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岑敏仪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85年始在西南交通大学任教,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1982年-1985年在铁四院任助理工程师,2000年~2001年到香港访问研究,在香港理工大学任副研究员,2003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系《工程测量》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长期从事精密工程测量及误差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在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测量误差理论与精度分析、GPS新技术在大型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和无控制稳健表面匹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0年代初,他以硕士论文的主要成果首次撰写的2篇学术论文,即在国内测绘学界顶级刊物《测绘学报》和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urveyReview》上分别发表,开始引起同行学者的重视。1995年开始,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首次应用GPS新技术进行特大型桥梁、隧道和线路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施工测量和监测,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顶级刊物《测绘学报》、《铁道学报》以及其他核心期刊上分别发表学术论文10数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并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在最小二乘平差前探测粗差的粗差判断方程法(GEJE),并以判断矩阵分析平差系统最多可以发现多少个粗差、最多可以定位多少个粗差;什么情况下不能发现粗差、或能发现粗差但不能定位粗差。这些判断准则解决了粗差诊断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撰写的论文已在《测绘学报》等国内顶级刊物以及国际测绘界的最高学术刊物《JournalofGeodesy》(SCI刊物)上发表,并被邀请赴香港参与国际研究,与他人合作的研究成果也在国际SCI刊物《PhotogrammtricEngineeringandRemoteSensing》上得到发表。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成果已分别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AdvancesinSpaceResearch》、《JournalofUrbanPlanningandDevelopment》等SCI国际期刊和《自然科学进展》和《测绘学报》上发表。 最早参与我国高速铁路测量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经过大量仿真实验研究出高铁分级布网的测量精度技术指标;研制的自由投影软件可使上千公里的铁路线路GPS网边长投影变形<1mm/km(国外技术只能做到10mm/km),消除高斯分带投影引起的线路中线错位等工程事故;部分成果已纳入铁路行业有关的测量规范中,其中“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成果被教育部誉为我校服务高铁建设的三项自主创新成果之一;使用的轨道快速检测技术,测量速度>5km/h,是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的5-20倍,输出的轨道精调方案指导精调精捣作业,无论是新建线还是运营线、无砟还是有砟轨道,作业后轨道静态TQI(轨道质量指数)各项指标还是作业效率,均优于国外进口设备和技术。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其他科研课题数十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和三等奖,和其他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优秀论文奖多项。主编、合编专著和教材,参编规范多本,在国内外科技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中10数篇被SCI和EI检索。 教学经历 本科教学课程: 铁道工程测量学、测量学、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大比例尺测图,数字高程模型,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空间信息科学,数字地球技术,测绘学漫谈,地球科学概论。 硕士教学课程: 误差理论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博士教学课程: 高等摄影测量,工程控制网建网理论,精密工程测量与数据处理,数字影像及其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教学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工测量测量》负责人。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级项目,广深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精测及精调方案制定(南站-庆盛)() 2.国家级项目,广深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精测及精调方案制定(庆盛-深圳)() 3.国际科技合作专项,RobustMatchingforAutomatiedDetectionofSyrfaceDeformatons(其他) 4.国家级项目,无控制点表面差异探测及其在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应用研究() 5.部委级项目,铁路工程测量自由投影软件开发与研究() 6.部委级项目,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 7.部委级项目,无碴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的研究-350公里时速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8.省部级一般项目,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试验(省部级) 9.省部级一般项目,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试验(省部级) 10.