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郝莉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1993年、1996年以及2003年分别于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在该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期刊(SCI检索)发表论文20余篇;获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各1项,申请专利5项,提交3GPP提案2项;累计指导留学生、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项。主研国家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创新引智计划项目、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十一五重大专项LTE-Advance课题等多个研究项目。赴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从事相关领域合作研究。 主持或主研部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1)973计划项目(主研),高移动性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重点理论基础研究,2012-2016 (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基于准正交互补序列集的高容量多载波CDMA多址接入技术研究,2009-2011 (3)国家863计划项目(主持),基于新型多址编码的高频谱效率宽带无线接入技术,2007-2009 (4)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基于广义正交码的时频多载波CDMA系统研究,2005 (5)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主持),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多址接入及检测技术研究,2005-2007 (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主持),新型多址调制技术研究,2006-2008 教学经历 《现代通信原理》(本) 《高等数字通信》(研) 《信息论与编码》(本) 科研团队 “信息编码与传输”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获得多项97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项目、铁道部项目和国防科工委项目、中英国际学术交流项目(ALCS、NSFC/RS),中日国际合作研究项目(MEXT、NSFC/JSPS),英德中国际合作项目(RS/DAAD),中韩国际合作项目(NSFC/KOSEF)等研究资助。 实验室与英国、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巴西、俄国、芬兰等国有关大学和公司的学者专家有着广泛地联系,经常互访和国际知名学者合作发表论文,现已完成和正在进行多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实验室还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和华为、中兴、大唐等设备制造商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学实验条件,拥有WiMAX基站、工业级软线无线电平台、内部Intranet、多台高性能工作站、各类微机、矢量通信信号发生器、无线综合通信测试仪等研究设备和Cadence-SPW、Synopsis-Cossap、SystemView等通信仿真环境。实验室还接受有国际电信联盟(ITU)资助的高频通信设备。实验室连网电脑可浏览和全文下载IEEE/IEE全部刊物会议论文和标准资料,学校还订有多种外文和中文学术期刊及相关研究资料,具有承担各类移动通信科研课题的能力。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信息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型07.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与无线资源管理 博士信息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型09.信息理论与编码技术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MIMO检测与预编码、干扰管理与干扰对齐、多址接入与无线资源分配、高移动环境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等。

学术兼职

担任美国IEEE学会成都分部主席,担任多个学术刊物以及国际会议的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