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家序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王家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从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主要针对国内外航空、航天、机械、船舶、海洋、车辆和国防装备等工程领域的共性关键科技难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计划”主题、国防科技攻关、军品配套研制、民用航天、火炬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提出了基于啮合原理、界面力学、摩擦学、系统动力学、材料科学、可靠性工程、智能测控等多学科协同创新设计制造理论、方法和技术,牵头创建了四川大学“985”工程航空航天关键科技创新平台,自主研制出空间活动零部件综合性能实验平台、航空航天齿轮传动系统综合性能实验平台、高性能滑滚摩擦学性能实验台、界面力学实验平台等20多套教学科研平台,在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高效率、无污染、低噪声、高功率密度等高性能机电传动系统与运载装备产业化创新工程关键科技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各大工程领域,使科技成果迅速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我国发展绿色和智能的高端装备产业化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关键科技条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9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软件著作权7项;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2017年4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补名单。 人才称号与学术任职: 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应用基础研究”(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高性能传动件及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主持) [3]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工业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应用示范”主题项目(首席专家,主持) [4]国家军品配套“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XX装置研究”(主持) [5]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多场耦合条件下低噪声高可靠XX”(主持) [6]国防科工局航天产品高可靠长寿命专题第三批项目:“XX高可靠与长寿命环境试验研究”(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尺寸高比压水润滑轴承系统的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主持) [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与智能装备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9]中航工业产学研专项项目:“复杂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10]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高性能机电传动系统的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学术带头人) [11]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高性能机电传动系统的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学术带头人) 教学经历 2018.9-至今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3-至今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12-2019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 2010.5-2013.5美国西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7.6-2000.11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1985.1-1998.1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1980.1-1984.12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1977.8-1979.12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助教 教学成果 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代表性成果获奖 [1]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技术及系统,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2]基于新型工程复合材料的高效传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3]BTG水润滑动密封非金属轴承装置,199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排名第1) [4]高可靠精密驱动机构与高端装备集成系统,2013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 [5]工程复合材料精密成形数字制造装备,2008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 [6]水润滑复合橡胶轴承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1997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代表性发明专利(10项) [1]王家序,蒲伟等.智能齿轮,2017.05.17,中国,ZL201310206831.X [2]王家序,蒲伟等.智能驱动装置,2015.12.23,中国,ZL201310207400.5 [3]王家序,肖科等.高可靠精密驱动装置,2012.01.04,中国,ZL200910104672.6 [4]王家序,蒲伟等.高可靠精密滤波驱动装置,2015.05.20,中国,ZL201210497923.3 [5]王家序,李彦等.滤波驱动装置与智能机器人集成系统,2011.10.05,中国,ZL200910104663.7 [6]王家序,蒲伟等.水润滑橡胶合金智能轴承,2016.04.27,中国,ZL201310206795.7 [7]王家序等.水润滑机械传动系统,2008.05.21,中国,ZL200610054131.3 [8]王家序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精密成形智能制造系统,2013.09.04,中国,ZL201110420431.X [9]王家序,何涛等.滑滚摩擦学性能实验台,2016.04.27,中国,ZL201410462391.9 [10]王家序,周广武等.真空高低温环境模拟机电传动机构综合性能实验系统,2011.10.05,中国,ZL201010218857.2 代表性学术专著 [1]王家序著,《水润滑轴承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年 [2]王家序著,《空间飞行器机构设计与分析》,科学出版社,2017年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防类军工项目,多场耦合条件下XXX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国家级)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性能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应用基础研究(国家级) 3.国家863计划,机器人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国家级) 4.其他,轨道车辆轮对关键部件性能分析计算与试验研究(其他) 5.国防类军工项目,高刚度高传动精度XXX研究(国家级)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业机器人高可靠精密滤波驱动装置应用基础研究(国家级) 专利成果 1.中国,发明专利,柔性智能精密传动装置(专利号:ZL201610814171.7) 2.中国,发明专利,谐波传动齿条近似齿廓设计方法(专利号:ZL201611236930.2) 3.