省部级一般项目,无砟轨道测量仪样机线路试验(省部级) 11.部委级项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制造施工成套设备及工艺研究() 12.部委级项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标准研究() 13.部委级项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施工测量暂行规定》标准编制() 14.国家级项目,用GPS测量加密国家大地点和代替高速铁路线路导线测量的分析研究() 15.省部级一般项目,机载GPS技术在航测中的应用研究(省部级) 16.省部级一般项目,机载GPS无地控航测成图前期研究(省部级) 17.省部级一般项目,机载GPS无地控航测成图前期研究(省部级) 18.省部级一般项目,GPS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控制测量中应用研究(省部级) 19.省部级一般项目,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新技术(省部级) 20.国家级项目,化马隧道无砟轨道K312+000-K316+000轨道线形拟合方案制定() 21.国家级项目,杭深线控制网不良区段线路测量() 22.其他,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有砟轨道精测技术研究(其他) 23.其他,大机捣固施工轨道测量及设计(其他) 24.其他,新长枪岭隧道沉降评估(其他) 25.省部级一般项目,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场技术方案(省部级) 26.其他,新建铁路天水至平凉线工程项目捣固机作业轨道测量(其他) 27.其他,兰新铁路甘青段轨道精调技术研究(其他) 28.国家级项目,成灌客运专线CPIII控制网复测() 29.其他,600m轨检仪标准场技术研究(其他) 30.其他,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控制测量网建网研究(其他) 31.其他,宜万线特殊桥隧工点地面立体摄影测量试验研究(其他) 32.其他,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平差方法研究(其他) 33.其他,无碴轨道测量技术研究(国家级) 34.其他,铁路工程测量GPS数据处理研究(其他) 专利成果 1.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减弱铁路桥梁轨道上拱的方法(专利号:201910189583.X) 2.中国,发明专利,高速铁路轨道分段测量数据的平顺连接法.(专利号:201510247500.X) 3.中国,发明专利,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点CPⅢ测量标志杆件检测仪(专利号:201210006802.4) 出版专著 1.2015,编著,土木工程测量 2.2014,专著,中国高速铁路工务技术 3.2010,编著,建筑工程测量 4.2010,专著,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理论及测绘新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2008,专著,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标准规范编制 1.2009,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2009,行业标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2006,行业标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荣誉与奖励 1.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省部级,二等奖,2014年) 2.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处理系统(WZTCS)(地市级,一等奖,2011年) 3.指导张齐勇获得优秀硕士生学位论文(校级,其他,2010年)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技术规范(省部级,一等奖,2009年) 5.指导张同刚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级,其他,2008年) 6.铁路工程测量GPS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省部级,三等奖,2006年) 7.在高山区实现GPS高程转换的一种办法(省部级,二等奖,2004年) 8.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新技术(地市级,一等奖,1998年) 科研团队 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测量误差理论及其数据处理的研究,在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测量误差理论与精度分析、GPS技术在大型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无控制稳健表面匹配、Lidar技术及其应用、粗差探测及可靠性理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等方面,均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我校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学科的优势,运用测绘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研究解决实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测量理论和技术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和特点。 近年研究团队重点关注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进展,以原始数据误差理论和仿真模拟实验为基础,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分级布设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工程投资;研制的自由投影软件计算上千公里的长大铁路干线GPS控制网的边长投影变形小于1mm/km,比德国磁悬浮列车的测量控制网技术标准10mm/km还要高一个数量级,研究成果将改变200多年来普遍采用高斯分带投影的局面,为我国铁路工程测量统一坐标系统奠定了理论和实用基础。