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嘉宇,男,1976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方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学术方向带头人,200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2013年入选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2015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东北粳稻超高产育种及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分子育种岗位专家,教育部“北方粳稻核心科技创新与关键技术”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广适型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9903选育及应用”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方优质超级粳稻新品种沈农9816选育及应用”获辽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1项及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农村科技推广一等奖各1项。
王嘉宇博士近年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北方粳稻逆境生理生态和抗逆高产分子机理等研究方向展开。在上述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3137158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农业部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项目2项、以及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等9项。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新品种北粳1号、北粳2号、沈农9903、沈农9816等7个。以第一/通讯作者在《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MolecularBreeding》、《PlantBreeding》、《BreedingScience》、《作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
在水稻株型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方面:主持完成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各1项。率先对水稻直立穗型基因进行了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明确了直立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分子遗传学机理,对于调控穗型的发育,提高北方粳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表在《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和《MolecularBreeding》上,均被SCI收录。针对北方粳稻区的品种特点,构建了多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及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粳稻株型性状的基因定位克隆与利用奠定了基础。目前,完成了控制产量相关基因/QTL的精细定位,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Genes&Genomics》和《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上,同时开发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了水稻育种效率。成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在水稻分子生理方面:致力于探索水稻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水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功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各1项。通过筛选叶色变异突变体并对相关基因进行克隆,深入研究了叶绿素代谢途径、叶绿体超微结构,PSI和PSII的光化学特征。该方面研究目前发表文章8篇,其中SCI收录2篇。
在水稻耐冷性生理机制方面:依据耐冷性评价标准,鉴定出水稻新品系J07-23具有极强耐冷性,通过表型调查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发现在长期冷水胁迫下,J07-23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在冷水胁迫下高效地清除活性氧是其耐冷性的生理生化基础。目前,J07-23已被用于水稻耐冷性育种。目前,该研究方向共发表一级学报等论文6篇,申报科技成果鉴定1项,2014年获得辽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1项。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从事水稻产量生理、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品种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