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钱志熙

个人简介

钱志熙,1960年1 月26日出生于浙江乐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文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精品课程“古代文学课”主持人。社会兼职: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选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国学研究》编委,等。 专著: 《唐诗近体源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温州文史论丛》,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3年8月 《陶渊明传》,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8月 《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 《宋诗一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1月 《汉魏乐府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1月 《乐清钱氏文献丛编》,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12月 《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 陶渊明传 中华书局2012年8月,韩文版李揆一翻译,2015年首尔出版。 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8月 诗词写作常识(刘青海合著) 中华书局2012年9月。 唐诗近体源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李白诗选(刘青海合著) 商务印书馆2016年8月。

研究领域

中国古代诗学、诗歌史与相关文化背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黄庭坚与禅宗 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黄庭坚与新旧党争 温州师专学报 1986年第2期 黄诗分期初探 温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 “陈师道学诗于黄”辨 文学遗产增刊第18辑 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 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 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 矛盾与和谐---论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 论文 求索1990年第1期 1990 既深且广----评曹道衡沈玉成<魏晋文学史> 论文 文史知识1992年第5期 “江郎才尽”新探 《电大教学》(浙江)1992年4、5期 汉乐府与"百戏"众艺之关系考论 论文 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1992 <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永明文学革新---兼论沈约的文学发展道路 论文 求索1993年第2期 1993 黄庭坚兴寄观与黄诗的兴寄精神 论文 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 1993 黄庭坚与北宋儒学 论文 原学第1辑 1994 均衡地作用---读冯至先生<杜甫传>的一些体会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994 审美.历史.逻辑----论文学史研究的三种方法 论文 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1994 《缀玉二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论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其在山水诗艺术中的体现 论文 原学第2辑 1995 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1995 表现与再现的消长互补: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 论文 文学遗产 1996 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 论文 求索 1996 论黄庭坚诗学实践的基本课题 论文 漳州师院学报 1996 群体影响与个体超越:试探杰出文学家的成功规律 论文 江海学刊 1996 论建安诗歌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论文 原学第4辑 1996 奇篇试赏析---也说韩愈<双鸟诗>的寓意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1期 1996 汉乐府诗文艺性质浅谈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1期 1996 曹植诗解二题 论文 原学第5辑 1996 论<诗经>中的生命观与生命主题 论文 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1996 无法回归的自然---谈王绩<野望>诗和颐和园的一幅画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1期 论黄庭坚诗学实践的基本课题 论文 漳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997 旧学与新知的融会 论文 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1997 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 论文 文学遗产 1997 从生命角度研究古典文学 论文 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1997 苏轼 论文 <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三集 1998 乐府古辞与文人拟作---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 论文 <文学评论>1998.2 1998 略说近体诗与古诗的渊源关系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2期 1998 中古山水诗主客关系的转变 论文 文史知识 1998.4 1998 山水审美方式的演变和中古山水诗发展的阶段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98汉学国际会议论文提要》,1998年5月。 一部详赡明密的年谱新作 论文 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1998 谢客风容映古今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1999 湛方生:一位与陶渊明气类相近的诗 论文 《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1999 旧学之殿军、新学之开山--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论文 《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 1999 晋宋文人对传统山水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论文 《国学研究》第六辑 1999 领略古法生新奇:黄庭坚、元祐诗歌高潮与江西诗派 论文 国际汉学第4辑 1999 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论文 《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 1999 汉代社会与乐府艺术 论文 文学前沿第一辑 1999 谈谈探索诗歌史及其文化背景的一些体会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 2000 戏为论诗绝句三十二首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0 林庚先生的新诗学 论文 《诗探索》2000年第1-2辑 2000 音乐史上的雅俗之变和汉代的乐府艺术 论文 《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2000 课诗零札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5期 2000 论上古至秦汉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 论文 文史第52辑 2000 论黄庭坚的"情性说"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六辑,《河池师专学报》 2000 诗词是他生命中重要的部分_先师陈贻焮教授的诗词 论文 《全国第十四届中华诗词会论文集》(《中华诗词》20 2001 论诗词创作传统在当代的延续 论文 《文学前沿》第三辑 2001 先师陈贻焮教授的诗词创作 论文 《中华诗词》 2001 评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 论文 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2001 杜甫诗法论探微 论文 《文学遗产》 2001 陈贻焮先生的学术研究与诗词创作 论文 《文史知识》 2001 从《韩客诗存》看韩国近代汉诗创作及中韩文学交流 论文 《韩中人文研究的现况与课题》 2001 "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论文 中国诗歌研究研究第1辑 2002 元白诗体论探析 论文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 谈谈宫体诗 论文 文史知识2003年第3期 2003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 论文 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2003(全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圣元主编“新世纪文论读本”《文学史理论》一书,2011年。) 