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柳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杨柳,女,工学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从事计算机应用及无线通信方向工作10余年。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主持或主研开发网络应用平台20余个,并上线使用。主持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十余项。主编或参与出版多本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教材。2006年赴日本筑波大学交流访学。2015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访学。2018年赴英国利兹大学交流访学。近年来主研或主持了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队参与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近五年(2015-2019)来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 教学经历 (1)本科生课程:现代通信原理、现代交换原理、面向服务外包大赛——从设计到产品、通信系统仿真与实现 (2)研究生课程:多媒体宽带无线通信网络 (3)利兹学院课程:IntroductiontoWebTechnologies、WebApplicationDevelopment 教学成果 1、教改项目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数字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2011年,省级 (2)《数码思维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持,2019年,校级 2、指导学生竞赛 (1)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队参与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近五年(2015-2019)来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 (2)指导学生参加“中国软件杯”,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 (3)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 (4)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四川省三等奖1项; (5)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第十一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获得银奖1项、铜奖1项。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综合交通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BIM+GIS+北斗高精度融合在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9.3-2020.2,主持。 (2)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BIM的施工现场监管数据通信保障技术,2018.1-2019.6,主持。 (3)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TE-A网络海量M2M通信业务拥塞控制算法研究,2016.1-2018.12,主持。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科技创新项目,LTE-A网络多业务环境海量M2M通信业务建模与拥塞控制算法研究,2015.8-2017.8,主持。 (5)华为科研课题,下一代wifi物理层技术研究项目,2014.10-2017.10,参加。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71245,快变信道下酉空时调制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研究,2013.1-2016.12,参加。 (7)四川省教育厅社科规划和委托项目,我国高校动漫教育与培训现状研究,2012.10-2014.10,参加。 (8)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3RKX0054,铁路行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2012.9-2013.12,参加。 (9)973项目,2012CB316100,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2012.1-2016.8,参加。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1096,LTE-Advanced中继网络关键技术研究,2012.1-2014.12,参加。 (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青年教师百人计划资助项目,移动通信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研究,2011.8-2013.11,主持。 (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专题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技术,2011.8-2013.11,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2014,基于准正交互补序列集的高容量多载波CDMA多址接入技术研究,2009.1-2011.12,参加。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1.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2.计算机技术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4.软件工程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1.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5.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6.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硕士信息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02.软件工程技术 硕士信息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05.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硕士信息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型01.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唐研院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1.计算机技术 招生要求 (1)对软件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用代码和世界对话。开发语言不限,Python和Java均可,进入项目组都可以进行全面的学习。 (2)喜欢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喜欢直面真实的工程实践问题,喜欢在真实工程项目中锻炼。 (3)热衷用前沿信息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解决跨学科领域中的交叉问题。 (4)真诚踏实、责任感强、时间观念强。 被录取的研究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能进入硬件配置较好的实验室,结合真实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和实践。根据科研项目的贡献度,每个月有科研经费的补贴。 数字孪生技术是多种信息技术、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 这几年,无论我们团队研究BIM+GIS的融合技术,还是研究大数据的挖掘和可视化,还是研究人工智能的算法应用,还是研究大规模物联网的接入技术,都是在为数字孪生技术做铺垫。这项技术的研究听上去虚拟梦幻,实现起来却又真实有趣。 我总相信终有一天这世界会有数据的平行世界,两个世界会共生共存、互为骨血。 用信息人的方法来直面数据,数据的背后藏着许多真实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 用各种算法来还原和预测数据,就是在还原和预测这个世界。 但愿我们都能做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怀的信息人。

研究领域

(1)综合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研究及应用; (2)基于BIM+GIS技术面向轨道交通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及应用; (3)大规模物联网多址接入技术; (4)数字孪生技术: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教改论文 (1)杨柳,卢传贤,李茜,理工科教学PPT制作与使用规范的研究与推行——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的调研,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