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树兴

个人简介

张树兴:男,汉族,教授,1965年8月生,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云南省首届“云岭教学名师”(高等学校),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法专业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工作。1993年9月赴北京清华大学攻读第二学士学位,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10月赴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为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法重点学科带头人,昆明理工大学“国际环境法方向团队”负责人、首席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6年。 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研究生的“环境立法专题研究”和“国际环境法专题研究”、“桥头堡战略与生态安全专题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课程,以及法学专业本科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国法制史”等课程的教学。 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主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和“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法律问题研究”两个学科方向作为具体研究方向,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课题20余项,特别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问题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撰写了专著《云南省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和《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法律问题研究》。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B、C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论文“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文还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索引,论文“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一文获还获市级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被昆明市法学会评为“2004-2008年度法学理论研究先进工作者”和“2000-2010年度昆明市法学工作先进个人”。 另还主编了由中国人大、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东南亚法律制度概论》、《宪法学》、《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法学》、《中国法制史》(第1,2,3版)、《经济法概论》、《法理学》等教12本,参编了《环境资源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等教材2本。2013年5月获批“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2014年10月获批“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项目,2014年10月还被评为“云南省首届云岭教学名师(高等学校)”;主持了云南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国法制史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和“东南亚国家法律制度概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东南亚法律制度概论》(2010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法学专业‘律师师化’教学团队”(2011年)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第三版)获“2011年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承担了云南省教育规划十一.五规划项目“法学专业面向东南亚国家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云南省教育规划十二.五规划项目“法学专业面向东盟国家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等课题的研究;2013年还获得了云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云南省环境与资源的司法保护研究”的立项;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11年11月,获“第12届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1年12月,获“红云园丁优秀教师奖”荣誉称号。 一、主要讲授课程 1、国际环境法专题研究 2、桥头堡战略与生态安全专题研究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4、知识产权保护、 二、科研和教改课题 (一)科研课题 1、云南省省级政府基金课题《云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研究》2007年4月-2008年12月课题经费为20万元,作为专题常务副组长,专题研究工作小组组长,骨干研究成员; 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研究-以怒江开发为例》,2006年9月-2008年12月课题经费8万元,作为第一参加人; 3、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生物资源多样性的法律保护法律问题研究》,2003年9月-2005年12月课题经费8万元,作为第一参加人; 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以高黎贡山为例》,2008年11月-2010年12月课题经费1.5万元,作为课题负责人 5、昆明市司法局委托课题《昆明地区青少年犯罪心理防范机制研究》,2004年5月-2005年5月,课题经费3000元,作为课题负责人。 6、昆明市司法局委托课题《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研究》2007年5月-2008年5月,课题经费1000元,作为课题负责人。 7、昆明市政府委托的课题“《滇池保护条例》处罚决定”、“《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处罚决定”、《滇池保护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处罚》,2004年5月-2005年5月,课题经费20万元,作为主要参加人; 8、校基金课题“抗击非典——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危机法律机制的构建”,2003年5月-2004年5月,课题经费1万元,为第一参加人。 9、校企合作项目“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药物资源的法律保护”,2005-2007,2万元,为第一参加人。 10、昆明理工大学校基金课题“工科院校开办和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点的研究”2004年5月-2005年5月,课题经费5000元,作为第一参加人。 11、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研究》2009年5月-2011,5000元,在研,课题负责人。 12、昆明理工大学校基金课题“影响中国-东盟地缘资源安全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2008-2010年,3000元,在研,第一参加人。 13、云南省教育厅课题“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构建法律问题研究”,2009-2011,课题第一参加人 14、云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云南省环境与资源的司法保护研究”,2013-2015,课题负责人 (二)教改课题和获奖 1、云南省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面向东南亚国家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2009-2011年课题负责人 2、昆明理工大学校基金课题“工科院校开办和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点的研究”2003-2005年 3、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东南亚法法律制度概论”课题负责人 4、讲授的“中国法制史”课程获2010年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课题负责人; 5、云南省教育规划十二.五规划项目“法学专业面向东盟国家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等课题的研究,2013-2015,课题负责人; 6、“工科院校开办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点研究”课题获昆明理工大学2002-2004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 7、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系列教材《中国法制史》获昆明理工大学2000-2002学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主、参编教材 1、《中国法制史》,主编:张树兴、李贤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中国法制史》,主编:李希昆、张树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丛书副总主编 3、《宪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主编:李希昆、张树兴,2002年11月 4、《知识产权法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参编:第十四、十五章,丛书编委会委员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参编:第十五章,丛书编委会委员 6、《法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副主编,丛书副总主编 7、《知识产权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副主编 8、《经济法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主编 9、《中国法制史习题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1月,主编 10、《环境与资源法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主编 11、《知识产权法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主编 12、《东南亚法律制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主编 1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参编 1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参编 五、获奖 1、2014年10月获准“云南省首届云岭教学名师(高等学校)”; 2、2013年5月获准“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 3、2012年12月,参与的“独立学院应用型、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云南第七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11.11获“第12届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5、2011.12获“红云园丁优秀教师奖”荣誉称号 