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自强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93.09~1997.07武汉工业大学 1997.09~2000.07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工学硕士 2000.09~2003.06中科院岩土所岩土工程工学博士 2003.09~至今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硕导 在研项目: (1)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方法与评估体系研究,108万元,2016.6-2019.6。 (2)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与监控咨询服务,武汉地铁集团公司,259万元,2017.07-2018.12。 (3)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与监控咨询服务,武汉地铁集团公司,264万元,2017.07-2018.12。 (4)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东江南特大桥(主跨264米)施工监控,中铁港航局,140万元。 (5)大跨径混凝土拱桥超长悬臂转体关键技术研究,恩施州公路管理局及湖北省公路局,15万元,2015.8-2018.3。 (6)清江大桥承台及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巴东交通局,10万元;2015.9~2017.9。 (7)热带海洋环境下珊瑚礁砂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微观机理,某局,80万元;2016~2018 主要成果简述: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服务百余项基础设施工程问题。获省科技进步奖一项,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三项。武汉建筑业协会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江西飞尚科技有公司联合研究中心专家。 1、监测信息化——开发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大型桥梁;开发专利技术应用于深基坑围护结构突发性断裂倒塌事故的连续监测;开发基于云平台技术应用于桥梁监测(基于水布垭清江大桥); 2、新材料——开发各类再生骨料的透水混凝土技术,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3、轨道交通施工安全——从工程地质、施工方法、风险源监测、工程管理、系统集成等方面,研究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主持和参与了武汉地铁4号线部分、3号线部分、7号线1期、机场线、21号线工程的安全预警工作。 4、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主持了武汉地铁安全风险预警(武汉理工大学版)系统开发(桌面端与移动端APP); 5、分析监控——取得复杂桥梁、地铁车站等成型与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成果;通过大规模非线性分析,识别关键因素和误差,对过程进行效跟踪和校正;如东江南特大桥(主跨264米钢桁梁结构);清江大桥(主跨420米悬索桥结构);南渡江转体桥(主跨190米混凝土转体拱桥),武汉轨道交通3、6、7号线换乘站香港路的分析; 6、试验检测技术——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定期的科学检测与评估以策安全。如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主跨618米斜拉桥)主桥荷载试验;以及其他近50座桥梁荷载试验;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基础设施(桥梁、隧道、大型结构)检测监测智能化;海绵城市绿色路用材料;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