叶适《白石净慧院经藏记》读后记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2003 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 论文 载于江苏教育出版社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 2003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 论文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2004 王十朋与《荆钗记》本事之谜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2004 王十朋和他的《会稽三赋》 论文 《文史知识》2004第9期 2004 艺术与思想的多样性统一 ——以杜甫《秋兴》八首为例 论文 《文史知识》2004年第10期 2004 论中国古代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004 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兼论对《毛诗》序传解诗系统的正确认识》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005 《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 论文 《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2005 《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论文 《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05 《吴越王钱镠先世考略——并论先世对其霸业的影响关系》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 2005 《对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005 《论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励耘学刊》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120—122页。(钱师论文小集未收) 《论汉代诗学的群体诗学特征及其内部的分野》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文学刊》第4辑,2005年12月 《中国古代诗学演进的几种趋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编《立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永嘉学派《诗经》学思想述论》 《国学研究》第1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论说岳全传的通俗小说性质及其在文体上的表现》 《东方论丛》2006年第2期 情性与通变——唐人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 蔡文溥和他的《四本堂集》 《典籍与中国文化》2006年?期 李邕《古诗四言》帖在古诗校对方面的价值 论文 《典籍与中国文化》2007年第1期 2007 周汉房中乐考论 论文 《文史》2007年第2辑 2007 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论文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2007 试论四灵诗风与宋代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 论文 《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2007 种村和史翻译全文,载于日本江湖诗派研究会2012年3月印行《江湖诗派研究》第2辑第33-65页。 永嘉学派的《诗经》学思想(上)(日文) 种村和史翻译 论文 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橄榄》第14辑 2007 汉代乐府与戏剧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007 试论郝经文学创作的渊源与造诣 论文 求是学刊2007年第4期 2007 汉乐府佚篇《河东蒲反歌诗》 论文 文史知识2007年12期 2007 <醉翁亭记>前实后虚笔法论---从苏唐卿篆书碑文的异文说起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1期 2008 早期文集形成问题新探----兼论其与公燕集.清谈集之关系 论文 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2008 "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 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 2008 论阮籍咏怀诗---组诗创作性质及其主题的逻辑展开 论文 东方丛刊2008年第1辑 2008 关于永嘉学派之诗经学思想(下) 论文(日文) 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橄榄>第15卷 2008 阮籍"咏怀诗"论 论文(日文) 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第九集 2008 永嘉四灵诗学的再探讨----兼论其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论文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2008(庆应大学《日吉纪要》(第44、45期)2012年 种村和史翻译全文) 李白<清平调词>新解----从"叶想衣裳花想容"说起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 2008 张衡和他的<南都赋> 论文 文史知识2008年第5期 2008 "凹晶馆联诗"与<石鼎联句>----曹雪芹对韩愈的一次借鉴 论文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 2008 论绝句体的发生历史和盛唐绝句艺术 中国诗歌研究 第5辑 中华书局2008年12月 论历史上温州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兼论有关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文学刊》第五辑,香港2008年12月 唐宋"词学"考论 论文 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 2008 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 文学遗产 2009年第1期 两汉镜铭文本整理及文学分析 中华文史论丛 2009年1月(总第93期) 论魏晋南北朝乐府体五言的文体演变——兼论其与徒诗五言体之间文体上的分合关系 中山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 清华大学国学院《国学文摘》第1辑摘录(第246-24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文人文学的发生与早期文人群体的阶层特征 北京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入选姚申主编《学术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创30周年文选(1984-2014人文学科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82至294页) 古代“东瓯国”杂考五题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 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 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论陶渊明的寒素文人身份 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 《<文选>“次文之体”杂议——<文选>在文体学与文学史学上的贡献与局限》,《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6期 离骚集传作者家世里籍考 典籍与中国文化2010年 论蔡邕叙汉乐四品之第四品为相和清商乐 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论张九龄的诗学渊源与艺术造诣 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年《张九龄学术研究论文集(下册)》,珠海出版社2009年10月 南北朝隋代散乐与戏剧关系札论 南开 文学与文化(创刊号),2010年第1期。 