可能”之缺失论语义地图的形式和功能之细分——兼论情态类型系统之新界定。《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18-36页,2014年。 19.范晓蕾,从沙河话的“圪”类词看汉语一种形态成分的形成。《语言科学》第2期,157-172页,2012年。 20.范晓蕾,语义演变的共时拟测与语义地图——基于“能性情态语义地图”的讨论。《语言学论丛》第四十六辑,45-70页,2012年。 21.范晓蕾,基于汉语方言的认识情态语义地图。《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务印书馆,46-72页,2012年。 22.范晓蕾,以汉语方言为本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语言学论丛》第四十三辑,55-100页,2011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