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守志

个人简介

胡守志,女,湖北公安,1976年11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石油学会会员,EAOG会员,从事石油地质及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参编出版教材2部,实验实习指导书1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油气重大专项3项,以及多项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发表教学论文5篇。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页岩中的后油沥青孔隙体系: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页岩油气地质意义”,项目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降解原油中UCM成因机理”,主要研究人员;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塔里木盆地构造差异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过程”,主要研究人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流体和孔隙演化耦合机制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黄海盆地潜在富烃凹陷优选与有利勘探方向预测”,主要研究人员; [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非裂谷盆地重点区带油气成藏综合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横向科研项目“东部探区油气地质条件与典型盆地油气藏表征”,主要研究人员。 结题项目 [1]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高热演化地区固体储层沥青成因及意义,项目主持; [2]中石化河南油田横向科研项目,泌阳凹陷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主要研究人员;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利用全二维色-质谱分析探索生物降解原油“鼓包”化合物成分,项目主持; [4]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生物降解原油鼓包化合物来源探索,项目主持 [5]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原油低分子量金刚烷分离及全二维色质谱鉴定技术,项目主持; [6]“十二五”国家油气专项,富烃凹陷特征及类比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7]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生物降解原油全二维色谱-质谱分析及应用,主要研究人员; [8]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横向科研项目,江汉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 [9]中石化河南油田横向科研项目,泌阳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成烃差异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学术活动 [1]2010.09加拿大卡尔加里参加AAPG会议 [2]2012.01-2013.01德国GFZDepartment4.3OrganicGeochemistry访问一年,合作导师:BrianHorsfield,HeinzWilkes [3]2013.09西班牙Terrife参加OrganicGeochemistry会议 [4]2015.09捷克布拉格参加OrganicGeochemistry会议 [5]参加每2年一次的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教学 本科课程 《有机化学》 《油气地球化学》 指导研究生(及博士) •指导硕士生6名,其中在读2名 •第二导师指导博士生1名 教材编写 •2009年参编《石油有机化学基础》 •2011年参编《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2018年参编《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指导书》 教学项目 •参加校级实验教改项目《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实习指导书》,项目编号:SJC-201107 •参与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德大学应用科技型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和弗莱贝格工业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2136 •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油气地球化学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三重奏”教学法研究》,项目编号:2016A12 •参加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平台的拓展与改革》 教学获奖 •2011年12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011年12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教育经历 [1]2002.9-2005.7 西南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2]1998.9-2001.7 西南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 [3]1994.9-1998.7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大学本科 工作经历 [1]2018.5-2018.8 德国GFZ|Department4.3OrganicGeochemistry|访问学者 [2]2010.1-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副教授 [3]2012.1-2013.1 德国GFZ|Department4.3OrganicGeochemistry|访问学者 [4]2005.7-201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讲师

