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文学学士、1988年文学硕士、2001年文学博士)。1988年留校任教,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曾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访问学者(1995-1996),曾任教职于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1999-2000)、日本金泽大学(2002-2004)、日本拓殖大学(2010.4-2011.3)。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务理事,“東アジア比較文化国際会議”中国支部会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奇书万卷皆搜取 独存郑君之鲁论》,《汉学研究》2016秋冬卷,2016年11月。
2、《从经学向文学——一个中国文学研究者的<论语>阐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15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3、《江户时代以来<论语>在日本的传播》,《国际汉学》总第7期,2016年6月。
4、《围绕〈郑玄注论语〉的日中学者往来与文本究明》(日文),《东亚比较文化研究》第15号,2016年6月。
5、《中日岁时文化中的概念对接与转换》,《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1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6、《东亚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形象——以近代日本为中心》,《孔子研究》第146期,2014年11月。
7、《质疑与解构——读津田左右吉<论语与孔子思想>》,《国际汉学》第26辑,2014年9月。
8、《〈论语〉与日本近代文学——〈论语物语〉及其周边》,《国际汉学》第24辑,2013年11月。
9、《津田左右吉与日本中国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年鉴》,[北京]外研社,2013年7月。
10、《儒学文学观的破灭——青木正儿的儒学批判》,《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年鉴》,[北京]外研社,2013年7月。
11、《津田左右吉研究》,《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年鉴》,外研社 2013年7月。
12、〈津田左右吉研究——以日本“记纪文化”与中国儒、道文化的批判研究为中心》《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年鉴》,外研社,2013年7月。
13、《和刻本〈天文版论语〉述略》,《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1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14、《关于儒学的“原典批评”》,《国际汉学》第23辑,2012年11月。
15、《评〈韩国的文学空间与文化翻译: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小说的翻译为中心〉》,THE THIRD PESETO CONFERENCE (东京),2012年3月。
16、《以〈论语〉为中心的日本近代文学创作》(日文),《东亚世界与中国文化》,日本勉诚出版,2012年1月。
17、《关于儒学的“原典批评”》,《北大中文学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18、《日本近代儒学批判的两个面向》,《汉学研究》,2011年6月。
19、《日本近代文化语境下的〈论语〉解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10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0、《关于儒学的“原典批评”》,《严绍璗学术研究》,主编张哲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1、《中国的智慧——吉川幸次郎的〈论语〉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8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2、《近代日本文学视野中的〈论语〉》,《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7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3、《近代日本的儒学批判》,《中国关系论说》第48号,第一分册(哲学•宗教•文化),“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编,2007.12.31。
24、《白鸟库吉的中国古代史批判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5、《〈论语〉于近世日本之流变》,台湾成功大学等主办《清代文学与学术》,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3月。
26、《“异色”的道家观》,《中国关系论说》第47号,第一分册(哲学•宗教•文化),“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编,2006.12.31。
27、《东亚古代文化中的阴阳理论之嬗变》,收入《大巡思想论丛》,韩国•大巡思想学术院,2005年6月。
28、《山路爱山的中国古代思想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5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9、《“阴阳说”与日本古代国家的建立》《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0、《近代日本的儒学批判》,《金泽大学文学部论集》第24号,2004年3月。
31、《儒学文学观的破灭——青木正儿的儒学批判》,《金泽大学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纪要》第7辑 ,2003年12月。
32、《行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金泽大学文学部广报》第67号,2003年12月。
33、《“异色”的道家观》,《金泽大学文学部论集》第23号,2003年3月。
34、《津田左右吉的儒家思想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
35、《〈论语〉在日本的流传与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36、《青木正儿对中国儒学的思考》,收入《多边文化研究》,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主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4月。
37、《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尊孔”与“反孔”的文化主张》,《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李玉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38、《作为剧作家的李笠翁》,《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月。
39、《中国的阴阳学说与日本的古代文化》,收入《中日文化关系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40、《〈易〉、五行与日本神话》,收入《中日文化关系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12月。
41、《近世日本对中国兵家思想的受容与发展》,收入《中日文化关系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42、《中江藤树与中国思想》 ,收入《中日文化关系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12月。
43、《二十世纪日本中国学简述》,收入《国际汉学著作提要》,李学勤主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
44、《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文化》,北大中文系编《缀玉二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45、《日本东洋文库》,《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3期。
46、《二战前的德国中国学》,《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2期。
47、《日本早期中国学学术流派辨析》,《日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48、《王逸〈楚辞章句〉在汉代楚辞史上的地位》,《古籍整理与研究》1991年6月。
49、《〈易〉的东传与日本古代文化中的阴阳道观念》,《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