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卢坤林,男,1980.7生,安徽庐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革党员。主要从事岩土稳定理论与加固新技术、滑坡及泥石流的运动力学行为数学描述、轨道交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纵横向科研课题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5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20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本科生规划教材1本;授权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主讲本科生的《土力学》、《岩土力学》和《地基处理》等课程。
学习经历:
1998-200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工系建筑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2-2005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岩土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0-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6月-2007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助教;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
2012年6月-2012年9月,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交流访问;
2013年1月至今,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4年1月至今,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4年8月-2016年12月,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博士后。
研究兴趣:
1岩土稳定理论与加固新技术
主要涉及土压力、边坡稳定、地基承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边坡加固新方法的探索;
2滑坡泥石流的运动力学行为数学描述
主要探索滑坡的启动、破碎特性、运动规律及堆积形态,研究滑坡致灾范围及灾害评估;
3轨道交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监测
主要研究轨道交通工程与周边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规律,评估施工风险、探索适宜的变形限值。
研究生培养:
每年拟招收1~2名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方向的研究生。
社会兼职:
中国岩石力学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委会委员主持科研项目
纵向课题:
主持
1.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空间布局的优化,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402256,2014.
2.三维土压力计算方法与土压力空间效应研究,安徽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508085QE87,2015.
3.锚固力等效边坡内力模型与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国博士后57批面上基金一等资助,编号:2015M570533,2015.
4.矿山岩石锚固边坡的三维极限平衡法研究与工程,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博士后基金,编号:2015BH-01,2015.获得奖励情况
1.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八,2009.
2.2009-2010学年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0.
3.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度优秀图书一等奖,排名第一,2012.
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度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2015.
成果
1.研究课题:变异地层与城市环境盾构掘进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科技成果,排名第四,2015.
2.研究课题:邻近水体深大复杂基坑开挖效应分析,安徽省科技成果,排名第五,2014.
3.研究课题: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科技成果,排名第六,2013.
4.研究课题:煤矸石填筑高速公路路堤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科技成果,排名第九,2013.
5.研究课题: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安徽省科技成果,排名第十,2013.
6.研究课题:人工扩底灌注桩安全施工工法研究,安徽省科技成果,排名第五,2009
5.承压水作用下基坑破坏机理、模式及极限破坏条件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专项基金,编号:J2014HGBZ0117,2014.
6.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三维反演分析,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发展基金,编号:2009HGXJ0037,2009.
7.二维及三维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编号:skz200905,2009.
主研
1.临界滑动场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0772172,2007.
2.考虑空间效应的地基承载力理论与试验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078123,2010.
3.滑坡运动过程研究与灾害评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179043,2011.
4.基于临界滑动场理论的地基承载力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博导基金,编号:200901111110014,2009.
5.长江安徽段崩岸机理及演化规律研究,教育部优先发展课题,2013JYYF0661,2013.
6.强震下的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国家973项目子专题,编号:2008CB425801,2008.
7.皖江城市带长江河势变化与洲滩综合利用研究,水利部公益项目子题,201401063,2014.
横向课题:
主持
1.地铁施工与城市地下管线相互影响机制及风险控制研究,2016.
2.变异地层与城市环境盾构掘进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5.
3.临近水体深大复杂基坑开挖效应研究--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大东门站为工程背景,2014.
4.边坡稳定性评估软件开发,2014.
5.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4标施工监测,2013.
6.济祁高速池州长江大桥连接线秋浦河跨堤连续桥梁施工监控,2012.
7.金坪子大型蠕滑边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及治理建议,2011.
主研
1.G85高速麻柳湾至昭通段高边坡参数反演及稳定性分析,2013.
2.合肥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2013.
3.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9标施工监测,2013.
4.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采场高陡边坡监测技术研究,2011.
5.徽杭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调查与稳定性评价,2010.
6.阜阳市颖河三桥施工监控与荷载试验,2010.
7.新桥硫铁矿露天边坡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2010.
8.三里坪双曲拱坝三维非线性静力及动力分析,2008.
9.人工挖孔桩施工工法,2008.
教改课题:
1.《土力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院级项目,第二完成人,2006.
2.《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现省级一般教研项目编号:2008jyxm218,第二完成人,2009.
3.《土力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校级项目,第二完成人,2010.
4.《土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5gxk005,第二参与人专利:
[1]卢坤林,朱大勇,刘拴奇.一种红砂岩填料路堤.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288540.1.
[2]卢坤林,朱大勇,徐小马.实验室内一种挡土墙被动破坏的三维滑面测试方法.发明专利,ZL201410394985.0.
[3]胡成,卢坤林,汪哲荪.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232868.5.
[4]胡成,卢坤林,汪哲荪.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发明专利,ZL201310159408.9.
[5]朱大勇,徐小马,卢坤林.一种盾构隧道拱顶沉降监测装置.发明专利,ZL201410577486.5.
[1]卢坤林,赵翰天,朱大勇.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边坡稳定性计算软件.2017SR201421.
[2]卢坤林,赵翰天,朱大勇.基于遗传算法的滑面正应力边坡稳定性计算软件.2017SR508712.
[3]蒋泽锋,朱大勇,卢坤林.基于边坡临界滑动场的崩岸数值模拟软件.2016SR200543.
软件著作权:
学术交流:
[1]“TheTen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LandslidesandEngineeredSlopes”,2008.7,西安;
专题报告:InvestigationsontheaccuracyoftheSimplifiedBishopMethod.
[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控制学术研讨会”,2010.8,成都;
专题报告:水位上升速度对均质土坝破坏模式影响的试验研究.
[3]“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2010.8,上海;
专题报告:地震作用下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
[4]“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10.10,武汉;
专题报告: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研究新进展.