研究领域

[1]页岩油成藏机理 [2]储层沥青地球化学 [3]烃源岩地球化学 [4]生物降解原油成因机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Shou-zhiHu,Shui-fuLi,Jiang-haiWang,JianCao.2018.Originofunresolvedcomplexmixtures(UCMs)inbiodegradedoils:Insightsfromartificialbiodegradationexperiments.Fuel,231,53-60. [2]HuS,WilkesH,HorsfieldB,ChenH,LiS.Ontheorigin,mixingandalterationofcrudeoilsintheTarimBasin.OrganicGeochemistry.2016;97:17-34. [3]LiS,HuS,XieX,LvQ,HuangX,YeJ.Assessmentofshaleoilpotentialusinganewfreehydrocarbonindex.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2016;156:74-85. [4]LiShuifu,CaoJian,Hushouzhi,GenmingLuo,Characterizationofcompoundsinunresolvedcomplexmixtures(UCM)ofaMesoproterzoicshalebyusingGC×GC-TOFMS,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2015,66:791-800. [5]ShuifuLi,JianCao,ShouzhiHu,aAnalyzinghydrocarbonfractionsincrudeoilsbytwo-dimensionalgas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underreversed-phasecolumnsystem,Fuel,2015,158:191-199. [6]S.Z.Hu,S.F.Li,J.Cao,D.M.Zhang,J.Ma,S.He,X.L.Wang&M.Wu,AComparisonofNormalandReversedPhaseColumnsinOilAnalysisbyComprehensiveTwo-dimensionalGasChromatographyWith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2014,32:565–574. [7]S.Z.Hu,S.F.Li,X.W.Fu,Y.J.Li&T.D.Wang,IdentificationofHighlytoOverMatureGasIntervalUsingReservoirBitumenFeatures:SichuanBasinofSouthwestChina,PetroleumScienceandTechnology,2014,32:1437–1442. [8]ShuifuLi,JianCao,ShouzhiHu,DongmeiZhang,RuiFan,AnalysisofterpanesinbiodegradedoilsfromChinausingcomprehensivetwo-dimensionalgaschromatographywith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Fuel,2014,133:153-162 [9]S.Li,S.Hu,J.Cao,M.Wu,D.Zhang,DiamondoidCharacterizationinCondensatebyComprehensiveTwo-DimensionalGasChromatographywith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TheJunggarBasinofNorthwest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2012;13:11399-410. [10]黄新,胡守志*,李水福,吕倩,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上段页岩层脆性矿物预测及分布,石油实验地质,2016,38(1):48-55. [11]吕倩,李水福,胡守志,黄新.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非均质性与含油性特征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6,23(3):284-289. [12]陈红汉,吴悠,丰勇,鲁子野,胡守志,云露,漆立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年代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6(2):946-951. [13]胡守志,李水福,张冬梅,马军.原油中难以分辨的复杂混合物研究进展,石油实验地质2011;292-6+302. [14]胡守志,李水福,何生,王华,杨道庆,林社清.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西部稠油地化特征及意义,石油实验地质2010;387-92. [15]胡守志,李水福,何生,刘国权,侯宇光.泌阳凹陷西部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意义,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187-8. [16]胡守志,张冬梅,唐静,顾军.稠油成因研究综述,地质科技情报2009;94-7. [17]李水福,胡守志,叶加仁,马军.成烃贡献值及其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112-8. [18]沈传波,D.Selby,梅廉夫,阮小燕,胡守志,刘昭茜,彭蕾.油气成藏定年的Re-Os同位素方法应用研究,矿物岩石2011;87-93. [19]李水福,胡守志,曹剑,何生,马军,王绪龙,张冬梅,陈昱瑶.基于反相柱系统分析的原油烃类化合物全二维色—质谱图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011;645-51+56. [20]马军,李水福,胡守志,张冬梅,何生,芳烃化合物组成及其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地质科技情报2010;73-9. [21]李水福,胡守志,何生,王华,杨道庆,林社卿,罗家群,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生物降解油的油源对比,石油学报2010;946-51. [22]李水福,胡守志,何生,马军,刘国权,侯宇光,原油中常见化合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地质科技情报2010;46-50+5. [23]陈绪清,胡守志,油溶性暂堵剂YRC-1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39-42+206. [24]阮小燕,罗根明,胡守志,陈峰,孙思,吴文钧,郭巧珍,刘国权,MolecularRecordsofPrimaryProducersandSedimentaryEnvironmentalConditionsofLatePermianRocksinNortheastSichuan,China,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2008;471-80. [25]李水福,何生,张刚庆,张冬梅,胡守志,利用灰色关联法拟合的正构烷烃曲线确定混源油油源比例,石油学报2008;688-93. [26]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李延均,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99-103. [27]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利用储集层沥青特征识别高演化地区的气层,新疆石油地质2006;429-31. [28]王强,付晓文,徐志明,胡守志,胡雄,稳定碳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233-7. [29]胡守志,王廷栋,付晓文,陈世加,罗玉宏,唐静,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研究,石油实验地质2005;222-5+44. [30]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罗忠辉,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14-6+6. [31]李连民,陈世加,王绪龙,胡守志,准噶尔盆地陆梁油气田白垩系天然气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75-8. [32]胡守志,王廷栋,付晓文,陈世加,林峰,罗玉宏,从地球化学角度看高科1井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492-5. 教学研究论文 •李水福,胡守志,张冬梅,吕倩,黄新.江汉油田油矿实习安全问题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地质教育,2016,02:324-327. •胡守志,李水福,阮小燕.“油气地球化学”课程“三重奏”教学法[J].石油教育,2016,04:58-60. •李水福,胡守志,张冬梅,张刚庆.石油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及其与后续专业课衔接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8,04:124-127. •胡守志,李水福,阮小燕,何生.“油气地球化学”新一轮课程教学体系建设[J].内江科技,2011,02:59-66. •胡守志.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66-67. •何生,侯宇光,孙新铭,周江羽,胡守志.项目教学法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内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0,03:69-7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