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龙淼,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并获博士学位。2013年于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2年被破格遴选为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英才支持计划”。
参加工作以来,承担了本科生《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中毒学》、《兽医临床生化检验》和研究生《兽医临床专题》等5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副主编的《兽医内科学》教材为兽医本科教材。参编畜牧兽医专业著作3部,包括《猪常用生物制品合理使用》、《小动物外科手术护理技术与概念》和《犬猫疾病诊疗失误病例分析》。
近年来一直从事动物普通病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先后主持和副主持项目5项,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961)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20111086)1项,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2012M511772)1项。另主持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英才”资助项目1项(2014-2);副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130215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894)、辽宁省科技厅(20131103)和教育厅项目(L2013264)项目各1项。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排名第2)。在国际SCI收录期刊《JournalofDairyScience》、《Researchinveterinaryscience》、《AfricanJournalofMicrobiologyReseach》、《JournalofPureandAppliedMicrobiology》、《JournalofAnimalandVeterinaryAdvances》、《IndianJournalofAnimalResearch》等和国内《中国兽医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
在瘤胃微生物发酵调控研究方面: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常见多发性营养代谢病,如何进行防治一直是奶牛疾病防控的重大研究课题。根据瘤胃酸中毒主要发病机理是瘤胃乳酸利用菌与乳酸生成菌菌群失调导致乳酸积累而引起瘤胃pH值降低。龙淼博士和课题组成员运用微生态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筛选、改造瘤胃内乳酸利用菌,构建耐酸乳酸利用菌,在瘤胃pH降低情况下,该菌株可继续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为防治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开辟新的途径。在该研究方向,已经发表SCI论文3篇。
在霉菌毒素脱毒方面:玉米赤霉烯酮是全世界污染最为广泛且危害最为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具有很强生殖毒性、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课题组从瘤胃液中分离鉴定出具有清除玉米赤霉烯酮能力的乳酸杆菌8株,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脱毒能力和脱毒机理的研究。其中粘膜乳杆菌lm4208对液体中ZEN毒素清除能力很高,热处理及酸处理提高了清除能力。培养时间、培养液的pH和温度对乳酸杆菌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别。对该菌株的脱毒能力研究为将来作为饲料添加剂防控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奠定实践基础。在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权威期刊1篇。目前正在进一步分离、鉴定降解能力更强的玉米赤霉烯酮菌株并研究其脱毒机理。
在霉菌毒素中毒机理方面:玉米赤霉烯酮具有很强的生殖毒性,但对雄性动物生殖毒性机理尚未完全阐明。龙淼博士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在这一研究方向也进行了大量工作。研究发现,玉米赤霉烯酮可损伤血睾屏障,使血睾屏障通透性增强,但具体分子机理尚未清楚。目前,龙淼博士及课题组成员正在这一方向进一步研究,为今后玉米赤霉烯酮中毒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