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宋亚云

个人简介

宋亚云,男,汉族,湖北应城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语言学论丛》编辑部副主任。

研究领域

汉语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22年 44.《上古到中古汉语使动用法的衰落及使令类兼语式兴盛的原因探究》(唯一),载《上古汉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上古汉语研究》编辑部编,2022年8月。74-89页。 2021年 43.《也谈“人闲桂花落”的“桂花”》(第一作者),2021年10月,载《修辞研究》第七辑,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9年 42.《从变价的角度看古汉语动词“他动词化”的趋势》(唯一),《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九辑,2019年6月。CSSCI来源集刊。 41.《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唯一),《湖北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40.《古汉语及物动词宾语悬空的类型、条件与原因》(唯一),载《修辞研究》第四辑/吴礼权,李索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 39.《<中国修辞学>校读札记》(唯一),载《修辞研究》第五辑/吴礼权,李索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 2017年 38.《汉语形容词用于使令式的历时研究》(唯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37.《古汉语轻动词研究——以“发”“生”为例》(唯一),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二辑,商务印书馆,2017年11月。 2016年 36.《高诱<淮南子注>中的动结式研究》(唯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5.《<经典释文>间接注音研究》(唯一),《文献语言学》第三辑,中华书局,2016年10月。 34. 《丁声树与<释否定词“弗”“不”>》,载《古代汉语经典精读》(孙玉文、邵永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参编,约0.9万字。382-390页。 33. 《吕叔湘与<相字偏指释例>》,载《古代汉语经典精读》(孙玉文、邵永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参编,约0.6万字。491-496页。 2015年 32.《从变价的角度看古汉语动词自动词化的趋势》(唯一),《湖北大学学报》(CN42-1020/C),2015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2014年 31.《上古汉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划分的百年回顾——兼论上古汉语动词三分体系》(唯一),《中国语言学》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2013年 30.《现代汉语单音性质形容词的来源》(唯一),《中国语中国文化》第10号,2013年3月。 2012年 29.《再谈汉语形容词的鉴别标准》(第一作者),《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28.《汉语双音节名动转形研究》(唯一),《语法研究与探索》(十六),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 2010年 27.《上古汉语“治”的词类属性与功能转变》(唯一),《汉语史学报》第十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CSSCI来源集刊。 26.《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语法学——兼评孙良明先生的系列论著》,《华西语文学刊》第二辑,2010年5月。 25.《对<史记>语料性质的认识及处理办法》(唯一),《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4.《评李方桂先生的上古声母系统研究》(第二作者),《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009年 23.《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与动结式的语法化》(唯一),《语法化与语法研究》第4辑,吴福祥、崔希亮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 22.《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其鉴别标准》(唯一),《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2008年 21.《“V2自动词化标准”献疑》(唯一),《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1期。 20.《<说文解字注>特殊注音研究》(唯一),《音韵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评郭芹纳<训诂学>》(第二作者),《东方文化》第四十一卷第二期,2008年。 2007年 18.《古汉语反宾为主句研究》(唯一),《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17.《<左传>反宾为主句研究》(唯一),《汉语学报》,2007年第2期。 16.《<吕氏春秋>反宾为主句研究》(唯一),《汉语新探》,崇文书局,2007年2月。 15.《汉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动词》(唯一),《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 14.《<说文解字注>“合韵”“音转”“一字注两部”之研究》(唯一),《国学研究》第2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3.《再论动结式的判断标准和产生时代》(唯一),《语法化与语法研究》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 12.《东汉训诂材料与汉语动结式研究》(唯一),《语言科学》2007年第六卷第1期。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2006年 11.《从<左传>杜预注和孔颖达疏看汉语被动式的发展》(唯一),《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0.《从<左传>的“见”“闻”“伐”看上古汉语的被动构词和使动构词》(唯一),《语言学论丛》第32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 9.《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演变趋势及原因初探》(唯一),《语言学论丛》第33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 8.《从综合到分析:汉语结构类型的重大转变》(唯一),《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2辑)2006年1月,巴蜀书社。 7.《<马氏文通>的“句式语法”观》(唯一),《语文学刊》2006年第9期。 6.《论“词本位”理论的困境》(唯一),《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中原音韵>的例外音变》(唯一),《音韵論集》(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6月。 2005年 4.《古汉语词义衍生途径新说综论》(唯一),《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04年 3.《论<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的认识》(唯一),《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杜诗详注>和<读杜诗说>叶音考辨》(唯一),《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2001年 1.《<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第一作者),《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