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计璧瑞

个人简介

计璧瑞,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台湾文学。

研究领域

中国当代文学 台湾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7年 《国民党文学论述中的五四叙事》,《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 2016年 《以三次文艺会谈为例论国民党在台文艺工作与文艺理念》,《华文文学》,2016年第5期。 《跨越两岸的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文艺理念》,台北,“2016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10月。 2015年 《钟理和日记与创伤记忆》,《华文文学》2015年第3期。 《“五四”论述的变迁》,《文艺研究》,2015年11月。 2014年 《小说史之外的夏志清》,《文艺报》,2014年1月24日。 《西方之眼——论<看见十九世纪台湾>的知识生产》,《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9月。 《从三次文艺会谈论国民党文艺思想》,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2014年11月。 2013年 《文学现场与文学记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1月。 《从现代小说传统论白先勇写作》,《华文文学》,2013年6月。 《台湾文学生产与传播概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文学文化双甲子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2日。 2012年 《张道藩与国民党文艺政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1月。 《感知文学时空,追寻写作踪迹》,台中,“台湾文学与文化创意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6月2日。 《矛盾与悖论》,《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 《文学现场与文学记忆》,福州,“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2012年10月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传统与白先勇的写作》,北京,“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暨两岸艺文合作学术研讨”,2012年11月。 2011年 《殖民现代性认知中的情感经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一个族群的前世今生》,《文艺报》,2011年2月18日。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与文化现象的对抗式论述》,《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与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 2010年 《殖民现代性认知中的情感经验》,《华文文学》,2010年第5期。 《论殖民地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在日文写作中》,《台湾文学集刊》,2010年1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9月。 《我们如何阅读这四年?——关于光复初期台湾文学与文化论述的思考》,泉州,“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8日。 《文学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表征及其文化政治寓意》,《华文文学》,2010年6月。 2009年 《论殖民地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在中文写作中》,《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9月。 《日据台湾的语言殖民和语言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2008年 《熟识与陌生——作为思想家的陈映真》,台湾人间出版社“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左翼传统的复归》,2008年1月。《华文文学》,2008年2月。 《现代性的接受与反思》,厦门大学“台湾文学现代性”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 2007年 《冲突下的民族意识形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4月。 《两种理想的困境》,《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7年7月。 《个人与学科》,《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理想的困境——析台湾话文论争兼及大陆国语运动》(修改稿),《台湾文学研究与历史》,美国加州大学“台湾研究丛刊”卷3,2007年10月。 《台湾文学与历史》,《台湾文学研究与历史》,美国加州大学“台湾研究丛刊”卷3,2007年10月。 2006年 《台湾新诗纵览》(上),《诗歌月刊》,2006年1月。 《台湾新诗纵览》(下),《诗歌月刊》,2006年2月。 《承继与延展——从〈赖索〉到〈躁郁的国家〉》,《华文文学》,2006年4月。 《狂欢化与叙事限度》,《华文文学》,2006年12月。 《冲突下的民族意识形态》,《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12月。 2005年 《冲突下的民族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2005年8月。 《遵从殖民者的逻辑——论日据台湾的“皇民文学”》,《东亚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报》(韩国)创刊号,2005年9月。 《承继与延展——从<赖索>到<躁郁的国家>》,《第二届两岸现代文学发展与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 《论日据台湾新文学局部论述的改写》,《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1月。《东亚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报(韩国)》,2005年12月。 《台湾文学史写作中的想象构成》,《台湾想象与现实:文学、历史与文化探索》,美国加州大学“台湾研究丛刊”卷1,2005年10月。 2004年 《日据台湾的语言殖民和语言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1月。 《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东南学术》,2004年1月。 《从历史文献和个人化文本看日据台湾社会发展脉络和文化身份问题》,《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003年 《论日据台湾日文写作的语言功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6月。 2002年 《从个例论当代台湾文学论述的演变——以叶石涛为分析对象》,《华文文学》,2002年8月。 《论日据台湾日文写作的语言功能》,《新视野新开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试论类型》,《2000 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2000年 《日据时期文学的几种台湾想象》,美国加州大学世华中心“2000年世华文学研讨会”,2000年8月。 1999年 《论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知识者性格》,美国加州大学“台湾文学国际研讨会”,1999年8月。 1998年 《黄春明乡土小说的浪漫气质》,中国作协“黄春明作品研讨会”,1998年10月。 《女性·政治·叙述策略》,《台港文学选刊》,1998年11月。 1997年 《诗坛常青树——余光中的诗》,《百年中国文学史话》,香港新亚洲出版社,1997年8月。 《灵魂的战栗与呐喊——洛夫的诗》,《百年中国文学史话》,香港新亚洲出版社,1997年8月。 《一日诗人,一世诗人——痖弦的诗》,《百年中国文学史话》,香港新亚洲出版社,1997年8月。 《嬉笑怒骂皆文章——柏杨的杂文》,《百年中国文学史话》,香港新亚洲出版社,1997年8月。 《“小说中国”的视界》,“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1997年11月。 1996年 《同一文化传统孕育下的不同体验》,《文艺报》,1996年8月30日。 《以小说介入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华文文学》,1996年9月。 《从人物性格和文学传承论金庸》,台湾《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季刊》,1996年9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