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俞孔坚.重建家园的精神[J].新建筑,2008,04:28-30.
俞孔坚,熊亮,李青,刘文晋,李迪华.震后农民居民安置研究——以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居民安置为例[J].新建筑,2008,04:76-79.
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6):688-696.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J].地理科学进展,2008(02).
俞孔坚.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为《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序,[M]//白青峰.《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中国工人出版社.
俞孔坚.波士顿中国城公园:记忆与展望[J].城市环境设计,2008,1:58-63.
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03:87-92.
俞孔坚.新唐人街——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J].建筑学报,2008(03):60-63.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12:89-92.
KongjianYu,MaryG.Padua.China'sCosmeticCities:UrbanFeverandSuperficiality[J].LandscapeResearch,2007,
Volume32,Issue2:255-272.
俞孔坚,凌世红,方琬丽.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J].建筑学报,2007(2):27-31.
俞孔坚,朱强,李迪华.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J].建设科技,No.11:28-31;No.13:39-41.
俞孔坚.田的艺术——白话景观与新乡土[J].城市环境设计,2007(6):10-14.
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风景园林,2007,1:55-64.
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85-91.
俞孔坚.中国的自然保护工作亟待进行体制、规划方法和保护理念上的全面革新[J].人与生物圈,2007,(1):78-79.
俞孔坚,韩西丽,朱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J].自然资源学报,2007,2(5):808-816.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俞孔坚,陈晨,牛静.最少干预——绿荫中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滨河公园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07,1:19-27.
俞孔坚,石春,尤文元.非常地方的寻常景观——中共中央党校东区景观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07,1:47-53.
俞孔坚.关于生存的艺术[J].城市环境设计,2007,1:60-63.
俞孔坚.国际性与民族身份:中国当代景观与城市设计实践[J].建筑与文化,2007,1:12-15.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建筑与文化,2007,1:20-23.
俞孔坚,凌世红,马特.蔓延——上海世博园中心绿地设计与工业遗产利用[J].建筑与文化,2007,1:24-26.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裴丹.网络化和拼贴:拯救乡土村落生命之顺德马岗案例[J].城市环境设,2007,02:26-33.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
刊,2006,5:38-45.
KongjianYu.Positioning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inChina[J].Topos,2006,56:91-98.
俞孔坚.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的陷阱和出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26-31.
俞孔坚.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北京规划建设,2006,3:97-98.
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6,3:189-191.
俞孔坚.20世纪中国景观设计学科大视野[C]//全国高等学校景观学(暂)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筹),2005国际景观教
育大会学术委员会.景观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8-42.
俞孔坚.为中国而设计新景观[C]//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编.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237-238.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Vol.26,No.9:3108-3116.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建筑学报,2006,39-43.
俞孔坚,方琬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8:12-15.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J].中国园林,2006,8:08-12.
俞孔坚.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J].景观设计,2006,4:70-71.
俞孔坚,刘向军,张蕾,贾军.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J].景观设计,2006,4:72-76.
俞孔坚,石春,文航舰.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J].建筑学报,2006,5:80-81.
俞孔坚,金园园,轰伟,任冬丽.平山漾——一个新都市公园——上海市宝山区绿龙公园设计方案[J].建筑学报,2006,5:78-79.
俞孔坚,张静,刘向军.与大海相呼吸——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J].建筑学报,2006,5:82-83.
俞孔坚,贾军,石春,王浩.V-通道: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公园设计[J].建筑学报,2006,5:84-85.
俞孔坚.走向新景观[J].建筑学报,2006,5:73.
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报告[J].建设科技,2006,7:28-31.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景观[J].人文地理,2006,5:61-05.
KongjianYu,DihuaLi,NuyuLi.TheEvolutionofGreenwaysinChina[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6,76:223-239.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J].城市规划,2005,9:76-80.
俞孔坚.城市景观之路——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M]//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271-313.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04:123-126.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09:64-69.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2005,vol.25no.9:2407-2412.
俞孔坚,张蕾,周菁.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苏州运河(宝带桥至觅渡桥段)两岸景观规划案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扬州:2005.
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5,5:1-7.
俞孔坚,韩毅,韩晓晔.将稻香融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5,5:12-16.
俞孔坚,黄刚,李迪华,刘海龙.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3:76-81.
俞孔坚,李伟,李迪华,李春波,黄刚,刘海龙.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5,1:69-76.
KongjianYU,PatriciaRuan,Deastilleroaparque.Habitar,Septiembre:24-27.
KongjianYU,BirgitLinder,EineigenerStil.Garten+Landschaft,Dezember:20-22.
KongjianYU,Turenscape.Fishimouth-inspiredLandscaping,DujiangyanCity,China[J].ArchitecturalReview,2004,12:98.
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J].中国园林,2004,11:68-70.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M]//俞孔坚,李迪华,等.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0-92.
俞孔坚.寻常景观的诗意[J].中国园林,2004,12:25-28.
俞孔坚,李鸿,李斌,庞伟.“福田”——试验田演绎——论深圳市中心区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工程设计[J].城市规划,2004,09:93-96.
俞孔坚.论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大视野[J].上海美术,2004,03:6-11.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115-124.
俞孔坚,万钧,石颖.寻回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成都都江堰广场案例[J].新建筑,2004,4:25-28.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5-8.
