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潘明祥

个人简介

简介: 1992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1999在美国Stanford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材料科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2007及2010年度连续三次入选基金委“亚稳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物性”创新研究群体主要成员。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主持及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空间材料科学,863计划非晶磁性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及北京市科委关于金属块体非晶的重点及重大多个项目。负责制定过我国载人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实施方案论证、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空间微重力材料科学分领域发展规划、基金委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空间材料科学分领域发展战略。主要从事空间环境下的材料物理过程研究,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高压下的结构相变、结构驰豫与焓恢复和物性等研究,并在新型块体金属玻璃的合成、结构特征及微观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在国际上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在Science、Phys.Rev.Lett.、Adv.Mater.、J.Phys.Chem.Lett.、Sci.Report和Acta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150篇,获美国及中国授予的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将1项、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目前主要承担载人航天工程与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块体非晶及晶态亚稳结构的材料含有丰富的物理研究内容,如玻璃转变、玻璃态结构材料的加工硬化、宏观脆性和塑性的非对称特性与原子上的结构相关联特性,非晶合金近表面的形变与弛豫、能量耗散及表面晶化过程中的超点阵结构形成等等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同时也蕴含着多方面科学发现的机遇。高通量(材料基因组)实验、计算机模拟与机器学习等方法为金属玻璃形成及机理等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手段和工具,使我们有更多通向研究发现与理解、成功之路。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研究方向: 1.基于高通量(材料基因组)实验及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新型金属玻璃形成与机理研究;2.非晶固体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质、结构弛豫与稳定性及相变机理;3.非晶固体表面特性与微纳米尺度的物理性质、尺寸效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