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卢旭晨,男,1964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曾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荣获突出贡献的国务院的特殊津贴及荣誉、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个人”荣誉、荣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优秀党员”荣誉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新材料制备的化工过程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着重研究开发矿产资源、环境、能源等领域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的新工艺与新技术,资源—能源—材料协同高效利用的过程原理及技术。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方向有:流态化煅烧反应合成材料的新工艺研究、超细粉体料浆的分散与脱水新技术研究、成型技术研究;无机物的分离与分级研究;多功能复合粒子组成、结构与性能及其制备技术研究;无机功能薄膜结构、性能与制备技术研究;高性能陶瓷材料研究;非金属矿资源深加工综合高效利用的研究。
正在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1)菱镁矿高效深度转化综合利用工程研究。
(2)铜矿尾矿循环经济的综合利用研究。
(3)煤田伴生矿的高质化利用研究。
(4)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转化,现已成功地完成“煤系高岭土的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中试试验,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该项目正在向国家发改委与地方发改委联合立项实施产业化。国内外发表论文18篇;撰写《展望21世纪的化学工程》一书中“非金属矿”;专利5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项;完成主要科研项目四项。主持负责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方向性项目“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工业中试研究开发,通过了验收与成果鉴定,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技术成果属原始性创新,为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成果解决了煤田伴生的煤矸石的高值化利用,为煤田环境治理开辟了新途径,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项技术成果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科学时报”和“中国化工报”及时进行了采访与报道。高岭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橡胶、塑料、陶瓷、建材等60多个工业部门。我国天然高岭土储量约14.6亿吨,长期开发使其资源日渐枯竭,优质高岭土极其缺乏;而煤系高岭土资源极其丰富,是一种与煤田伴生的矸石,探明储量约76亿吨,远景储量190亿吨。煤系高岭土属硬质土,结构致密,高岭石与碳、有机质以纳米尺度结构共生,炭和有机质生挥发分不易煅烧脱去,煅烧增白精加工技术难度大。煅烧工艺技术是煤系高岭土精加工利用的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也是整个工艺的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主创新的“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研究开发成功,使煤系高岭土煅烧工艺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突破我国煤系高岭土精加工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本项目研究开发了快速流态化技术强化煤系高岭土煅烧脱碳、有机质的新工艺技术与装备,使煤系高岭土在高温气体悬浮下充分煅烧脱去炭、有机质等挥发分,解决了目前传统技术煅烧煤系高岭土的能耗高、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了煤系高岭土大规模精加工高质化利用。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具有下列主要特点:(1)强化了气固接触和传热、传质,同时反应温度均一,煅烧完全,产品质量高而稳定;(2)生产效率高、产量大;最终单台年生产能力可达十万吨级;(3)能耗低,与传统方法比能耗下降50%左右;(4)投资少,成本低,效益好,目前从国外引进一条1万吨/年高岭土的回转窑约折合约人民币2000万元,而我们自主研制的快速流态化悬浮煅烧设备投资只是国外回转窑的1/3——1/2左右,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这为创建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全新的煤系高岭土企业,为我国极其丰富的煤系高岭土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创造了技术条件,这将使煤系高岭土精加工产业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