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罗亚红,女,汉族,1981年生,籍贯河南信阳,工学博士,讲授《水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等课程。
2000年9月~2004年3月进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排水专业本科;
2004年9月~2007年3月进入河海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院读硕士研究生;
2007年5月进入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工作,2010年评为讲师。
2012年9月~2016年7月进入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攻读市政工程博士;2016年7月进入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给排水系工作至今。发表国内外相关学术论文和授权专利1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其中结题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重大水专项、其它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22300410292)结项2012年1月~2016年5月主持人。
2.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领域)在研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主持人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2012ZX07202-005)在研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第三参与人。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2015ZX07204-002-002)在研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参与人。
5.河南省重大公益性招标项目—城市生活污水厂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究(编号:081100910100);结项年限2008.01—2010.12;参与人。
6.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编号:102102310244);结项年限2010.01—2012.12;参与人。
7.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黄淮流域主要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编号:102300410195);结项年限2010.01—2012.12;参与人。
8.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高效低能耗反硝化除磷新工艺及其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编号:102300410197);结项年限2010.01—2012.12;参与人。
9.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型高效低能耗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092102310223);结项年限2009.01—2011.12;参与人。
10.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42102310272);结项年限2014.01—2016.12;参与人。
专利成果:
1.李冬,罗亚红,蔡言安,许达,杨杰,张金库,曾辉平,张杰.一种连续流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的改良A2/O工艺。专利号:ZL201410084225.X.(授权公开日:2014.06.25)
2.李冬,罗亚红,曾辉平,许达,蔡言安,杨杰,张金库,张杰.一种低温低C/N污水改良A2/O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专利号:ZL201310536187.2.(授权公开日:2014.05.14)
3.李冬,杨杰,范丹,罗亚红,路健,姜沙沙,张金库,梁雨雯,王朗,卫家驹,田海成,吕育锋,曾辉平,张杰.一种常温下低C/N比污水连续流短程。
硝化启动方法.ZL201410127089.8.(授权公开日:2014.07.30)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DongL,YahongL,YananC,etal.BacterialcompositionandnutrientremovalwithanovelPIA-A2/Osewagetreatment[J].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16,73(11):2722-2730.
2.CaiY,LiD,LiangY,etal.Effectivestart-upbiofiltrationmethodforFe,Mn,andammoniaremovalandbacterialcommunityanalysis[J].Bioresourcetechnology,2015,176:149-155.
3.罗亚红,李冬,曾辉平,蔡言安,许达,张杰.末端间歇曝气A2/O工艺处理低碳
氮(磷)比生活污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47(02):79-86.
4.罗亚红,李冬,鲍林林,许达,蔡言安,张杰.长泥龄改良A2/O工艺的短程硝化
反硝化除磷[J].化工学报,2014,65(12):4985-4996.
5.杨杰,李冬,罗亚红,等.SBR后置缺氧反硝化除磷的启动及去除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5).
6.罗亚红,李怡帆,孙剑辉,薛万新.AFB-SBR工艺处理蓝皮制革工业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0(01):49-52.
7.罗亚红,樊静,何成达,王慧民.工业废水中Cr~(3+)对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毒性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0(08):33-35.
8.李怡帆,罗亚红,孙剑辉.赤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吉林农业.2010(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