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剑宇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93年9月~1998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学士 1998年7月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系 2001年9月~2005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 2007年8月~2008年8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2009年10月~2017年3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 2009年~2012年建筑学一年级教研组课程负责人、责任教师 2015年至今建筑学二年级教研组课程负责人、责任教师 在研项目: (1)《湖北聚落》,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16.11-至今 (2)武汉老城区住宅适老化改造对策研究,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06-至今 (3)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车峰坪景区景观规划,保康县政府,2018.04-2018.06。 (4)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亢家岩景区道路景观规划,保康县政府,2017.12-2018.03。 (5)宜昌音乐小镇项目策划及概念性规划设计,宜昌市政府,2017.7-2017.9。 (6)黄州安国寺保护修缮工程设计研究,黄州安国寺,2017.4-至今。 (7)东荆河生态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武汉市规划局,2016.12-2017.3。 (8)江汉区积庆里片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实施策略研究,江汉区政府,2014.10-2014.11。 主要成果简述: 主要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与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兴趣与研究,在英国谢菲尔德建筑学院访问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著名建筑历史学家PeterBlundellJones教授,从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东西方建筑及其历史的比较研究。对于20世纪初欧洲建筑学对中国的影响;“香山帮”匠作与《营造法原》;以及海外各领域(汉学界、历史学界、建筑学界等)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有着深入细致的理解。博士研究期间,与导师及同学们一道,对苏州民居(2010/2011)、徽州民居(2013)、贵州侗族民居(2014)、北京传统民居(2015)的单体、聚落、匠作,都进行过详细的田野调查与案例研究,同时对台北、泰国与韩国的民居及近现代建筑,亦有所了解与涉猎。 博士论文《<营造法原>~~两种建筑教育制度的融合与碰撞(1927-1937)》(Yingzaofayuan:TheConflictsandHarmoniesbetweenTwoChineseArchitecturalEducationSystemsin1923-1937),得到导师与评委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受到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的关注,并推荐在英国出版。 读博期间,一直继续承担国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自2015年起,主要参与武汉理工大学对湖北古镇与民居、武汉近现代建筑的测绘与调查研究。其中湖北民居包括:咸宁江源村、咸宁刘家桥、咸宁垄口冯、咸宁山里饶、十堰黄龙湾、黄陂大余湾等地区;长期关注的武汉市近现代建筑群落包括:江汉路上海村、南京路贤安坊、中山大道积庆里、以及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2017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积极参与到湖北地区的古建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以期学以致用,同时进一步促进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国传统民居与聚落、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学术兼职

目前为湖北历史建筑研究会、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青年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