提出的铁路勘测、施工和运营控制网“三网合一”的理论和实践,为新建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与标准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纳入铁道部部颁标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成为重新编制《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必要的理论基础,其中的“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成果被教育部誉为西南交通大学服务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三项自主创新成果之一。 测量误差理论及其数据处理的研究,培养了一批测量数据处理和高铁精密测量的专家和技术人才。目前团队成员正着力进行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和高速铁路运营维护轨道精密检测技术的研究,轨道检测速度>5km/h,比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快5-20倍,指导轨道精调作业质量,运营线无砟轨道静态TQI(轨道质量指数)1.4-1.8,运营线有砟轨道静态TQI平均提高40%,新建线有砟轨道3捣2稳后静态TQI<2.5,各项指标均和作业效率优于国外进口设备和技术。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地学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0. 博士地学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型XX.不区分研究方向 硕士地学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2.精密工程测量 硕士地学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3.组合导航与智能交通 硕士地学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4.摄影测量与遥感 硕士地学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型02.精密工程测量 硕士地学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型03.遥感技术与应用 硕士地学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型05.测绘工程 招生要求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研究领域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误差与估计理论,数字匹配技术与模式识别,GPS技术与应用,测绘新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应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岑敏仪,GrossErrorDetectabilityandIdentifiabilityAnalysisinTrackControlNetworkforHigh-SpeedRailwayBasedonGEJE,JournalofSurveyingEngineering,2020(SCI) 2.岑敏仪,新建有砟线路精测精捣起道量修正算法,铁道建筑,2019 3.岑敏仪,高速铁路道岔三维表面模型生成方法研究,,2019 4.岑敏仪,轨道检查仪异常数据发现与定位,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 5.岑敏仪,L1范数探测粗差失效的观测量识别方法,测绘学报,2019(EI) 6.孙德安,岑敏仪,李阳腾龙,伍从静,任利敏,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算法软件探讨,铁道标准设计,2018 7.杨晓云,岑敏仪,梁郁,梁鑫,LiDAR点云数据分割的自适应回波比率算法研究,测绘科学,2018 8.李阳腾龙,岑敏仪,高铁无砟轨道钢轨精调优化算法,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8 9.李阳腾龙,岑敏仪,谭俊,,增加轨道扣件可调量和相邻点偏差约束的高铁轨道精调优化算法,铁道学报,2017 10.阳志,岑敏仪,李阳腾龙,陈启航,闫广峰,复线铁路并行段右线参数算法研究,铁道标准设计,2017 11.陈小卫,岑敏仪,卢俊,张同刚,张保明,一种改进的快速最小高差DEM匹配方法,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7 12.李阳腾龙,岑敏仪,马国治,高速铁路轨道中长波不平顺检测模型研究,铁道学报,2017 13.YangtenglongL,MinyiCen,TonggangZhang,Anoveldataprocessingmethodforsectionalrailmeasurementstodetecttrackirregularitiesinhigh-speedrailways,JournalofRailandRapidTransit,Epubaheadofprint2016,2016 14.李阳腾龙,岑敏仪,白璇,易思蓉,高速铁路轨道检测的横向偏差算法研究,铁道学报,2016 15.张同刚,岑敏仪,任自珍,金国清,M-LZD算法中表面变形的可探测性分析,测绘通报,2016 16.李阳腾龙,岑敏仪,马国治,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分段测量的数据处理研究,测绘通报,2016 17.陈小卫,张保明,张同刚,郭海涛,岑敏仪,公开DEM辅助无地面控制点国产卫星影像定位方法,测绘学报,2016 18.冯义从,岑敏仪,张同刚,基于知识的车载LiDAR地物自动分类,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 19.LiYangtenglong,CenMinyi,Amethodofintegerprogrammingfortrackfineadjustment,Six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ProceedingsofSPIE,2015 20.冯义从,岑敏仪,张同刚,地形自适应车载LiDAR点云滤波,测绘科学,2015 21.郑伦英,岑敏仪,王磊,轨道静态检测轨向高低新算法及精度研究,铁道勘察,2015 22.冯义从,岑敏仪,杨晓芸,张同刚,基于3D格网与哈希表的车载LiDAR点云八叉树索引,测绘科学,2014 23.李阳腾龙,岑敏仪,杨晓云,高速铁路轨道检测点的数据处理,测绘通报,2014 24.杨晓云,岑敏仪,梁郁,基于光强信息统计量分割LiDAR点云数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5.YangtenglongLi,MinyiCen,XuanBai,,Studyonmethodsoflateraldeviationoftrackforstaticinspectinginhigh-speedrailway,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ivil,ArchitecturalandHydraulicEngineering,Hangzhou,2014 26.