[5]“面向创新2020岩土力学发展前沿学术论坛”,2011.8,上海.
[6]“岩土工程建设中关键技术问题研讨会”,2012.8,长沙.
[7]“中国力学大会2013”,2013.8,西安.
[8]“第11届岩土力学数值与解析方法研讨会”,2013.10,南京;
专题报告:一种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严格极限平衡法.
[9]“中西部岩土力学与工程论坛”,2014.8,太原;
专题报告: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二维与三维极限平衡法与工程应用.
[10]“第八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2014,12,宜昌;
大会报告: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基本方法与新进展.
[11]“中东部岩土力学与工程热点问题研讨会”,2015,8,宣城.
会议秘书长.
[12]“第12届岩土力学数值与解析方法研讨会”,2016.8,兰州;
专题报告: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严格极限平衡法基本方法及新进展.
[13]“第六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6.8,成都;
大会报告:安徽皖南泾县2016暴雨引发地质灾害概况.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7年度
[1]卢坤林,王运敏,朱大勇.三维滑体锚固力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J].岩土力学,2017,382:501-2506.
[2]雷先顺,朱大勇,刘诚,卢坤林*.考虑滑道坡度和宽度的滑坡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385:1281-21288.
[3]黄晓康,卢坤林,朱大勇.盾构施工对不同位置地下管线变形的影响模拟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38S1:123-130.
2016年度
[1]KLLu,DYZhu.Athree-dimensionalrigorousmethodforstabilityanalysisanditsapplication[J].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2016.75:1445-1457.
[2]雷先顺,谢沃,卢坤林*,朱大勇.无黏性土滑动和堆积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6,382:226-236.
2015年度
[1]卢坤林.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与应用[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6:1295.
[2]刘栓奇,卢坤林*,朱大勇.条形基础加筋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J].岩土力学,2015,368:2307-2314.
[3]刘栓奇,卢坤林*,朱大勇.圆形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J].工程地质学报,2015,235:1005-1012.
2014年度
[1]卢坤林,朱大勇.坡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35-42.
[2]杨扬,卢坤林*,朱大勇.局部剪切模式下的无重地基承载力[J].岩土力学,2014,351:232-237.
[3]沈银斌,朱大勇,卢坤林.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矩形地基承载力[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1:2351-2359.
2013年度
[1]卢坤林,朱大勇,等.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12:2276-2282.
[2]LuKL,ZhuDY.ARigorousLEMfortheSlopeStabilityAnalysis[J].DisasterAdvances,2013,6S4:135-141.
[3]杨扬,卢坤林.基于极限平衡和极限分析法等效性的地基承载力系数Nr上限解[J].工业建筑,2013,432:72-77.
2012年度
[1]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边坡失稳过程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3:778-782.
[2]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边坡滑面正应力构成及分布模式[J].岩土力学,2012,3312:3741-3746.
[3]卢坤林,朱大勇,杨扬.均质准三维边坡安全系数实用曲线[J].岩土力学,2012,33S2:111-117.
[4]卢坤林,朱大勇,杨扬.二维与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岩土力学,2012,33S2:150-155.
[5]卢坤林,朱大勇.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的研究现状[J].工业建筑,2012,426:131-136.
[6]卢坤林,朱大勇,等.水位上升速度对均质土坝失稳模式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2,437:36-39.
[7]卢坤林,朱大勇.武都水库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评价中BD角的合理取值[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323:35-38.
2011年度
[1]卢坤林,朱大勇,朱亚林.三维边坡地震永久位移初探[J].岩土力学,2011,325:1425-1429.
[2]卢坤林,朱大勇,杨扬.任意位移模式刚性挡土墙土压力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S1:370-375.
[3]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考虑位移影响及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J].工业建筑,2011,415:88-92.
[4]胡成,卢坤林,朱大勇.三维边坡拟静力抗震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1:2904-2912.
2010年度
[1]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考虑土拱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0,231:19-25.
[2]卢坤林,杨扬.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初探[J].岩土力学,2010,312:615-619.
[3]卢坤林,朱大勇,杨扬.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三维反分析[J].岩土力学,2010,3110:3319-3323.
[4]卢坤林,朱大勇,等.对均质土坡滑裂面位置变化规律的定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6:43-45.
[5]卢坤林,杨扬,等.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其分布[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5:65-68.
[6]卢坤林,李凡,陈清.压力对膨胀土膨胀性的影响分析[J].路基工程,2010,3:20-22.
2009年度
[1]卢坤林,杨扬.考虑位移影响的主动土压力近似计算方法[J].岩土力学,2009,302:553-557.
[2]朱大勇,卢坤林.基于数值应力场的极限平衡法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0:1969-1975.
[3]卢坤林,朱大勇.三维滑裂面形状对安全系数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S2:3679-3685.
[4]卢坤林,杨扬,等.位移土压力模型的分析与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239-241.
[5]卢坤林,杨扬.非极限被土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523-527.
2008年度及以前
[1]卢坤林,杨扬.非极限土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6:946-949.
[2]卢坤林,杨扬.锚桩对静载荷试验成果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7:892-895.
[3]卢坤林,韩晓雷,杨扬.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确定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8:1029-1032.教改论文:
[1]卢坤林,钱德玲.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土力学课程中的尝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23-26.
[2]钱德玲,卢坤林.教育与艺术的关联[J].教育与教师,2009,7:21-23.
专著与教材:
[1]卢坤林,朱大勇,王运敏著.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著.位移及拱效应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朱大勇,姚兆明,徐士良,卢坤林,黄铭.主编边坡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4]卢坤林.第9章地基承载力;第10章边坡稳定性分析.//钱德玲主编.土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卢坤林.第2章浅基础设计.//钱德玲主编.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朱大勇,卢坤林.第10章强震下斜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黄润秋著.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