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三、荣誉称号
·2012.12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2.11获第二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奖
·2011.01获第六届“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3.01获河北农业大学首届“科技创新杰出工作者”称号
·2010.05获河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2014.04指导本科生获河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
·2004.05获河北农业大学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03.12,获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2002.09获河北农业大学“十佳优秀教师”称号
·2001.07在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获河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1.12入选中华世纪丛书《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
·1993.05获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评奖赛”三等奖
四、学习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河北大学微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07~1991.10保定市啤酒厂车间主任、技术科长、技术副厂长
·1991.10~1995.09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实验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讲师
·1995.09~1998.07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讲师)
(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方向)
·1998.07~2004.09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09~2009.07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教授)
(食品微生物与基因工程方向)
·2009.01~2009.06新加坡大学食品微生物专业访问学者。
(益生菌研究方向)
·2009.07~今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学科带头人
五、主讲课程及研究方向
1、主讲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与设备、发酵工艺学
2、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
六、主要研究成果、近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1、主要科研成果
(1)1986.07~1991.10在保定市啤酒厂,先后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1°、12°特制啤酒的研制(国内先进)”、“固定化细胞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国内领先)”、“全麦芽啤酒的研制(国内先进)”、“小麦啤酒的研制(国内先进)”,为企业带来重大社会及经济效益。
(2)“十五”之前在河北农业大学,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河北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防腐剂的研究及应用”、校企横向课题“粉丝生产废液综合利用开发的研究”、硕士学位课题“影响双歧杆菌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存活因素的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菊粉酶高产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河北省博士基金课题子专题“乳酸菌产细菌素菌株的选育及抑菌活性的研究”、国家教委归国留学人员基金课题子专题“嗜酸乳杆菌冷冻干燥后生理特性变化”、博士学位课题“嗜热链球菌小热激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乳酸乳球菌中食品级的表达”等项目,并取得相应理论研究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
(3)“十五”以来在河北农业大学,主持完成河北省“十五”农副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特种优良发酵菌种选育及高效发酵剂研制(03220171D)”,已通过省级鉴定,其中3项子课题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子课题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第一完成人,2006.7)。主持完成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胡萝卜汁双歧杆菌发酵乳研制及其活菌保存技术研究(2002245)”,已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第一完成人,2006.7)。主持完成河北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肉乳兼用牛优质高效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03220136D)”的子课题“功能性优质发酵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已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完成人,2006.12)。主研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乳制品研制及其产业化开发(2006BAB04A06)”的子课题“胆盐水解酶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的新型乳酸菌食品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已通过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六完成人,2009.5)。主研完成河北省“十一五”农副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农产品加工专用高效微生物菌种培育及菌种资源库构建(06220106D)”,已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四完成人,2009.1)。副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乳酸菌食品级高效表达系统构建技术的研究(2006AA10Z317)”,已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鉴定与验收(第二完成人,2010.9)。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株耐镉乳酸乳球菌在镉胁迫下响应机制和抗性机理的研究(31140065)”,已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第一完成人,2013.3)。主持完成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支撑项目“新型益生菌发酵双蛋白酸乳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11117272A)”,已通过市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完成人,2013.1)。指导团队青年博士教师并合作完成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抗酸奶后酸化发酵剂的开发(12222904)”,已通过省级鉴定与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八完成人,2013.12)。主持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株耐镉乳酸乳球菌在镉胁迫下的抗性机理研究(C2012204099)”,已通过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第一完成人,2015.3)。指导团队青年博士教师并合作完成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直投式泡菜发酵剂的研制(13222806)”,已通过省级鉴定与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六完成人,2015.5)。指导团队青年博士教师并合作完成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pGhost系统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作用机制的解析(QN2014065),已通过省级验收(第五完成人,2015.6)。
