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东敏

个人简介

陈东敏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科技开发部、产业技术研究院 陈东敏博士是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陈东敏博士为七七级山东大学光学系本科毕业生。1981年秋获首届CUSPEA奖学金,前往美国纽约市立学院(CCNY) 物理系攻读博士。1984年夏进入纽约长岛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论文研究。1987年春获博士学位后前往哈佛大学物理系继续博士后研究。1989年春应聘加入美国哈佛大学ROWLAND研究所,组建该所的纳米量子物理实验室,为该所的资深研究员(Rowland Fellow)及本实验室负责人。1999年始出任哈佛大学ROWLAND行政执行委员会委员所长顾问。2004年-2009年,应聘为中科院物理所教授,博士和博士后导师,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联合主任,同时兼任固态量子信息计算学部主任。2007年,提议并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苏州技术研究院并担任首任执行院长。2011年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和博士后导师。2012年初出任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陈东敏博士在美国硅谷成功创办了Miradia公司(任首席技术官)和4DS公司(任首席科学家).出任过美国硅谷华美半导体协会2010-2011年度会长。 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 在哈佛大学任职十五年内,成功地主持设计制造成室温及低温UHV-STM实验系统。在国际上首家成功制造出具有原子分辩力的双探针-STM和低温超导磁场-STM新仪器,并将这些研发设备用于钠米量子物理现象的研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献六十多篇。陈东敏博士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微机电工艺,显示技术,传感技术等方面有诸多的发明,拥有美国和其他国际专利100多项。 陈东敏博士应聘为美国《应用物理周刊》理事和副主编,美国《科学仪器论刊》理事,《中国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中国物理学报》理事。 陈东敏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创始成员及2003-2004年度中心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海外评委,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委,曾荣获中国自然科学发展基金委员会海外杰出青年奖(B-类)。陈东敏博士曾被聘为中国科技大学课座教授,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厦门大学纳米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创业-产业经历 陈东敏博士2010-2011年担任过任美新半导体首席战略官和工程副总裁,专注于推广MEMS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技术在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应用开发, 策划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作开发微传感器惯导技术在通用航空的应用.2008年陈东敏博士应邀参与重组硅谷初创公司-4DS,并任该公司首席科学家,参与新一代存储器-记忆阻存储器(RRAM)的研究发明.提出了金属氧化物异质结存储器件结构的原理.目前,该公司正在从事该发明的产业化的工程开发。 陈东敏博士2003年在美国硅谷创办了MIRADIA公司,兼任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为该公司的创建和发展,融资8千万美元;领导该公司高密度集成电路(CMOS)与微机电(MEMS)三维集成工艺及在光学微镜高像素投影显示器, 惯性传感器, 等其他传感技术产品的开发.为该公司核心技术主要发明人,为公司建立了多方技术合作伙伴;负责该公司200多项国内,国际专利的审理,制订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诉讼策略和产品投放全球市场的策略。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 2009年向该公司授权这些专利技术,成为目前全球独一的MEMS代工平台的主要核心技术. 招生方向 - 微纳传感器的交叉应用研究。 本研究课题拟发展多元MEMS创感器数据融合(Data Fusion)的物理和数学方法(algorithm)及数字模拟计算(Simulation),通过试验比较优化,提高MEMS传感器在捕获人体运动姿态,惯性姿态导航的精度和速度。 基础知识 - 力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数学,编程,电子测试。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陈东敏博士专长于凝聚态实验物理学,半导体及光电物理,纳米微电子,RRAM 存储器,微机电(MEMS)工艺技术和CMOS-MEMS集成的微系统工程学,传感网络技术。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