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林夫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孙林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科技云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9.09至1983.06,西南交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学士学位 1983.09至1986.05,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1989.09至1993.06,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0.04至今,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2.09至今,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主持主研科研项目170余项。提出支持制造业产业链协作的ASP发展模式,创建规划控制下的二阶段设计理论和多核价值网理论;主持创建我国生产制造领域第一个云平台-基于ASP/SaaS的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协同平台,模式实践国际领先;主持国家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面向科技云服务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服务企业超十万家;主持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是《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十一五”发展战略报告》《“十二五”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战略研究报告》总执笔人。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以第1主研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并获得四川省、铁道部工程勘测设计优秀计算机软件一、二等奖;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计委和经贸委授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中共中央统战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受科技部聘任,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曾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制造服务技术主题、CIMS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专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领域总体专家组副组长等。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聘任,担任“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受教育部聘任,担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是四川省中长期及“十四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第一、二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教学经历 2014年前:在CAD工程中心工作,教授多门博士、硕士课程;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十名。 2014年:CAD工程中心合并至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从事的教学情况包括: ①主讲博士/硕士课程:“现代服务模式与技术”; ②主讲博士/硕士课程:“价值网与云服务平台技术”; ③主讲本科生课程:“新技术讲座”; ④主持本科生课程:“课外创新实践”。 已毕业博士/硕士数十名。正在指导博士生9名、硕士生21名。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省部级重点项目,业务科技资源云服务体系建设(省部级) 2.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面向科技云服务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国家级) 3.省部级重点项目,科技业务云服务平台(省部级)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聚集区域的产业价值链协同服务平台研发(国家级) 科研团队 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西南交通大学的专家。 其中包括: 吴奇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源分享与分布式资源巨系统及其方法论”项目级负责人; 韩敏,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多价值链协同技术与方法”项目级负责人。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1.工业互联网与云平台 博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2.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博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3.分布式资源协同与互联智能 博士信息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1.交通通信信号及控制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1.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1.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2.计算机技术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2.计算机技术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3.集成电路工程 硕士信息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3.集成电路工程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4.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5.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硕士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06.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硕士信息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01.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硕士信息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03.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硕士信息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04.价值网与云服务平台技术 硕士信息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05.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招生要求 诚邀有志于理论联系实际,能面向企业实际需求并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理论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学子加盟,共同成为有理想、有干劲、负责任、敢担当的人才。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个性化、服务化和生态化的产业发展趋势,抢抓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及变革性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团队主持的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设立四大研究方向。 1)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互联智能:通过创新规划控制下的二阶段设计理论,打造支持多价值链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工业大数据及数据智能:研发多链条、多企业、多平台融合的分布式数据空间架构及关键技术,构建工业大数据及数据空间引擎。 3)多核价值网理论及群智协同:构建多价值链业务协同网络,为制造业重塑价值链、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支撑。 4)科技服务及科技资源系统与方法论:研究分布式资源巨系统及资源协同理论,攻克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池及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支撑技术。

学术兼职

担任与曾担任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业工艺工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应用图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AD与CG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一批学报编委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