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宗平

个人简介

陈宗平,广西玉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批八桂学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批优秀专家、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方向四“民族建筑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带头人和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海洋及近海混凝土结构、复合约束混凝土结构、异形柱结构、钢-混凝土组合及混合结构、再生混凝土结构、在役工程结构安全评估与加固,结构抗火防灾及高温损伤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点研发、广西科技攻关等国家及地方建设重点研发项目20多项;曾在海内外6所高校有过学习和研究经历;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8和2015年,分别排名2和8)、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14和2015年,均排名1,2019年排名6)、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7年,排名1),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4年,排名8)、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8年,排名3)、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2010年,排名3)、陕西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排名2)、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5年,排名3)、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2010年,排名2);出版著作3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国家行业标准3部、主编地方标准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近150篇,9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5000,2篇入选2012-2016年建筑结构学报高被引论文(名列第2和第13),2篇入选2014-2018年建筑结构学报高被引论文(名列第10和第17),1篇入选2013-2018年工程力学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内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双向反复荷载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破坏机理研究”(50908057)、2010.1~2012.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51268004),2013.01-2016.12。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温后钢与再生混凝土界面粘结传力机理及损伤评价”(51578163),2016.01-2019.12。 (4)主持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建筑垃圾生产绿色墙体材料的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12118023-3),2012.01-2014.12。 (5)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钢筋再生混凝土构件高温损伤机理及剩余承载力评估”,广西科技厅,2016.09-2019.08。 (6)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钢管再生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的力学行为与设计方法研究”(2012GXNSFSAA053203,2012.03-2015.02。 (7)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桂科青0832004)、2008.3~2011.3。 (8)主持广西大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现代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研发与理论创新”,2016.1-2019.12 (9)主持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2017.9-2020.8 (10)主持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垃圾生产绿色水工程材料技术与装备研究”子项目,2017.9~2020.8 (11)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专项经费项目“海洋及近海混凝土结构”2019.4-2024.3科技获奖: 1)(2/10)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8) 2)(8/10)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5) 3)(1/9)在役工程结构安全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及其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4) 4)(1/9)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5) 5)(1/7)型钢增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颁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7) 6)(8/1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颁奖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2014) 7)(3/10)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2018) 8)(6/10)大型机场航站楼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9) 9)(3/6)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 10)(2/3)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剪机理及承载力计算,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2010) 11)(3/9)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颁奖单位:西安市人民政府,2015) 荣誉: (1)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19) (2)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9) (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批八桂学者(2019) (4)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19) (5)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 (6)广西首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E层次人选(2018) (7)广西大学建校90周年90位突出贡献者(2018) (8)香港TangFamily优秀教师奖(2019) (9)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批优秀专家(2017) (11)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6) (12)广西高校卓越学者(2017) (13)广西青年科技奖(2015) (14)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13) (15)广西大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015) (16)广西高等学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2) (17)广西大学十佳教师(2015) (18)广西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2015) (19)广西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15)

研究领域

创建并带领广西大学“海洋及近海混凝土结构“创新研究团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创新研究团队,担任土木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民族建筑防灾减灾”研究团队带头人,近几年主要从事海洋及近海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再生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结构抗震与防灾等方面研究。欢迎有理想、求真务实、能吃苦、有担当的有志青年加入本人带领研究小组,课题组将提供研究经费、试验科研场地等力所能及的条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Shearmechanismandbearingcapacitycalculationonsteelreinforcedconcretespecial-shapedcolumns.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AnInt'lJournal.Vol.13No.5,473-487。2012.(SCI) 2)Experimentalstudyonmechanicalperformancesoflatticesteelreinforcedconcreteinnerframewithirregularsectioncolumns.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AnInt'lJournal.Vol.16No.3,253-267。2014.(SCI) 3)PerformanceandCalculationsof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RACFST)ShortColumnsunderAxialCompress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SteelStructures.March2014,Vol14,No1,31-42(SCI) 4)Bondbehaviorsofshapesteelembeddedin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and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filledinsteeltubes.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2014,17(6),929-949(SCI) 5)Seismicbehaviorofsteelreinforcedconcrete(SRC)T-shapedcolumn-beamplanarand3Dhybridjointsundercyclicloads.EarthquakesandStructures,2015,8(3),555-572(SCI) 6)EarthquakeDamageEvaluationofT-ShapedSRCCompositeColumn-SteelBeamsin3DConnectionJoints.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2015,18(5),715-727(SCI) 7)Hystereticbehaviorofspecialshapedcolumnscomposedofsteelandreinforcedconcrete(SRC).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2015,14(2),329-345(SCI) 8)Axialcompressionratiolimitforsteelreinforcedconcrete(SRC)specialshapedcolumns.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Vol.20,No.2(2016)295-316.(SCI) 9)SeismicbehaviorofT-shapedsteelreinforcedhighstrengthconcreteshort-limbshearwallsunderlowcyclicreversedloading.StructuralEngineeringandMechanics.Vol.57,No.4(2016)681-701(SCI) 10)BondbehaviorofH-shapedsteelembeddedin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underpush-outloads.InternationalJournalofSteelStructures.June2016,Volume16,Issue2,pp347-360(SCI) 11)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剪承载力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7,40(7)30-36(EI) 12)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柱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0)71-80(EI) 13)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的承载力试验及强度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2)70-77(EI) 14)钢管再生混凝土黏滑移推出试验及黏结强度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13,46(3)49-58(EI) 15)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1,44(5):41-48(EI) 16)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47(9)45-56(EI) 17)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47(9)84-93(EI) 18)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4,47(10)22-31(EI) 19)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48(7)41-49+59(EI) 20)基于变形和能量双重准则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行为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48(8)29-37(EI) 21)多轴受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48(12)23-33(EI) 22)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16,49(2)49-57(EI) 23)型钢混凝土L形柱-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6,49(9)30-41(EI) 24)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传力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16,49(9)53-63(EI)

学术兼职

1)MembershipofAsianConcreteFederation 2)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4)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固弃委员会委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6)浙江、福建、云南、江西、陕西等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同行评审专家 7)广西科技奖、南宁市科技奖评审专家 8)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中文期刊,以及InternationalJournalofSteelStructures、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专家. 9)担任广西大学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硕士/博士生导师,已指导超过50名研究生获得博士及硕士学位,近五年(2013~2017)指导学生中先后有7人次获优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生)、11人次获优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1人获刘恢先地震工程国际奖学金、4人考取同济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5人公派到美国、新西兰知名大学访学研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