杨晓云,岑敏仪,贾洪果,基于参数统计的LiDAR数据分割算法,测绘通报,2013 27.FengYicong,CenMinyi,ZhangTonggang,Analgorithmoffastindexconstructingandneighborsearchingfor3DLiDARdata,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hotonicsandImageinAgricultureEngineering(PIAGENG2013),2013 28.杨容浩,岑敏仪,张同刚,郑平元,格网划分的最邻近点搜索方法,测绘科学,2012 29.XiaoYunYang,MinYiCen,XinLiang,SlopeAdaptiveBasedFilteringforAirborneLIDAR,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2012 30.岑敏仪,张同刚,李劲,谭俊,CPⅢ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铁道学报,2011 31.杭芬,岑敏仪,基于边角后方交会的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主要技术指标研究,铁道勘察,2011 32.杨容浩,岑敏仪,张同刚,杨佳,融合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无控制DEM匹配,测绘科学,2011 33.杭芬,岑敏仪,李劲,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技术探讨,测绘科学,2010 34.任自珍,岑敏仪,张同刚,周国清,LiDAR数据中建筑物提取的新方法—Fc-S法,测绘科学,2010 35.张齐勇,岑敏仪,杭芬,付仁俊,基于LiDAR点云数据索引的DEM快速提取,测绘科学,2010 36.任自珍,岑敏仪,卢建康,张同刚,无砟轨道铺轨控制基桩的设置方法,测绘科学,2010 37.杨容浩,岑敏仪,张同刚,杨佳,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匹配相结合的DEM匹配方法,水土保持通报,2010 38.杨容浩,岑敏仪,张同刚,杨佳,基于遗传算法的DEM粗匹配研究,工程勘察,2010 39.付仁俊,曹伶俐,岑敏仪,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的一类设计,铁道勘察,2010 40.岑敏仪,论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体系,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理论及测绘新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41.杨晓云,梁鑫,岑敏仪,顾利亚,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DEM粗差定位,测绘科学,2009 42.张同刚,岑敏仪,冯义从,杨容浩,任自珍,采用截尾最小二乘估计的DEM匹配方法,测绘学报,2009 43.张同刚,岑敏仪,杨容浩,任自珍,LZD模型多维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分析,测绘科学,2009 44.张齐勇,岑敏仪,周国清,杨晓云,城区LiDAR点云数据的树木提取,测绘学报,2009 45.郑颖,岑敏仪,张同刚,铁路轨道的数码影像纠正,测绘,2009 46.杨晓云,岑敏仪,梁鑫,基于主成分分析的DEM粗差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 47.冯义从,岑敏仪,张同刚,黄志勤,无控制DEM匹配与地表差异探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48.李劲,杭芬,岑敏仪,高速铁路精密定轨边角后方交会法测量技术探讨,铁道勘察,2009 49.Zhang,Tonggang,Cen,Minyi,Liu,Guoxiang,Feng,Yicong,Ren,Zizhen,Yang,Ronghao,Multi-temporalDEMco-registeringfordetectingterrainchangesusinglocalinvariantpatches,ProceedingsofSPIE-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neering,2009 50.任自珍,岑敏仪,张同刚,周国清,基于等高线表面估计法的LIDAR数据DEM提取,测绘科学,2008 51.张同刚,岑敏仪,RobustDEMco-registrationmethodforterrainchangesassessmentusingleasttrimmedsquaresestimator,AdvancesinSpaceResearch,2008 52.任自珍,岑敏仪,张同刚,周国清,基于等高线的表面估计滤波方法,遥感学报,2008 53.任自珍,岑敏仪,张同刚,周国清,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的LIDAR建筑物提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 54.冯义从,岑敏仪,张同刚,用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监测泥石流灾害的方法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7 55.杨晓云,岑敏仪,梁鑫,不规则DEM数据的粗差探测算法的应用,测绘科学,2007 56.杨晓云,梁鑫,岑敏仪,适用于不规则DEM数据的粗差探测算法,自然科学进展,2007 57.卢建康,任自珍,岑敏仪,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优化设计,铁道工程学报,2007 58.2,2李涛,岑敏仪,结合影像的LIDAR数据三维建筑物提取,测绘科学,2007 59.严卉,岑敏仪,JX4生成DEM在无控制点表面差异探测项目中的应用,科协论坛,2007 60.杨晓云,岑敏仪,梁鑫,DEM粗差探测算法在铁路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 61.CenMY,GuLY,LiZL,DingXL,AnalysisofDetectableandLocatableGrossErrorsBasedonJudgementMtrix,SelectedPaperforEnglishEdition2007,2007 62.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测绘科学,2006 63.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DEM差异探测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 64.张同刚,岑敏仪,秦军,吴兴华,多时相DEM匹配探测泥石流地表变形的新方法,水土保持通报,2006 65.张同刚,岑敏仪,冯义从,用于无控制DEM匹配LZD和ICP算法的比较,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6 66.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无控制DEM匹配的最小法向距离算法,自然科学进展,2006 67.