6、2011.9撰写的《中国法制史》教材(第三版)获“2011年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 7、2010.6获昆明市法学会“法学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称号; 8、2008.12获昆明法学会2004-2008年度法学理论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9、2008.3获昆明市法学会2007-2008理论课科研究二等奖; 10、2004.6,获昆明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年度教学优秀奖; 11、2004.10,获昆明理工大学2002-2004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法、知识产权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张树兴,许青青,《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法律保护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2011.1 2、张树兴,刘静,《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生态经济》第5期,2009.5 3、张树兴,《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生态经济》第6期,2009.6 4、张树兴,张铭化,《论我国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法律保护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2009.6 5、张树兴,《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2008.4 6、张树兴,张铭化,刘静,《我国公民环境权入宪的法律思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2009.4 7、张树兴,《从云南阳宗海水体砷污染案件谈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对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2009.6 8、张树兴,《云南高黎贡山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2010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7 9、高宇,张树兴,《关于森林保护的国际法律合作分析》,201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 10、吴晋阳,张树兴,《云南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总是探讨》,201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 11、徐宏霞,张树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法律问题探讨》,201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 12、张树兴,《云南阳宗海水体砷污染案件之我见》2009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9.8 13、张树兴,《昆明滇池水环境治理之我见》2008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14、杨晓梅,张树兴,钱冬,《可持续发展与民事诉讼发的绿色化思考》,2007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 15、邵建忠,张树兴,《<环境保护法>修改中环境公平问题的法学反思》,2007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 16、冷朝阳,易琨,张树兴,《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载于《广州环境科学》,第二十二卷第一期,2007年1月 17、张奎,张树兴,《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探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专辑,2009.9 18、赵佳,李希昆,张树兴,《关于对腾冲北海湿地保护的思考》,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七卷第一期,2007年1月 19、雷亮,任君一,张树兴,《浅谈自然文化遗产之立法保护》,载于《太原大学学报》,第一期,2007年 20、杨晓梅,张树兴,钱冬,《可持续发展与民事诉讼发的绿色化思考》,2007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 21、邵建忠,张树兴,《<环境保护法>修改中环境公平问题的法学反思》,2007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 22、单晓燕,张百灵,张树兴,《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与草原沙漠化法律问题研究》,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第31卷,2006年10月,核心期刊 23、贾静,于华,张树兴,《试论农村建设中发展生物物质能源的制度完善》,载于现代农业科技,第437期,2006年8月,核心期刊 24、杜江江,张树兴,《云南省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研究》,载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五卷第三期,2006年3月 25、杨士龙,张树兴,《论矿产资源和矿业权的法律性质》,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六卷第四期,2006年4月 26、易琨,张树兴,易瑶玲,《药用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思路》,载于《发现》医学专刊,2006年 27、贾静,张树兴,《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与保护现状》,载于绿色中国第13期,2006年 28、贾静,冷朝阳,张树兴,《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设想》,载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四期,2006年4月 29、苏雁,李秀雅,贾静,张树兴《关于我国民法典立法中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0、贾静,于华,苏雁,冷朝阳,张树兴《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1、张树兴,李希昆,《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对策》,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2、许榛,张树兴,《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法律机制探析》,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3、易琨,冷朝阳,张树兴《我国环境保护重城轻乡现象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探析》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4、陈瑾,张树兴,《试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5、冷朝阳,霍尚涛,张树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6、张树兴,许榛,《论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之完善》,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7、张树兴,李希昆,《循环经济与云南省生物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8、陈谨,张树兴,《论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39、张树兴,李希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之我见》,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 40、雷亮,张树兴,《关于宗教文化对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作用的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35、辛文华,张树兴《WTO环保例外措施的几点分析以及我国的对策》,2004年中国环境源法学研讨会(年会) 41、张树兴,李希昆,《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 42、李希昆,张树兴《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 43、张树兴,《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环保建设之我见》,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2年4月 44、张树兴,《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载于《学术探索》,第21期,2001年 45、张树兴,《浅议高校学生心理卫生工作》,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8年7月 46、张树兴,张垠《云南部份高校法律专业学生心理专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载于《云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9年12月,核心期刊 47、张树兴,郑益生,《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期,2002年 48、张树兴,李莉《我校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第5期,1996年 49、张树兴,《领导者心理健康与领导的有效性》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第五期,1997年 50、杨纪武,张树兴,王俊,《云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第五期,1997核心期刊 51、张树兴,赵娴,《对适应云南省“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1.4 52、张树兴,赵娴,《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德育论丛》(第一辑) 53、张树兴,《国际合作原则与GMS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2011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54、张树兴,《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研究》,《中国环境法治》(2013年卷) 55、张树兴,《云南东川牛奶河水污染之我见》,201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56、张树兴,《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研究》,201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57、张树兴,《云南省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研究》,2015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学术兼职

兼任中泰GMS法律研究与咨询中心理事会副会长、中方理事、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兼法律实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法学理事,云南省未来学会常务理事,昆明市法学会常务理事,昆明市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2届地方立法专家库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