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康

个人简介

教育及培训经历 2011.10—2012.9:访问学者,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太古/国泰基金); 2004.8—2005.7: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 2001.1—2001.5: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福特基金会); 1996.9—1999.7: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1993.9—1996.7:硕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1989.9—1993.7:本科,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教学经验 本科生课程: 国外社会学学说·上(经典部分,2006至今); 国外社会学学说·下(现当代部分,2006至今); 经典社会学理论(2003-2004); 现代社会学理论核心观念(2002-2005); 历史社会学(2001至今); 发展社会学(2000);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专题(2000); 口述史(1999-2000); 研究生课程: 历史社会学专题研究(2008至今); 社会学理论原著选读(2007-2009); 社会学理论(2006至今); 西方社会学理论原著选读(1997-1999)。 研究课题 2008—2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后社会史的理论范式变革及其经验研究启示”,项目负责人; 2008—2010,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当代西方历史社会学研究的趋势与评价”,项目负责人。 奖励及荣誉 2020,主讲课程《国外社会学学说》(上、下)获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 2019,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 2017,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13,第十二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0,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 2009,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6,北京大学正大优秀教师奖; 2004,第九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北京大学正大优秀教师奖; 2000,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研究领域

西方社会学理论; 历史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21,安东尼·吉登斯、萨顿《社会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三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基思·特斯特,《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李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埃米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涂尔干文集》第七卷,商务印书馆; 2020,齐格蒙特·鲍曼,《社会学之思》(第三版),李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伊拉斯谟,《论基督君主的教育》,李康译,商务印书馆; 2017,C.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重译本),李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校订本),李康、李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埃米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校订本),李康译,商务印书馆; 2015,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反思社会学导引》(校订本),李猛、李康译,商务印书馆; 2012,伊恩·伯基特,《社会性自我——自我与社会面面观》(2008英文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彼得·瓦格纳,《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科学历史与理论一探》,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丹尼斯·史密斯,《埃利亚斯与现代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麦克·盖恩,《法国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社会心理学的修辞思路》,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齐格蒙特·鲍曼,《社会学之思》,李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基思·特斯特,《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约翰·奥尼尔,《身体五态——重塑关系之形》,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吉拉德·德朗蒂主编,《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9,乌塔·格哈特,《帕森斯学术思想评传》,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克里斯·希林、菲利普·梅勒,《社会学何为——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形式》,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米格尔·卡夫雷拉,《后社会史初探》,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哈佛燕京学社主编,《人文学与大学理念》,牛可、李康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布赖恩·S·特纳主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史蒂夫·布鲁斯,《社会学》,李康译,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 2000,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8,约翰·斯特罗克主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李康、李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 译作(散篇): 2018,马克斯·韦伯,“科学作为天职”《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李猛编,三联书店2018年10月,页1-46; 2012,米格尔·卡夫雷拉,《超越文化转向:话语与后社会史》,《后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232-263; 2001,沃尔夫冈·施路赫特,《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思想与社会》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页242-336; 1998,B·特纳,《探讨马克斯·韦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讲》,三联书店,页173-194; 1997,米歇尔·福柯,《什么是启蒙?》,《国外社会学》第6期,页1-11; 1997,戈里高利,《‘历史的宏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社会变迁》,《国外社会学》4-5期合刊; 1996,罗纳塔斯,《昔日风云人物还是今日弄潮儿吗?——社会主义过渡转型中的企业家和共产党干部》,《国外社会学》5-6期合刊,页43-62; 1996,林南,《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中国农村地方法团主义实际运行》,《国外社会学》5-6期合刊,页68-86; 1995,J·H·特纳,《美国社会学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国外社会学》5-6期合刊,页40-51; 1995,华康德,《解读布迪厄的‘资本’概念》,《国外社会学》第4期,页18-2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