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余文曌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余文曌,湖北武汉人。于2006年9月至2010年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于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能源交叉中心国际ITER创新团队(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美联合J-TEXT聚变所)攻读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磁流体力学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托卡马克芯部等离子体转动的间接驱动和调制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负责托卡马克大型核聚变装置的控制优化任务,研究大型核聚变装置的鲁棒智能控制算法,发表2篇SCI论文。同时组建并带领Elitron嵌入式创业团队,与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政府科技服务中心及深圳雷迈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3G无线预警广播系统平台及“物联网无线嵌入式教学平台(LMT-WS型)”,研究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 2015年7月至今,进入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进行智能船舶航行技术、无人艇容错控制技术及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智能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此期间带领学生团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被评为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优秀指导教师”,分别获得“2016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2016年第五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以及“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所指导的“为”团队也荣获“卓越创新创业团队”称号。 科研项目: 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2研究所项目,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14/06-2015/12,参与; 2.欧澎(厦门)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2012/04-2016/06,参与 获奖情况: “2016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 “2016年第五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优秀指导教师” “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

研究领域

智能船舶航行技术、无人艇容错控制技术及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智能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YuWZ,ChenZP,KeX,etal.PlasmahorizontalpositioncontrolfortheJ-TEXTtokamakbasedonfeedforwarddensitycompensation[J].PlasmaPhysicsandControlledFusion,2014,56(0450024).(SCI) [2]YuWZ,ChenZP,ZhuangG,etal.RobustcontroldesignfortheplasmahorizontalpositioncontrolonJ-TEXTTokamak[J].FusionEngineeringandDesign,2013,88(11):3021-3027. [3]YuWZ.TheStudyofCONN-PIDHybridController[C].In:HIS2009:2009Ni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ybridIntelligentSystems,Shenyang,China,2009:293-297. [4]瞿洋,徐海祥,余文曌.船舶动力定位反步逆最优控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7,57(1):46-54. [5]QuY,XuHX,YuWZ.ModifiedLocallyOptimalandGloballyInverseOptimalControllerforDynamicPositioningwithActuatorDynamics[C].In:InternationalOceanandPolarEngineeringConference,ISOPE,2016 [6]瞿洋,徐海祥,余文曌等.基于ILOS的欠驱船舶循迹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6(05):834-838. [7]瞿洋,徐海祥,余文曌.基于非线性分离式原理的动力定位环境最优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6(04):13-18. [8]程际,陈志鹏,余文曌等.铁芯托卡马克中二维和三维极向磁场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5(03):246-25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