2、在研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鼠李糖乳杆菌高效直投式发酵剂中试生产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4GB2A200337)
(2)副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营养速食预制米面产品及调味油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4BAD04B10)
(3)主持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新型益生菌发酵双蛋白酸乳的研制”(项目编号:2013GG10048)
(4)主持校企协同创新产业化项目“桑葚精深加工及其新产品研发”
(5)主持校企协同创新产业化项目“核桃精深加工及其新产品研发”
(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株耐镉乳酸乳球菌在镉胁迫下响应机制和抗性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31140065)
(7)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株耐镉乳酸乳球菌在镉胁迫下的抗性机理研究”(项目编号:C2012204099)
(8)主持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新型益生菌发酵双蛋白酸乳的研制”(项目编号:2010GG10048)
(9)主持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支撑项目“新型益生菌发酵双蛋白酸乳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编号:11117272A)
3、发明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获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7项(第一发明人5项,第二发明人2项),转让专利成果3项:
(1)ZL200610012688.0一种乳酸菌冻干发酵剂的复合保护剂
(第一发明人,已转让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
(2)ZL200610012690.8一种直投式双歧杆菌纯种冻干发酵剂的复合保护剂
(第一发明人,已转让韶关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
(3)ZL200610012689.5一种高活性双歧杆菌干粉制剂的复合保护剂
(第一发明人,已转让广州明旺乳业有限公司)
(4)ZL201310079337.1一种干酪乳杆菌大豆酸乳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
(5)ZL201310079280.5一种鼠李唐乳杆菌大豆酸乳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
(6)ZL200610000819.3一种生产风干牛肉的方法(第二发明人)
(7)ZL200610000820.6一种发酵肉制品的发酵剂(第二发明人)
4、获奖情况
以主持人身份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副主持人身份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其他省部级奖励5项:
(1)主持完成的河北省“十五”农副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特种优良发酵菌种选育及高效发酵剂研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12)。
(2)主持完成的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固定化细胞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88.12)。
(3)主研完成的河北省“十五”农副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成果“发酵肉制品专用优良菌种选育及高效混合菌株发酵剂研制”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6.12)
(4)主研完成的河北省“十一五”农副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农产品加工专用高效微生物菌种培育及菌种资源库构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0.12)。
(5)主研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绿色安全果蔬贮藏与品质控制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2013.1)
(6)副主持完成的河北省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创建面向21世纪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4.10)。
(7)主讲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获河北省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第二完成人,2003.12)。八、编写教材、著作
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及专著共16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6部、参编7部):
[1]主编《现代发酵工艺原理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2]主编《啤酒生产问答》.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国内啤酒生产技术领域最新专著)
[3]主编《发酵工程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待出版)
[4]副主编《食品微生物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国家“十五”轻工职业类教材)
[5]副主编《发酵工程与设备》.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6]副主编《发酵工程与设备实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7]副主编《生物工程设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8]副主编《生物分离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9]副主编《酒文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7.(国家普通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
[10]参编《食品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11]参编《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12]参编《食品微生物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和全国第一套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点教材)
[13]参编《益生菌生物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国内外益生菌领域最新专著)
[14]参编《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国内转食品安全领域最新专著)
[15]参编《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国内转食品安全领域最新专著)
[16]参编《乳酸细菌现代研究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7.(国内外益生菌领域最新专著)
九、培养研究生情况
本人于2000年开始招收“微生物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发酵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食品工程”专业(专业型)、“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迄今为止,已培养了41余名硕士生毕业,他们中有些考取了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后在高校任教,有些已成为乳制品或生物制药等发酵行业的技术骨干,还有些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目前在读博士生2名、在读硕士生10余名。201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开始在“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方向、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室、农业部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中国航天食品研究所等国字号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主持并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我们每年都要选派一些优秀研究生前往这些国字号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课题研究,进行联合培养,欢迎有志者报考。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Techniquesforimprovingthesurvivalabilityofbifidobacteria”.In29thEurop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FoodBiotechnology”Poland,1999,5.55-56.(第1作者,SCI收录)
