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朱敏,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01-200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2011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获作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留校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工作至今。在特种玉米研究所从事鲜食玉米遗传育种、玉米逆境生理及玉米栽培研究。辽宁省“玉米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主要成员。2015年入选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英才”培养计划。
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特种玉米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奖二等奖1项。主讲专业英语、植物遗传资源及育种应用,特种作物栽培、作物育种学实验、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实验、作物育种教学实习等本科课程。沈阳农业大学一类课—作物育种专题主讲教师之一。
近年研究工作主要围绕鲜食玉米遗传育种、紫玉米脆质果皮性状形成机理和玉米逆境生理机制等研究方向展开。在上述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参加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辽宁省重大重点课题、“十一五”辽宁省重大重点课题、“十一五”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ScientiaHorticulturae》《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asearch》《玉米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参编著作1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鲜食玉米新品种6个,完成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已授权。
在鲜食玉米遗传育种方面,承担辽宁省重大重点课题“玉米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中的鲜食玉米育种子题。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重点进行鲜食甜玉米、糯玉米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目前,已经有3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参加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在紫玉米脆质果皮性状形成机理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各1项。在课题组前期首次发现鲜食玉米脆质果皮性状研究基础上,对脆质果皮性状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在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及评价指标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通过以熟鲜样对果皮性状进行测定,并采用和改进改进拉力仪,引入果皮拉力和果皮强度等指标评价鲜食玉米品质,使适口性鉴定结果更准确、分级更容易;首次发现果皮薄厚与果皮柔嫩性不存在相关关系,细胞壁木质素的含量与果皮拉力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对探索解决鲜食玉米果皮品质新途径,延长鲜食玉米货架期和采收期,提高加工品质,以及对后续的脆质基因挖掘利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玉米逆境生理机制研究方面,主持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耐涝和不耐涝玉米近等基因系,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解剖结构等方面对玉米耐涝机理进行研究。并探讨和构建玉米耐涝性鉴定技术体系。该研究对探索玉米耐涝机制,耐涝品种选育,低洼地玉米品种选择及种植,玉米抗涝栽培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围绕鲜食玉米遗传育种、紫玉米脆质果皮性状形成机理和玉米逆境生理机制等研究方向展开。
学术兼职
辽宁省“玉米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主要成员。2015年入选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英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