张强,岑敏仪,桥梁工程施工信息系统初探,铁道勘察,2006 68.ZhouGuoqing,TanZenyu,CenMinyi,LiChaokui,CustomizingVisualizationinThree-DimensionalUrbanGISviaWeb-BasedInteraction,JOURNALOFURBANPLANNINGANDDEVELOPMENT?ASCE/JUNE,2006 69.TONGGANGZHANG,MINYICEN,GUOQINGZHOU,XINGHUAWU,Anewmethodfordebrisflowdetectionusingmulti-temporalDEMswithoutgroundcontrolpoi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006 70.秦军,岑敏仪,张同刚,邓芳,遥感图像中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四维信息的分析与应用研究,2006年铁道勘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71.张同刚,岑敏仪,冯义从,路伯祥,卢建康,地形起伏对GPS工程控制网高程异常的影响,铁道学报,2005 72.岑敏仪,顾利亚,李志林,丁晓利,基于判断矩阵的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分析,测绘学报,2005 73.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2005 74.MinyiCen,LiyaGu,XiaoyunYang,TheRelationshipbetweenJudgementMatrixandCorrelationCoefficientintheGISDataErrorSeparabilityAnalysis,ProceedingsofASPRS2005AnnualConference,2005 75.MinyiCen,LiyaGu,XiaoyunYang,GrossErrorDetectionofIrregularDEMDataforGISErrorPropagationAnalysis,ProceedingsofASPRS2005AnnualConference,2005 76.岑敏仪,Multi-VariablesAnalysisofUrbanSurfaceTemperature,ProceedingsofASPRS2005AnnualConference,2005 77.顾利亚,岑敏仪,李志林,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与相关系数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 78.杨晓云,顾利亚,岑敏仪,李志林,基于不同大小窗口的移动曲面拟合法探测不规则DEM粗差的一种方法,测绘学报,2005 79.冯义从,岑敏仪,三维自由表面匹配及其应用,测绘工程,2005 80.冯义从,岑敏仪,张同刚,无控制DEM匹配与匹配优化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81.ZhangTonggang,CenMinyi,WuXinghua,ZhouGuoqing,FullyAutomaticDEMDeformationDetectionWithoutControlPointsUsingDifferentialModelBasedonLZDAlgorithm,ProceedingsofIGARSS2005International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2005 82.路伯祥,岑敏仪,卢健康,地球重力场模型在线路GPS高程转换中的应用,工程勘察,2004 83.杨晓云,顾利亚,岑敏仪,数字高程模型的误差处理与精度评估,铁道勘察,2004 84.岑敏仪,无控制点表面差异探测及其在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应用研究,学术动态,2004 85.岑敏仪,卓健成,李志林,丁晓利,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测绘学报,2003 86.路伯祥,岑敏仪,卢健康,GPS高程转换的一种新方法,测绘通报,2003 87.M,Cen,Z,Li,X,Ding,J,Zhuo,Grosserrordiagnosticsbeforeleastsquaresadjustmentofobservations,JournalofGeodesy,2003 88.岑敏仪,李永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89.李永树,岑敏仪,交通土建专业工程测量的教学改革与电子讲稿制作设想,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90.岑敏仪,全国测量学教学研讨会在昆明举行,四川测绘,2003 91.岑敏仪,顾利亚,廖树忠,,瞿国万,黄晖,运用GPS技术建立独立的隧道高程系统,工程勘察,2000 92.岑敏仪,瞿国万,刘成龙,卓健成,路伯祥,林荣有,GPS桥梁网的坐标转换,铁道学报,1999 93.岑敏仪,瞿国万,虎门大桥墩、塔、锚GPS施工测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 94.岑敏仪,瞿国万,刘成龙,卓健成,路伯祥,林荣有,悬索桥施工GPS塔顶变形监测,工程勘察,1999 95.岑敏仪,瞿国万,刘成龙,卓健成,路伯祥,林荣有,GPS桥梁高程控制测量,测绘学报,1998 96.顾利亚,岑敏仪,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7 97.瞿国万,谢远光,林荣有,郑振声,岑敏仪,刘成龙,卓健成,GPS全球定位技术在虎门大桥施工放样中的应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1996 98.岑敏仪,机车车辆滚动震动试验台的精密测量,四川测绘,1995 99.岑敏仪,桥梁控制网的精度估算,测绘学报,1995 100.LuBaixiang,CenMiny,AProblemintheApplicationoftheErrorEllipsoid,SurveyReview,1993 101.岑敏仪,整数规划在施工控制网观测精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测绘学报,1992 102.岑敏仪,遥感信息层的建立和更新,铁路工程建设科技动态报告文集铁路航测遥感分册,1992 103.岑敏仪,顾及原始数据误差的多级控制网参数协方差阵的递推公式,西南交通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文集,1991 104.路伯祥,岑敏仪,误差椭球和误差椭圆的内在联系分析,西南交通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文集,1991

学术兼职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理事会委员(2001-2009年),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勘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