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邰继承,男,蒙古族,1977年10月生,内蒙古阿荣旗人,农学博士,副教授,内蒙古土壤肥料学会会员、中国草原学会会员;内蒙古民族大学“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土壤肥料学优秀教学团队”成员;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教学团队成员。
二、教学和科研方向
承担本科生课程五门,硕士研究生课程一门:土壤肥料学(本科生)、环境质量分析与监测(本科生)、水土保持学(本科生)、农业环境学(本科生)、环境保护概论(本科生);可持续农业理论(硕士研究生)。
三、主要成果
(二)专著与教材
1.《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3月.
(三)获奖成果
1.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理科组优秀奖;
2.苜蓿、无芒雀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及其调控技术,2013年获中国草学会草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4完成人;
3.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3年第四届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5完成人;
4.内蒙古民族大学“模范班主任”荣誉称号;
5.内蒙古民族大学“考研工作先进班主任”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
科研方向: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土壤碳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近年来,主持校级课题2项,自治区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9篇,出版著作1部。
(一)第一作者论文
1.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2):146-151.
2.《土壤肥料学》教学过程中固碳思想的融入与加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8):9969-9970.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滩砂质湿地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内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27(2):228-233.
4.通辽市近三年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J].内蒙古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版),2013,28(6):664-668.
5.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6):153-157.
6.内蒙古通辽市玉米田改种紫花苜蓿的优势分析[J].草业科学,2012,29(1):150-155.
7.关于提高《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18(2):155-156.
8.不同土地利用下湖北江汉平原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6):124-128.
9.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探讨-基于中文期刊网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816-1821.
10.染发对大学生发汞含量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394-397.
11.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浅剖面土壤C、N分布及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6):41-45.
12.江苏省近10年耕地面积变化及其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4):394-397.
13.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碳、氮含量及根际土壤固氮力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41(3):603-607.
14.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草地土壤碳密度和组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27(6):102-107.
15.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4):392-396.
16.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草产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9,26(12):82-86.
17.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及分布[J].草业科学,2008,25(4):76-78.
18.不同栽培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41-44.
19.钾素水平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