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葛愿,男,1979.02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校学术骨干。
受教育经历
2014.09-2015.07: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2008.09-2011.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2002.09-2005.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
1998.09-2002.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
职称职位
2014.11-至今:安徽工程大学,教授;
2012.07-至今:安徽工程大学,硕导;
2015.01-至今:安徽工程大学学报,编委;
2016.01-至今: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016.01-至今:九三学社安徽工程大学支社副主委;
2011.11-2014.10,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
2007.10-2011.10,安徽工程大学,讲师;
2005.07-2007.09,安徽工程大学,助教。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论》;
研究生课程:《网络控制系统及应用》。
指导大学生创新
[1]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一致性理论的电机群网络化协同控制(项目号:201210363052)”;
[2]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NS2的直流电机网络化控制系统仿真(项目号:201310363049)”;
[3]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光伏微网分布式发电预测技术研究(项目号:201410363032)”;
[4]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光伏微网分层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号:201510363016)”。
[5]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模型研究(项目号:2016103630022)”。
获奖情况
[1]第十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安徽工程大学第六、七、八批学术骨干;
[3]安徽省科技成果奖: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嵌入式网络化数控驱动技术研究;
[4]安徽工程大学青年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特等奖;
[5]安徽工程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
[6]安徽工程大学校级教学名师。
专利
[1]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型电力线路检修梯(专利号:ZL201520381849.8);
[2]实用新型:一种微网负载分级供电控制装置(专利号:ZL201520381893.9)
[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监测系统(专利号:ZL201620334473.X);
[4]实用新型:一种自带秸秆焚烧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专利号:ZL201521028967.7)。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领域
网络化系统分析与控制;
分布式系统信息安全;
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与调度;
多能互补系统。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不变网络的大型分布式信息系统故障检测与定位研究(编号:61572032)”(2016.01-2019.12);
[2]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分布式信息系统故障诊断研究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编号:1604b0602025)”(2016.01-2018.12);
[3]芜湖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光伏微电网的控制、保护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编号:2014cxy05”,(2014.11-2016.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化控制系统随机时延的半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研究(编号:61203034)”(2013.01-2015.12);
[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化控制系统前向通道随机时延的建模、预测与补偿研究(编号:1308085QF120)”(2013.07-2015.06);
[6]产学研项目:“电网数据质量提升与在线共享平台”(2012.10-2013.12);
[7]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人才项目: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5.01-2016.12);
[8]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数字信号处理(编号:2015gxk029)(2016.01-2017.12)。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高度实时性能的保障机制研究(编号:61271377)”(2013.01-2016.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控制系统中基于时延在线预测的动态调度策略研究(编号:61172131)”(2012.01-2015.12);
[3]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多重化变换器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及协调控制研究,(编号:KJ2015ZD06)”(2015.01-2016.12);
[4]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110kW光伏微电网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