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海涛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胡海涛,男,1987年生,安徽阜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12月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留校工作至今,结合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前沿理论技术,开展电气化铁路(车网耦合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与节能降耗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入选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2019年度)、四川省首批“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成都市“蓉漂计划”(原成都市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创新人才&长期创新C类人才、西南交通大学“雏鹰学者”计划;获得了詹天佑铁道科技专项奖—青年奖、研究生奖、“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西南交大优秀博士论文、四川省优秀博士毕业生。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公开任务1项,主持中国科协、铁总重大课题、四川省应用基础面上项目、中国中车、安徽/广东电网等项目10项,主持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培育项目第一期、第二期资助。主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铁道部重点开发项目3项。 出版学术专著1部《高速铁路车网电气耦合理论》,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IEEETransactions论文26篇(A++22篇),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测试60多个牵引变电所,解决多起铁路谐波/低频振荡问题,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第9)、二等奖2项(排第3、第4)、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9)、中国铁路上海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3)等奖励。第一作者论文入选ESI1‰热点论文和1%高被引论文;10余篇次论文入选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yApplications、PowerElectronics、SustainableEnergy的热点论文Top50MostPopular。 协办了2019年第三届电气化交通论坛、2017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第13届学术年会;担任2018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分会场主席、ICIEA2018国际会议Session联合召集人;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化国际会议(大会报告并获OutstandingKeynote)、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电工学科青年学者学科前沿研讨会并做报告。 教学经历 《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本科课程必修课 教学成果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省部级一般项目,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能耗动态评估关键技术(省部级) 2.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动态稳定性方法研究(国家级) 3.省部级重点项目,高速铁路车网耦合系统的稳定性方法研究(国家级) 4.部级重大科技专项,电气化铁路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研究-课题(省部级)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牵引供电系统谐波不稳定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国家级)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概率理论的模态灵敏度分析及其应用(国家级) 专利成果 1.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牵引供电系统低频网压波动检测及保护方法(专利号:ZL201710539206.5) 2.中国,发明专利,等效机车-牵引网耦合实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专利号:ZL201710002508.9) 3.中国,发明专利,牵引供电谐波阻抗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专利号:ZL201610217517.5) 4.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机车再生制动能量存储装置的选址方法(专利号:ZL201711493973.3) 5.中国,发明专利,电气化铁道机车阻抗测试装置及方法(专利号:ZL201610184720.7) 科研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并重;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结合) (1)“机车—牵引供电网”(车网)耦合振荡理论:低频振荡、谐波谐振、谐波不稳定、阻抗测量 (2)高速铁路再生制动与储能技术、川藏铁路“源-网-荷-储”一体化供电理论与技术 (3)牵引供电能耗与电能质量综合仿真、监测与评估 (4)柔性直流供电理论、技术与实验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5.电能质量与控制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7.交通能源互联网 博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13.高压大功率变换器及其应用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硕士电气080800电气工程学术型06.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硕士电气0808Z1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型01.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技术 硕士电气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型02.电工新技术与新材料 招生要求 (1)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等优先。 每年提供一定数额自主科研经费,提供生活补贴/月+项目补贴/月+管理补贴/月+奖励/不定。 研究方向(领域): ①车网系统耦合振荡理论、综合防治技术与标准化研究; ②车网地一体化综合仿真技术与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③高铁节能降耗与再生储能技术研究。 (2)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7名,保研、学硕考研等优先。 提供生活补贴/月+项目补贴/月+管理补贴/月+奖励/不定。 专业方向: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铁道电气化、电力机车、电子信息工程等。 可发邮件(附个人简介、本/硕成绩单、参与项目等),48小时内回复,逾时可联系其他导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并重;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结合) (1)“机车—牵引供电网”(车网)耦合振荡理论:低频振荡、谐波谐振、谐波不稳定、阻抗测量 (2)牵引供电能耗与电能质量的综合仿真、监测与评估 (3)高速铁路再生制动与储能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交互与匹配 (4)柔性直流供电理论、技术与实验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HaitaoHu,HaidongTao,FredeBlaabjerg,XiongfeiWang,ZhengyouHe,ShibinGao,Train-NetworkInteractionsandStabilityEvaluationinHigh-SpeedRailways--PartI:PhenomenaandModeling,IEEETrans.onPowerElectronics,2018(SCI) 2.HaitaoHu,HaidongTao,XiongfeiWang,FredeBlaabjerg,ZhengyouHe,ShibinGao,Train-NetworkInteractionsandStabilityEvaluationinHigh-SpeedRailways--PartII:InfluentialFactorsandVerifications,IEEETrans.onPowerElectronics,2018(SCI) 3.HaitaoHu,ZhengyouHe,KeWang,XiaolanMa,ShibinGao,PowerQualityImpactAssessmentforHigh-speedRailwayAssociatedwithHigh-speedTrainsUsingTrainTimetable—PartII:Verifications,EstimationsandApplications,IEEETrans.onPowerDelivery,2018(SCI) 4.HaitaoHu,YangShao,LiTang,JinMa,ZhengyouHe,ShibinGao,OverviewofHarmonicandResonanceinRailwayElectrificationSystems,IEEETrans.onIndustryApplications,2018(SCI) 5.HaitaoHu,ZhengyouHe,XinLi,KeWang,ShibinGao,PowerQualityImpactAssessmentforHigh-speedRailwayAssociatedwithHigh-speedTrainsUsingTrainTimetable—PartI:MethodologyandModeling,IEEETrans.onPowerDelivery,2016(SCI)

学术兼职

现为JournalofModernPowerSystemsandCleanEnergy(MPCE,SCI期刊)的AssociateEditor,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电力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电气化交通专委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Int.J.Intel.Transp.Syst.Res.》和《电力电子技术》杂志编委。多个行业期刊专业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