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吴晓东

个人简介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年至2000年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2003年至2005年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2016年被聘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梦中的彩笔》、《废墟的忧伤》、《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如此愉悦、如此忧伤》、《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等。

研究领域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当代诗歌、20世纪外国小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难以说尽或不可能说尽”的废名,《北京晚报》,2022年1月21日 2.直面合法性危机、重塑学科之魂,《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22年第1期 3.“蓄道德,能文章”,《中华读书报》,2022年3月30日 4.在社会史语境和文本情境中理解“文学”,《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 5.“现代小说与阐释图式”专辑主持人语,《写作》,2022年第2期 6.在“世界”与“地方”的错综中建构诗学视野,《文艺研究》,2022年第7期。 7.三位留日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创生期的主体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0期 8.堪用一生回味的文学瞬间,《上海书评》,2022年9月9日 9.小说经典重释的方法——《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再版导读,《文艺争鸣》,2022年第7期 10.远景问题的历史光影,《读书》,2022年第10期 11.“总体性”视野的重建,《书城》,2022年第10期 12.“总体性诗学”与否定性史诗,《大家》,2022年第5期 13.《本雅明传》:“历史的天使”背对未来,《中华读书报》,2022年9月28日第10版 14.从“功能叙述者”到“第三项”理论(日文版,周非译),(日本)《都留文科大学研究纪要》2022年10月第96集 15.有形而持久的传统,《中华读书报》,2021年4月7日 16.经典化与流行化:重估“张爱玲神话”,《文艺争鸣》,2021年第8期 17.战争视野与沈从文的理性精神问题,《文学》,2019年秋冬卷,2021年4月出版。 18.从“空”到“无”:鲁迅的生命哲学及自我超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 19.直面合法性危机、重塑学科之魂,《文艺争鸣》,2021年第9期 20.从“功能叙述者”到“第三项”理论,《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9期 21.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小说的诗学意涵,《南洋中华文学与文化学报》,2021年第1期 22.通向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性”,《当代文坛》,2021年第3期 23.文学、1980年代与重建感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6期 24.做一个有创造力的自为学者,《南方文坛》,2020年第2期 25.文本·情感结构·跨媒介,《文艺争鸣》2020年第2期 26.游动与越界,《文艺争鸣》2020年第3期 27.乡土经验,乡土世界的未来性,《书城》,2020年第7期 28.释放“文学性”的活力,《文学评论》,2020年第5期 29.被故事照亮的世界,《读书》,2020年第9期 30.LuoBinji’sSpringinBeiwangGarden:WartimeCulturalDiscourseandtheModeofIronyinChineseNarrativesofthe1940s,《COMPOSINGMODERNISTCONNECTIONSINCHINAANDEUROPE》,EditedbyChunjieZhang,Routledge2019,NewYork 31.1940年代的中国诗论图景,《北京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32.《读书》与一代人的情感结构,《天涯》,2019年第3期 33.经典重释中的历史褶皱,《名作欣赏》,2019年第4期 34.“既遥远又无所不在”——《围城》中作为讽喻的“战争”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7期 35.异乡如梦:张爱玲《异乡记》中的多重“风景”,《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5期 36.对文学秘密和人类精神生活,要持有一种必要的尊重,《文汇报》《文汇学人》,2019年2月15日 37.无论龙种抑或跳蚤,《文汇报》《文汇学人》,2019年3月15日 38.战时文学的“雅”“俗”之辩,《重庆评论》2019年第1期 39.让主体与历史彼此敞开,《读书》,2018年第1期 40.评论界“检阅”现代女作家,《中华读书报》,2018年1月17日13版 41.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华读书报》,2018年3月7日13版 42.“一·二八”事变与战争文学热,《文艺争鸣》,2018年第3期 43.胡适的“半部”文学史,《中华读书报》,2018年4月11日 44.沈从文眼中的美,《中华读书报》,2018年5月2日 45.《现代》杂志与“现代派”诗,《中华读书报》,2018年6月6日 46.“细读”和“大写”,《当代文坛》,2018年第5期 47.生命在沉思,《中华读书报》,2018年7月25日 48.寻求者与守望者——孙玉石先生的鲁迅研究历程,《名作欣赏》2018年第11期 49.作为中介的日本,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 50.“一·二八”事变与战争文学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 51.废名的文章之美,《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3期 52.“看萧和‘看萧的人们’”,《文汇报》,2017年6月15日。 53.战时文化语境与四十年代小说的反讽模式,《文艺研究》,2017年第7期 54.凸现完整的汪曾祺,《中华读书报》,2017年3月8日 55.《欧行日记》与现代作家的欧洲游记,《文汇报》,2017,年1月17日 56.心灵与艺术的双重视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母题研究,《创作与批评》,2017年第6期。 57.心灵与艺术的双重视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母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7年第7期。 58.作为“中介”的日本,《长江学术》,2017年第3期 59.郁达夫与现代风景的发现问题,《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第2期 60.文坛忆念刘半农,《中华读书报》,2017年6月14日 61.艾芜笔下的南国世界,《中华读书报》,2017年7月19日 62.直面无以归类的鲁迅,《文艺争鸣》2017年第10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