俞孔坚.以城市美化的名义:当代中国城市“暴发户文”化现象剖析,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C]//中国哈佛-燕京学者.2003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俞孔坚.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J].中国园林,2004,07:37-40.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4(5):29-32.
俞孔坚,李伟.以新文化运动的名义:呼唤白话的景观与白话的城市[M]//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为中国而设计,2004:12-18.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J].中国园林,2004,5:7-14.
俞孔坚,张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5:28-32.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J].地理科学进展M2004,1:1-12.
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J].规划师,2004,2:13-17.
俞孔坚,周年兴,李迪华.不确定目标的多解规划研究——以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4,03:57-61.
俞孔坚,等.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设计A04方案[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4,02:136-143.
俞孔坚,刘向军.走出传统禁锢的土地艺术:田[J].中国园林,2004,02:13-16.
俞孔坚.论景观[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12.
俞孔坚.善待圆明园遗址——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恢复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J].北京规划建设,2003,增刊:53-55.
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7):18-29.
俞孔坚,石颖,郭选昌.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都江堰水文化广场[J].建筑学报,2003,9:46-49.
俞孔坚,石颖,吴利英.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J].中国园林,2003,11:14-16.
俞孔坚,李向华.博雅西园景观设计[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11:74-77.
北京土人景观与规划设计研究所.都江堰广场[J]//景观设计.2003年亚太区景观建筑设计论坛特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6.
俞孔坚.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M]//杨永生,等.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112-114.
俞孔坚,凌世红,李向华,刘亦忻,等.从区域到场所:景观设计实践的几个案例[J].建筑创作,2003(7):70-79.
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M]//北大讲座,第三辑,2002.
俞孔坚,李健宏.一个小庭院的设计——北京西洼高尔夫会所[J].中国园林,2002.
俞孔坚.难忘的禁林——87年首届城市规划青年论文竞赛回顾[J].城市规划,2002.
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2(08):47-53.
俞孔坚,刘玉杰,张蕾.与自然、城市及历史的对话——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2.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55-68.
俞孔坚,王建,张晋丰.曼陀罗的世界:西藏昌都昌庆街设计与建设[J].建筑学报.2002,3:41-45.
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M]//中国建筑学会.城市环境艺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6.
俞孔坚.锈迹封存的记忆——中山歧江公园[M]//中国建筑学会.城市环境艺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7-59.
俞孔坚,胡海波,李健宏.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中山岐江公园案例[J].中国园林,2002,1:33-36.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土人.哭泣的母亲河[J].时代建筑,2002,1:33.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03-10.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9-13.
俞孔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R].北京:全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厦门:21世纪绿色城市论坛.
范文杰,俞孔坚,李迪华.江南渠网景观的格局分析与生态规划—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C]//周光召,等.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668.
俞孔坚,张东,等.生命细胞、景观格局与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J].建筑学报,2001:1037-1040.
俞孔坚,王建,张晋丰.西藏昌都中路设计与建设,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主导报告[C]//中国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1:6-13.
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17-20.
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R].成都:城市公共环境论坛主导报告,2001.
俞孔坚.曼驮罗的世界:西藏昌都中路设计[C]//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组委会.国际建筑中心联盟
(InternationalUnionofBuildingCenters)2001年大会主导报告,,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论文集,2001:47-51.
俞孔坚,李迪华.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格局,新世纪中-欧大城市发展学术讨论会主导报告[C]//新世纪中-欧大城市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87-90.
俞孔坚.城市规划建设慎蹈百年覆辙:从国际城市美化运动看当今中国之城市化妆.首届世界规划教育院校大会主导发言[J].规划师,2001,9.
俞孔坚,黄国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1,3:58-64.
俞孔坚,张东,等.生命细胞、景观格局与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1,5:76-80.
俞孔坚.警惕: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及其危害[N].中国建设报,2001-4-16.
俞孔坚.一个不散的幽灵: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J].雕塑,2001,1:1-19.
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营造[J].中国园林,2001,2:26-28.
俞孔坚,张东,李向华,等.生命的细胞与可持续的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J].北京规划建设,2001,2:17-19.
俞孔坚.咸阳中华广场释注[J].规划师,2001,3:107.
俞孔坚,李迪华,段铁武.敏感地段的景观安全格局设计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北京香山滑雪场为例[J].中国园林,2001,1:11-16.
俞孔坚.警惕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及其对可持续城市的危害[M]//德中传统文化研究会.中国可持续发展.香港新闻出版社,2001,1:19-26.
俞孔坚,张东.一个创新的网络,生命绿树之果中关村软件园规划方案[J].北京规划建设,2000,5:17-19.
俞孔坚,李健宏,张东.从场地特征中寻找生态与文化主题——深圳宝安上合公园规划[J].规划师,2000,16(5):32-34.
俞孔坚.为创新过程而设计——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J].建筑学报2000,10:49-52.
俞孔坚.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涵义(之二)[J].中国园林,2000,8:37-41.
俞孔坚.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涵义(之一)[J].中国园林,2000,4:46-51.
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J].中国园林,2000,1:27-33.
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中国园林,2000,2:32-35.
李迪华,俞孔坚.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灵魂——一份来自三峡移民新城规划建设调查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0,2:26-28.
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00,2:45-48.
俞孔坚.高技术中心设计的场所性——以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规划,200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