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砚玲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受教育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2010/03-2012/12,重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导师:孙跃 2008/09-2010/01,重庆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导师:孙跃 2004/09-2008/07,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导师:孙跃 2008年7月获得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开始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 学位,2010年3月转为重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硕博连读期间,参与完成了 重庆市国际合作项目“电动车无线供电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并完成了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 基金项目“感应电能传输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建模及分析”;主研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组织 无线电能传输网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3/03-至今,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教学经历 (1)主讲本科课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2)主讲本科课程《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漫谈》 (3)主讲本科课程《二次系统课程设计》 (4)主讲本科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新型供电制式漫谈 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成果 (1)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2项 (2)指导本科毕设13名,1名获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3)指导大学生本科创新项目14项,1项获校级优秀结题 (4)曾担任研究生课程《现代信号处理及应用》助教 (5)指导研究生7名,1名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按时间倒序排序): 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507147,有轨电车非接触供电系统多参数摄动下的鲁棒综合及逆问题,2016/01-2018/12,25.2万元,已结题,主持。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轨道交通专项课题子任务,2017YFB1201002-03,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控制机理及鲁棒控制方法,2017/07~2019/07,25万元,在研,主持。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轨道交通专项课题,2017YFB1201002,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技术,2017/07-2020/06,1130万元,在研,参加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7155,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能量耗散机理与效率提升方法研究,2017/01-2020/12,59万元,在研,参加 5.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电气化铁道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实验装置开发,2016年7月~2018.12,640万,在研,参加 6.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非接触牵引供电有轨电车平台建设,2016年1月~2017.12,80万,已结题,参加; 7.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科技开发项目,2014J013-B,大功率非接触供电系统不确定性鲁棒控制技术研究,2014/05-2016/12,30万元,已结题,参加。 8.中央高校科技创新项目,2682014CX023,无线传能轨道车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建模及分析,2014/04-2015/12,10万元,已结题,主持。 9.西南交通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培育计划项目,分布式非接触电能传输、并网及利用平台,2012/09-2015/06,350万元,已结题,参加。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1.磁悬浮系统及控制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2.超导材料、超导技术及应用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3.常导和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 硕士电气0808Z2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型04.新型磁浮技术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1.电机与电器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6.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7.新能源电工技术(超导与新能源中心) 硕士电气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型01.控制工程 硕士电气0808Z1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型01.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技术 硕士电气0808Z1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型02.交流牵引传动控制技术 硕士电气0808Z1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型03.轨道交通安全技术 硕士电气0808Z1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型04.轨道交通综合调度自动化与信息化 硕士电气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硕士电气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硕士电气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3.系统工程 硕士电气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硕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1.电气工程 硕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2.电工新技术与新材料 硕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3. 招生要求 1.熟悉电力电子 2.有一定硬件开发经验 3.有一定数学功底 4.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 5.认同实验室文化:互助互爱、刻苦努力、无私奉献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非线性系统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LiYanling(#),DuHao,YangMingkai,HeZhengyou(*).TwoDegreeofFreedomH∞RobustControlOptimizationfortheIPTSystemWithParameterPerturbations[J].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2018,33(12):10954-10969.SCI [2]YanlingLi,HaoDu,ZhengyouHeandWeiZhou,"RobustControlforIPTSystemwithParametricUncertaintyUsingLMIPoleConstraints,"in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doi:10.1109/TPEL.2019.2912672. [3]YanlingLi,YueSun,XinDai.μ-SynthesisforFrequencyUncertaintyoftheICPTSystem[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2013,60(1):291-300. [4]YanlingLi,YueSun,XinDai.RobustControlforAnUncertainLCLResonantICPTSystemUsingLMIMethod[J].ControlEngineeringPractice,2013,21(1):31-41. [5]MingkaiYang,YanlingLi(#),HaoDu,ChenLiandZhengyouHe,"HierarchicalMultiobjectiveH-InfinityRobustControlDesignforWirelessPowerTransferSystemUsingGeneticAlgorithm,"inIEEETransactionsonControlSystemsTechnology,vol.27,no.4,pp.1753-1761,July2019. [6]李砚玲(#)(*),杨鸣凯,杜浩.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分段供电的双自由度鲁棒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7,32(18):62-72. [7]李砚玲(#)(*),杜浩,杨鸣凯,何正友.基于互质因子分解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双自由度H∞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20):4746-4755. [8]李砚玲(#)(*),黄立敏,刘野然,何正友.非接触移动供电系统不同补偿拓扑下的鲁棒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51(6):1230-1238. [9]李砚玲(#)(*),黄立敏,何正友,杨鸣凯.参数扰动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改进型鲁棒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6,20(7):40-48. [10]YangMingkai(#),LiYanling(*),MaiRuikun,HeZhengyou,WangBin.Determiningcoil distanceofcross-segmentedIPTsystemforconstantoutputvoltage[C]//32ndAnnualIEEEAppliedPowerElectronicsConferenceandExposition,Tampa,2017:1401-1406. [11]李砚玲,孙跃,戴欣,余奎.π型谐振IPT系统的混合灵敏度H∞鲁棒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02):12-19. [12]李砚玲,孙跃,戴欣.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10):50-55. [13]李砚玲(#)(*),孙跃,戴欣,周继坤.LCL型双向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建模及控制,重庆大学学报,2012,35(10):117-123. [14]黄立敏,李砚玲(*),麦瑞坤,何正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带通滤波特性建模分析[J].电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