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平原

个人简介

现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2008—201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2020)、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2008—2015)、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2000—2016)等。 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1990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10,2012)、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第一、第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学术著作奖(2016)、第四届思勉原创奖(2017)、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2019)、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等。另外,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集体项目《中华文化通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独立撰写《散文小说志》,1999);集体项目《世界经典散文新编》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独立负责《中国散文选》,2001)。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学者的人间情怀》《老北大的故事》《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记忆北京》《想象都市》《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文学如何教育》《小说史学面面观》等著作三十余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4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

研究领域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20年 1)自将磨洗认前朝——《游侠·私学·人文——陈平原手稿集》序 ,《书城》2020年第3期 2)在边缘处策马扬鞭——关于黄子平的学术姿态,《文艺争鸣》2020年第3期; 3)“风俗”如何“图谱”——关于青木正儿与《北京风俗图谱》,《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4)现代大学与小说史学——关于《中国小说史略》,《文艺争鸣》2020年第4期; 5)章回小说如何考证——关于《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文艺争鸣》2020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9期); 6)社会概观与小说艺术——关于《晚清小说史》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6期; 7)革命想象与历史论述——关于《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1期); 8)杰作的发掘与品评——关于《中国现代小说史》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9)色情小说与翻译研究——关于《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9期; 10)现代中国的演说及演说学,《中国文化》2020年秋季号(10月); 11)教材编写与严谨求实的一代——关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4期); 12)在乾嘉学风与魏晋玄言之间——重提王元化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13)雅俗鸿沟与团队合作——关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11期; 14)想象中国与现代性的多付面孔——关于《被压抑的现代性》及其他,《文艺争鸣》2020年第12期; 15)与时代同行的学术史研究,《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2期。 2021年 1)叙事模式与文学进程——关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及其他,《文艺争鸣》2021年第1期 2)学术表达的立场、方法及韵味,《南方文坛》2021年第2期; 3)呼唤“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2月5日; 4)中国大学“双循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华读书报》2021年1月27日; 5)阅读感受与述学文体——关于《论小说十家》及其他,《文艺争鸣》2021年第2期; 6)文本、灰阑与意识形态——关于《灰阑中的叙述》及其他,《文艺争鸣》2021年第3期; 7)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人民画报》2021年第6期;(英文版)China Pictorial June 8,2021; 8)手稿研究的视野、方法及策略,【香港】《中国文学学报》第十一期,2021年6月; 9)文学教育与成长经验,《中华读书报》2021年10月20日; 10)“写字”四说,《潮州日报》2021年10月21日; 11)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羊城晚报》2021年10月23日; 12)美食三柱,《南方都市报》2021年10月23日。 2022年 1)声音的政治与美学——现代中国演说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月刊》2022年第1期; 2)严谨之外,还有宽容——我眼中的严家炎先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期; 3)“养”出来的学问与“活”出来的精神——现代中国教育史及学术史上的陈垣、吕思勉、钱穆、饶宗颐,《北京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4)阅读趣味与地域文化——我读许地山、林语堂、丘逢甲、张竞生,《文艺争鸣》2022年第2期; 5)我读鲁迅四十年——《<中国小说史略>校注》后记,《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9期); 6)学科升降与人才盛衰——文学教育的当代命运,《中华读书报》2022年5月25日; 7)人文学项目化管理的利与弊,《上海书评》2022年6月2日; 8)“演说”如何呈现——以五四运动照片为中心,《当代文坛》2022年第4期; 9)聆听演说与触摸历史——《有声的中国》导言,《小说评论》2022年第4期; 10)演说之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8期; 11)“新文科”视野中的“现代文学”,《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9期; 12)“现代中国”的视野以及“人文史”构想,《中华读书报》2022年10月12日; 13)北京研究的魅力及可能性——为何以及如何在北大讲北京,《北京青年报》2022年10月30日; 14)全集编纂的宗旨、立场与边界,《南方文坛》2022年第6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