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蒋跃林,男,硕士,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大气科学一级学科负责人,硕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专业,1990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专业。1990-1993年任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工程师,1993年任教于安徽农业大学,2000年任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安徽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气象学会气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会员,安徽省生态学会理事,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报、茶叶科学、应用气象学报等核心刊物审稿专家。获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安徽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主讲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农业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世界气候与农业,全球气候变化,农业防灾减灾等。
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农业气象学三位一体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创新研究》(2015-2016年)。
主持的《农业气象学》重点课程建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002年)。
主持的《面向农科专业的农业气象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获得安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
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农业气象实习教程》(气象出版社,2016年)
副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世界气候与农业》(气象出版社,2008年)
研究领域
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资源利用
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资源利用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蒋跃林,杨书运,王凤文.农业气象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91-94
Dehua FEN,Yuelin JIANG*.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rature Da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ice Yield in the Area along Huaihe River.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3):73-77
Lu WANG,Yuelin JIANG*.Advances in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Farmland Soil.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8):1738-1743
葛非凡,毛克彪,蒋跃林(通讯作者),等.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7,38(1):42-51
张成扬,蒋跃林(通讯作者),杨崧.5 月华南降雨前期海温信号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研究,2015,38(2):29-35
邓梅,张佳华,蒋跃林(通讯作者).沙尘暴影响下北京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及溯源分析【J】.气象科学,2015,35(5):550?557.
蒋跃林,张庆国,岳伟,谢超群,张仕定. 大气CO2含量增加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10(1):21-25.
蒋跃林,岳伟,姚玉刚,张庆国,张仕定. 大气CO2浓度增加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05, 20(5):85-88.
蒋跃林,张庆国,张仕定.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5,25(1):43-48.
蒋跃林,张庆国,张仕定,等.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麦旗叶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种子【J】.2006,25(5):1-3
蒋跃林,张庆国,岳伟,姚玉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J】. 作物研究, 2006, 20(2):144-147.
蒋跃林,张庆国 ,张仕定 大豆根系生理特性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反应 作物杂志,2006,(2):40~43
蒋跃林,张庆国,岳伟,陈庭甫,樊丽莉.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根瘤量及其固氮活性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6, 25(1):255-258.
蒋跃林,张庆国,王公明,岳伟,姚玉刚. 小麦光合特性、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2(2):113-116.
蒋跃林,张庆国,张仕定.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6,26(4):145~149
蒋跃林,岳伟. 大气CO2浓度对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6, 18(2):2-4.
陈庭甫,蒋跃林(通讯作者). 不同遮阴对人参及西洋参影响的研究【J】. 特产研究,2008,30(1):64~67.
蒋跃林,张庆国,张仕定. 28种园林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增加的生理生态反应【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