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伯南

个人简介

张伯南,男,汉族,1934年9月生,浙江慈溪市人,中共党员,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临解放前小学毕业后,在余姚安山桥一中药店和家乡当临时工,1950年到上海民生书店、火星出版社当学徒,1954年转入少年儿童出版社搞校对和编辑杂务工作。业余自学中学数理化课程等,1956年初,在上海俄专夜校结业,并转入中苏友协上海俄文学校进修班,因当年暑期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更名成都理工大学)而中断。在大学学习区域地质测量和普查找矿专业4年,1960年毕业留校,长期从事地质科技教育工作,1961年曾到北京地质学院进修构造地质学室内外教学1年。曾任中共系总支委员、支部书记、普地教研室副主任。 教学工作中,主讲过构造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大地构造学专题、赤平投影应用、逆冲推覆构造、计算机在构造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自编软件和使用SURFR软件、DIP软件、GRAFTOOL软件)、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及控制金矿关系[为四川地矿局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班(大队总工、主任工程师等)讲12小时],辅导过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力学、普通物理学等课。参加过1:20万、1:5万、1:1万至1:2千区域或矿区填图找矿工作,多次任普通地质实习、构造地质实习、毕业生实习的队长,包括峨眉实习基地90级13个班的普通地质实习大队长。参加编写《构造地质学》统编教材,1988年获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曾任地矿部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科研上,以第一或第二、第三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省级课题,成果有:“四川会理南部地区富铁矿成矿基础地质研究”(1985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四等奖)、“喜马拉雅地区前寒武纪地层构造与变质作用”(1988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东疆黄山铜镍成矿带地物化综合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1991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993年获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并获国家305项办1988年科技攻关一等奖)、“北疆主要金矿类型及找矿条件研究”(1995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四等奖)、“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控矿条件及隐伏矿预测研究”(1996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专长变质岩区变形构造、矿田构造、计算机在构造地质研究中应用等内容的研究。1977年曾参加桂林首届全国富铁矿会议,有两篇论文入选《矿产专辑(一)铁矿》。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通安一带构造轮廓基本特征及与铁铜矿床的关系,《矿产专辑(一)铁矿》,地质出版社,1978 会理拉拉地区地层构造若干问题,四川地质学报,5卷1期,1984 花岗岩褶皱及其岩组分析,《构造地质论丛》,第5号,地质出版社,1985 论肠状构造及其意义,西藏地质,创刊号,1985 喜马拉雅地区前寒武系地质构造与变质作用(专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新疆东部康古尔塔格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地质意义,成都地质学院学报,3,1992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与找矿(专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构造地质学(统编教材),地质出版社,1984 构造地质学(E.希尔斯)(合译),地质出版社,1981 构造地质学几何方法导论(D.M.拉根)(合译),地质出版社,1984 用袖珍电子计算器的程序求解各种断距,地质与勘探,11,1985 用圆规或微型机编绘赤平投影图,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1987 用电算器、袖珍机程序算绘主应力产状等构造课题,地质与勘探,8,1988 框形极点图和等密图及袖珍机上绘图程序,四川地质学报,4,1989 充分发挥PC—1500机在地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国地质,8,1989 PC—1500机趋势面分析的等值线图及立体图绘图程序,物探化探计算技术,3,1989 用电算器或袖珍机上程序判别圆柱状褶皱和圆锥状褶皱,成都地质学院学报,2,1990 CASIOfx—180P计算器在构造参数计算中的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2,1990 用单钻孔资料和岩层复平求面理倾斜的通用公式探讨,地质科学,1,1990 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登记目录(序号16至40),地质地球化学,4,199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