[2]“Cloningandheterologousexpressionoftheplasmidencodedshspgeneof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IsolatedfromChineseDairy”.AfricanJournalofBiotechnology,2011,10(7):1233-1245.(第1作者,SCI收录)
[3]“Increaseofstressresistanceinlactococcuslactisviaanovelfood-gradevectorexpressingashspgenefrom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BrazilianJournalofMicrobiology,2012,43,(3):1157-1164.(第1作者,SCI收录)
[4]“ConstructionofLactococcuslactisthyA-nullusingtheRedrecombinationsystem”.AnnalsofMicrobiology,2013,63:951-956.(通讯作者,SCI收录)
[5]“ConstructionofaFood-gradeExpressionVectorbasedonpMG36ebyUsingana-GalactosidaseGeneasaSelectionMarker”.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4,13(8):1802-1808.(通讯作者,SCI收录)
[6]“RedGinsengandSemenCoiciscanimprovethestructureofgutmicrobiotaandrelievethesymptomsofulcerativecolitis”.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2015,162:7-13.(通讯作者,SCI收录)
[7]“Developmentofanantibiotic-freeplasmidselectionsystembasedonthymineauxotrophyinLactococcuslactis”.AnnalsofMicrobiology,2015,65:1049-1055.(通讯作者,SCI收录)
[8]“AssessmentoftolerancetomultistressessandinvitrocelladhesioningeneticallymodifiedLactobacillusplantarum590”.AntonievanLeeuwenhoek,2011,99:579-589.(第3作者,SCI收录)
[9]“CharacterizationofacrypticplasmidpM4fromLactobacillusplantarumM4”.FEMSMicrobiologyLetters,2008,285(2):183-187.(第3作者,SCI收录)
[10]“AnovelsoyyoghurtfermentedwithLactobacillusrhamnosusandLactobacilluscasei”.FoodJournalofAgricultureandEnvironment.(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Accepted)
[11]“双歧杆菌酸奶冻干发酵剂不同菌株特性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07,7(3):69-72.(第1作者)
[12]“双歧杆菌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07,7(4):37-41.(第1作者)
[13]“双歧杆菌纯种发酵胡萝卜汁牛乳工艺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07,7(5):108-112.(第1作者)
[14]“不同来源食品级乳酸菌及双歧杆菌对乳酸链球菌素敏感性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09,9(3):26-31.(通讯作者)
[15]“健康人体及保健品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抗药性分析”.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09,9(6):144-151.(通讯作者)
[16]“弹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09,17(6):1114-1118.(通讯作者)
[17]“罗伊氏乳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0,10(1):10-18.(通讯作者)
[18]“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大豆乳工艺研究”.中国粮油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0,25(5):85-89.(通讯作者)
[19]“利用组成型表达载体pMG36e电转化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1,11(2):8-15.(通讯作者)
[20]“乳酸菌摇瓶增殖培养工艺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2,12(4):107-113.(通讯作者)
[21]“瑞士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绿豆乳培养基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3,13(6):117-122.(通讯作者,EI收录)
[22]“瑞士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混种发酵绿豆乳产品稳定性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3,13(7):14-18.(通讯作者,EI收录)
[23]“鼠李糖乳杆菌纯种发酵大豆乳工艺研究”.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3,13(7):19-23.(通讯作者,EI收录)
[24]“利用内源性插入序列ⅠS1构建thyA缺陷型大肠杆菌”.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4,14(7):39-45.(通讯作者,EI收录)
[25]“一种快速高效提取乳酸菌质粒的方法”.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4,14(9):7-13.(通讯作者,EI收录)
[26]“利用pGhost系统筛选抗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中国食品学报(国家一级学报),2015,15(4):56~62.(通讯作者,EI收录)
[27]“双歧杆菌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中文重点核心期刊),2007,33(8):89-91.(通讯作者)
[28]“几个影响新鲜软质干酪品质的因素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中文重点核心期刊),2007,33(9):161-163.(通讯作者)
[29]“浓缩型乳酸菌发酵剂制备中几个技术关键问题的探讨”.中国乳品工业(中文核心期刊),2002,(5):66-69.(第1作者)
[30]“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5,(3):19-20.(第1作者)
学术兼职
·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特聘教授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客座教授
·国家科技进步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
·全国食品专业系列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酿造》、《生物加工过程》、《食品与机械》等杂志特邀编委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和《中国食品学报》审稿专家
·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
·河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河北省食品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与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河北省食品安全标准评审委员会专家
·河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
·河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
·保定市政府食品安全专家组成员
·保定市政府农业综合开发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