中国,发明专利,高低温齿轮传动综合性能实验台(专利号:ZL201610846791.9) 4.中国,发明专利,多功能齿轮传动综合性能实验台(专利号:ZL201610846799.5) 5.中国,发明专利,基于修改NC程序的数控机床综合误差三阶优化补偿方法(专利号:ZL201610149850.7) 6.中国,发明专利,智能齿轮(专利号:ZL201310206831.X) 7.中国,发明专利,水润滑橡胶合金智能轴承(专利号:ZL201310206795.7) 8.中国,发明专利,滑滚摩擦学性能实验台(专利号:ZL201410462391.9) 9.中国,发明专利,滑滚摩擦学性能实验台智能测控系统(专利号:ZL201410484513.4) 10.中国,发明专利,高低温滑滚摩擦学性能实验台(专利号:ZL201410461512.8) 11.中国,发明专利,智能驱动装置(专利号:ZL201310207400.5) 12.中国,发明专利,高可靠精密滤波驱动装置(专利号:ZL201210497923.3) 13.中国,发明专利,高性能机械基础件精密成形智能制造系统(专利号:ZL201110420431.X) 14.中国,发明专利,高可靠精密驱动装置(专利号:ZL200910104672.6) 15.中国,发明专利,滤波驱动装置与智能机器人集成系统(专利号:ZL200910104663.7) 16.中国,发明专利,水润滑机械传动系统(专利号:ZL200610054131.3) 出版专著 1.2018,专著,水润滑轴承技术与应用 2.2017,专著,空间飞行器机构设计与分析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硕士机械085500机械专业型01.机械工程 硕士机械085500机械专业型01.机械工程 硕士机械085500机械专业型02.车辆工程 硕士机械085500机械专业型02.车辆工程 硕士机械085500机械专业型03. 硕士机械080200机械工程学术型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机械080200机械工程学术型04.机构学、图形图像、机器人及机械设计 硕士机械080200机械工程学术型05.摩擦学及表面工程

研究领域

1.高性能机电传动与智能控制; 2.传动摩擦学与可靠性工程; 3.机器人精密驱动机构技术; 4.舰船推进系统高效环保技术; 5.飞行器机构设计制造及理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部分代表性学术论文(6篇) [1]YanfengHan*,JiaxuWang,GuangwuZhou,KeXiao,JunyangLi.Micro-bottomshapeeffectsonthemisalignedherringbonegroovedaxialpistonbearingwithanewparallelalgorithm[J].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J:JournalofEngineeringTribology,2017,231(5):637-654. [2]ZhouGuangwu*,WangJiaxu,HanYanfeng,WeiBo,TangBaoping,ZhongPing.Anexperimentalstudyonfilmpressurecircumferentialdistributionofwater-lubricatedrubberbearingswithmultiplegrooves[J].TribologyTransactions,2017,60(3):385-391. [3]PuWei,WangJiaxu*,ZhuDong.Frictionandflashtemperaturepredictionofmixedlubricationinellipticalcontactswitharbitraryvelocityvector[J].TribologyInternational,2016,99:38-46. [4]PuWei,WangJiaxu*,ZhuDong.Progressivemeshdensificationmethodfornumericalsolutionofmixedelastohydrodynamiclubrication[J].JournalofTribology,2016,138(2):021502. [5]WeiCao,JiaxuWang,WeiPu*,YingZhang,JiqiangWu,KunmingChu,HuichaoWu.Astudyontheeffectofaccelerationonslipvelocityandlubricationperformanceincylindricalrollerbearings[J].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J:JournalofEngineeringTribology,2016,230(10):1231-1243. [6]PuWei,WangJiaxu*,ZhangYing,ZhuDong.Atheoreticalanalysisofthemixedelastohydrodynamiclubricationinellipticalcontactswithanarbitraryentrainmentangle[J].JournalofTribology,2014,136(4):041505. 论文成果 1.YanfengHan,,JiaxuWang,GuangwuZhou,KeXiao,JunyangLi,,Micro-bottomshapeeffectsonthemisalignedherringbonegroovedaxialpistonbearingwithanewparallelalgorithm[J],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J:JournalofEngineeringTribology,2017 2.ZhouGuangwu,,WangJiaxu,HanYanfeng,WeiBo,TangBaoping,ZhongPing,Anexperimentalstudyonfilmpressurecircumferentialdistributionofwater-lubricatedrubberbearingswithmultiplegrooves[J],TribologyTransactions,2017 3.PuWei,WangJiaxu,,ZhuDong,Frictionandflashtemperaturepredictionofmixedlubricationinellipticalcontactswitharbitraryvelocityvector[J],TribologyInternational,2016 4.PuWei,WangJiaxu,,ZhuDong,Progressivemeshdensificationmethodfornumericalsolutionofmixedelastohydrodynamiclubrication[J],JournalofTribology,2016 5.WeiCao,JiaxuWang,WeiPu,,YingZhang,JiqiangWu,KunmingChu,HuichaoWu,Astudyontheeffectofaccelerationonslipvelocityandlubricationperformanceincylindricalrollerbearings[J],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J:JournalofEngineeringTribology,2016 6.PuWei,WangJiaxu,,ZhangYing,ZhuDong,Atheoreticalanalysisofthemixedelastohydrodynamiclubricationinellipticalcontactswithanarbitraryentrainmentangle[J],JournalofTribology,2014 7.HeTe,RenNen,ZhuDong,WangJiaxu,,,Plasto-elastohydrodynamiclubricationinpointcontactsforsurfaceswiththree-dimensionalsinusoidalwavinessandrealmachinedroughness[J],JournalofTribology,2014 8.GuoYin,WangJiaxu,,LiKang,DingXingwu,Tribologicalpropertiesandmorphologyofbimodalelastomericnitrilebutadienerubbernetworks[J],Materials&Design,2013 9.ChaoHuang,JiaxuWang,,KeXiao,MinLi,JunyangLi,Dynamiccharacteristicsanalysisandexperimentalresearchonanewtypeplanetarygearapparatuswithsmalltoothnumberdifference[J],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andTechnology,2013 10.JiaxuWang,,XijinHua,KeXiao,JuanjuanZhu,Two-dimensionalstudyoflubricationmechanismofwater-lubricatedrubberalloybearing[J],Int.J.ComputerApplicationsinTechnology,2011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首席专家, 国家航天技术专家组成员, 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重庆市机电传动与运载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