乐府“行”之本义再探讨 人大 国学学刊,2010年第4期。 论章学诚在文学史学上的贡献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1月15日)《北大中文学刊》2012年卷。 歌谣、乐章、徒诗——论诗歌史的三大分野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5月15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2期“文学研究”栏摘要(三个版面),《新华文摘》2011年第8期“论点摘编”栏;《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6期摘录两页。 试论夏承焘的词学观与词体创作历程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第1期 古代小说中的温州人形象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1期 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1月10日),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摘引。又发表于 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主编《第三届两岸韵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理论与批评》 宋诗与宋代诗学概谈 古典文学知识 2011年第3期。 南戏与宋代温州地域文化关系新探 国学研究第2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论词体的徒诗化进程 词学第25卷,华东师大出版,2011年6月。 论王维“盛唐正宗”地位及其与汉魏六朝诗歌传统之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7月20日)15000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学术卡片”摘录,第196页。 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9月20日),20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摘录要点) 论当代诗词创作的复兴原因及继承发展问题 《文艺报》2011年11月4日“书香中国专刊版”摘录1600字。原文为2011年10月30日中国作家出版集、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举办的首届中国古体诗词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唐人论孟诗诠论 北大中文系、中文大学中文系《中文学报》第2辑,《阅江学刊》(南京)2012年第1期,第92-98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体文学研究》2012年第6期,第86-91页。 说戴复古的两首诗——五律《寄沈庄可》、《山行》 《文史知识》2012第1期。3000 旧学与新知的复杂交汇——试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汉魏六朝诗歌史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20000字 又载首都师大文学院燕京论坛《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 末劫文章龙起陆——论丘逢甲的诗 《中华诗词》2012年第2期 论浙东学派的谱系及其在学术思想史上的位置——从解读章学诚《浙东学术》入手 《中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20000字 论李白乐府诗的创作思想、体制与方法 《文学遗产》2012第3期(5月15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9期第64-75页。中国李白研究会编《中国李白研究》1012年集,时代出版传媒股公司、黄山书社2012年。 士庶分隔与两晋南朝文学的关系 《国学研究》第二十九卷(第41—83页),2012年6月 A Study into the Incident of the Hongdumen Academy 论《毛诗·大序》在诗歌理论方面的经典价值及其成因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德性之维,鉴照之境——论学术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本质与方法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4期,第34-45页,15千字。 试从江郑重翻手,倘是风骚觌面时——论夏承焘先生的诗学宗尚与各体诗的创作成就 《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第4期,第1-10页。 夏承焘先生早年学术道路试探 《中文学术前沿》第5辑 第1-12页。2012年10月 试论汉魏六朝七言诗歌的源流及其与音乐的关系 中华文史论丛 2013年第1期,第109期,20千字。 论《千家诗选》与刘克庄及江湖诗派的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 唐人乐府学述要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8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21期摘录3000字左右。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0世纪上半期乐府研究史述评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2013年第5期 体制并存、作者合流——谈谈新诗、旧体诗词与歌词的关系 人民政协报 2013年8月12日“学术讲坛”版 唐诗境说的形成及其文化与诗学上的渊源——兼论其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遗产2013年第6期(11月15日) 试论王应麟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成就 求是学刊2014年第1期(封面当代学人栏目有简介) 李杜赋合论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文史知识 2014年第3 期。6千字。 略论20世纪初期古代文学研究学科的新旧递嬗 人大 《中华国学研究》2014年第1期,9-19页。20千字左右 论辞与赋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唐代温州地域内外诗歌创作活动考论 《国学研究》第33辑 40千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的初步评述 《北京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论隋唐之际诗学中雅正与浮艳的对立——兼论两种体制与创作观念的各自流变 《复旦学报》2014年第6期。 俊逸鲍参军——纪念鲍照诞辰1600年 《中华诗词》2014年第6期 论王维玄佛结合的人生哲学及与艺术的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晚唐诗与晚宋诗 日本庆应大学《日吉学报》(种村和史翻译)2014年 明代作家王佐散论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 诗学纂论三题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千字。 陶渊明《形影神》的哲学内蕴与思想史位置 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20千字。 李白与神仙道教关系新论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9月10发行)20千字 唐人比兴观及其诗学实践 《文学遗产》2015年第6期。 元嘉三大家永嘉郡事迹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第4期 王运熙在乐府研究方面的贡献 《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论龚自珍诗歌的复与变 《求是学刊》2016年第2期 夏承焘词史观与词史建构评述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 中国早期诗学的发展进程——引进西方诗学的比较视角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