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Basicinformation
姓名:王维奇
职称:副研究员
最高学位:自然地理学博士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态系
个人履历Resume
教育:
2011.9-2014.6博士,自然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
2005.9-2008.6硕士,自然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
2001.9-2005.6学士,地理科学,沈阳大学
工作:
2008.9-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
个人简介Brief
王维奇,男,辽宁省沈阳市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生态系工会组长。为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国际主流期刊《FunctionalEcology》、《PlantSoil》、《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等审稿人,主要从事农业资源耦合、工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及温室气体减排、湿地外来植物入侵及全球变化、生态化学计量学、农业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研究所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政府委托项目等10项,在《EnvironmentalResearch》、《Biogeochemistry》、《Wetland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主要获奖成果TheMainAchievements
2009-: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旗山学者
2012-: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科研骨干
2013-: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
-------------------------------------------------------------------------------------------------------
科研项目Researchprojects
《炉渣对调节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
《炉渣在稻田甲烷减排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及其持续效应研究》;福建省公益类研究所专项,2011.07-2013.6;项目负责人。
《秸秆还田对亚热带稻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及调控技术》;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4.03-2017.2;项目负责人。
《炉渣与生物炭施加在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减排中的应用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01-2016.12;项目负责人。
《铁肥施加在亚热带稻田湿地甲烷减排中的应用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6-2013.5;项目负责人。
《闽江河口潮汐湿地芦苇、短叶茳芏植物体甲烷传输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010.01-2010.12;项目负责人。
《闽江河口潮汐湿地土壤碳矿化过程及机理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012.01-2012.12;项目负责人。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库构成与碳排放的影响》;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013.01-2015.12;项目负责人。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分析》;企事业单位委托,2014.01-2014.12;项目负责人。
研究领域
农业资源耦合与温室气体减排、湿地植物入侵与全球变化、生态化学计量学、农业文化遗产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Wei-QiWang,Peng-FeiLi,Cong-ShengZeng,etal.Evaluationofsilicateironslagasapotentialmethanemitigatingmethod[J].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468-471:2012,1626-1630.
[2]ChuanTong,Wei-QiWang,Cong-ShengZeng,etal.Methane(CH4)emissionfromatidalmarshintheMinRiverestuary,southeastChina[J].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Heath,PartA,2010,45:506-516.
[3]ChuanTong,Wei-QiWang,Jia-FangHuang,etal.InvasivealienplantsincreaseCH4emissionsfromasubtropicaltidalestuarinewetland[J].Biogeochemistry,2012,DOI10.1007/S10533-012-9712-5.
[4]ChuanTong,Lin-HaiZhang,Wei-QiWang,etal.Contrastingnutrientstocksandlitterdecompositioninstandsofnativeandinvasivespeciesinasub-tropicalestuarinemarsh[J].EnvironmentalResearch,2011,111:906-916.
[5]王维奇,李鹏飞,曾从盛,等.铁炉渣施加对稻田甲烷产生、氧化与排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5):1578-1583.
[6]王维奇,王纯,刘白贵.盐度对湿地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683-1687.
[7]王维奇,曾从盛,仝川,等.闽江河口潮汐湿地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化学计量比[J].生态学报,2012,32(14):4396-4402.
[8]王维奇,王纯,曾从盛,等.闽江河口不同河段芦苇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生态学报,2012,32(13):4087-4093.
[9]王维奇,徐玲琳,曾从盛,等.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11,31(23):7119-7124.
[10]王维奇,徐玲琳,曾从盛,等.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入侵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900-1907.
[11]王维奇,仝川,贾瑞霞,等.不同淹水频率下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3):238-242.
[12]王维奇,曾从盛,仝川.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及其对硫酸盐响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10,30(1):157-160.
[13]王维奇,仝川,曾从盛.不同质地湿地土壤碳、氮、磷计量学及厌氧碳分解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0):1369-1374.
[14]王维奇,曾从盛,钟春棋,等.人类干扰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0,31(10):2411-2416.
[15]王维奇,曾从盛,仝川.控制湿地甲烷产生的主要电子受体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9,29(2):300-306.